古人如何度过漫漫寒冬
凛冬时节,无论是集中供暖还是空调制热,取暖成为大江南北人们的共识。在没有现代暖气和空调的中国古代,古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取暖,度过漫漫寒冬的呢?
4600年前就有“地暖”
人类的悲欢不一定相通,但冷热感知基本相同。生活在距今28万年前的辽宁营口金牛山人经过长期摸索,就已经学会在火堆旁堆垒圆形的石头圈,用以保存热量取暖。距今4600年前的仰韶文化姜寨遗址的先民们,则把金牛山人在山洞中点燃的火堆转移到屋内。姜寨人会在房屋中心挖出一个小坑,四周垒上砖石,中间用以做饭、取暖,这就是最早的火塘。
早在魏晋时期,东北就已有用“火炕取暖”的记载。清朝定都北京后,将白山黑水间的“火炕取暖”发展为紫禁城的“火地取暖”。工匠在宫殿下面铺设地下火道,在殿外一人多深的坑洞(即灶口)烧炭,使热气通过火道传导到殿内地面,不但散热面积大,热量均匀,实现地暖的功能,而且没有烟灰和粉尘污染。
康熙年间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对紫禁城的地暖赞不绝口。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欧洲的炉子立在房间里,像小灶一样。紫禁城的炉子在室内不占地方,热量通过火道传导到室内,这些火道完全铺设在地板的下面。按照欧洲取暖的方法,在双足还冷时,头已很热了。在北京双脚却总是舒适而暖和,适度的热量均匀地充满在房间的每个角落。
秦王洗澡有壁炉
寒冷冬日,让人最难下决心之事莫过于洗澡。但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咸阳宫殿中,秦王却不难下这个决心,洗澡可以随时安排。这不是因为秦王意志力强大能战冷风斗寒气,而是建筑师们为他设计了大型取暖设施壁炉。
1974年,考古学家在秦都咸阳挖掘了战国时期的一号宫殿建筑遗址,这座宫殿除主体建筑外,还有卧室、过厅、浴室等。正是在浴室里,考古学家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壁炉。
秦宫壁炉宽1.2米,纵深1.1米,高1.02米。炉身用土坯砌造,炉膛为覆瓮型。这种造型可以让热气在炉膛内充分回旋,也便于炉烟迅速排出。炉口前有灰坑,炉左侧则有存放木炭的炭槽,这一设计可以有效延长木炭燃烧时间,使室内长时间保持较高温度,不至于秦王还没洗完澡,温度就降了下来。
椒房殿是辣还是香
椒房殿并不是房间内装满辣椒,让人大快朵颐吃辣椒取暖;而是将花椒及其花瓣捣碎,研磨成粉末,掺在泥中作为涂料涂在屋内墙壁上。花椒性温,用其涂墙,“取其温而芳也”(颜师古批注《汉书》之语),可以让室内不仅温暖如春,而且芳香四溢。除此之外,皇后寝宫取名椒房殿,还玩了一把谐音梗,取花椒多籽(子)的美好寓意。
用花椒涂墙取暖之法流传后世,西晋石崇曾“以椒为泥涂室”,与王恺斗富。南朝庾信有《梦入堂内诗》云:“雕梁旧刻杏,香壁本泥椒。”晚唐李商隐在《饮席戏赠同舍》中言:“兰回旧蕊缘屏绿,椒缀新香和壁泥。”
当然,花椒涂料只能起到基本保暖作用,要在视觉和心理上更加温暖,人们还会在房间地面铺上毛毯,在墙上加挂壁毯,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以最大限度地锁住室温。这就是椒房殿的升级版西汉未央宫的温室殿。
被中香炉有多巧
据《西京杂记》,西汉人丁缓发明过取暖用的球形小炉,因“可置之被褥中”,人称“被中香炉”或“卧褥香炉”。
香炉的结构设计类似今天飞机、轮船上使用的陀螺平衡仪,其球形外壳和中心的半球形炉体之间有内外两层同心圆环。炉体在径向两端各有一根短轴连接,支撑在内环的两个径向孔内,使得炉体能自由转动。通过这一设计,内环能支撑在外环上,外环可以支撑在外壳的内壁上。炉体、内环、外环和外壳内壁的支撑短轴依次互相垂直,加上炉体本身的重力作用,可以使得香炉无论如何翻转,“炉体常平”,炉口总能保持水平状态,炉体内的火炭断不会倾覆外泄而带来皮肤烫伤或引燃被褥的危险。临睡之前,让此香炉在被子里尽情翻滚,便可祛除被褥中的寒气,暖暖地一觉到天明。此香炉不仅可以取暖,还可以用来熏香,因此又称“香薰球”“薰球”。
西汉司马相如的《美人赋》中有对“被中香炉”的描述,言美人闺房内有“金鉔(即香炉)薰香”,但目前还没有唐朝之前的“被中香炉”实物发现。唐朝时,大户人家已经广泛使用银制“被中香炉”取暖。
1963年曾在陕西西安沙坡村出土一个直径50毫米的唐朝银制“被中香炉”,造型雅致,镂空精细。1987年在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金银器中,就有两件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制“薰球”,其中一件直径达128毫米。
梅长苏和小主们的手炉
若是将“被中香炉”加上外罩和小提手,便成了《琅琊榜》中梅长苏和《甄嬛传》中小主们握在手中取暖的手炉。手炉和“被中香炉”差不多同时出现,又称袖炉、捧炉,一般是巴掌大小的铜制炉体,有圆形、方形、瓜棱形等造型。在炉体中放入一小条火炭或者炭火余烬,盖上有镂空花纹的炉盖,热气就会从炉盖的镂空孔洞中溢出。
陕西兴平汉武帝茂陵曾出土一件手炉,炉盖盖沿外侧有铭文“阳信家铜温手炉盖”,炉身下腹外侧有铭文“阳信家铜温手炉”。学者据铭文推测,此手炉应为汉武帝姐姐阳信长公主即平阳公主家用之物。
有人用手炉暖手,还有人却别出心裁,用他人御寒暖手。
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的哥哥申王李撝“每至冬月,有风雪苦寒之际,使宫妓密围于坐侧,以御寒气”。李撝用美女做人墙阻隔寒气,是为“妓围”。
供暖费发多少
古人冬天取暖的燃料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古代官员俸禄结构中的“柴直银”就相当于今天的供暖费。
宋朝及之前的供暖费基本上是实物发放,以宋朝为例,朝廷每年从农历十月到次年正月为官员发炭用以取暖,宰相可领4000斤,其余官员根据级别每人可领2000斤、600斤、400斤、200斤不等。
明朝改用银两为官员发放取暖费,称为“柴薪银”。但明清时期,皇宫大内的皇家人员仍然是领用实物木炭用以取暖,明朝的“惜薪司”、清朝的“营造司”都是负责购买、发放木炭的机构。
不少清宫戏都有妃嫔因领取木炭而发生宫斗的情节,其实皇宫木炭发放有明确的标准,以清朝乾隆时期为例,皇太后每天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贵妃75斤,一般情况下都能领取相应位分的木炭。□吴鹏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凛冬时节,无论是集中供暖还是空调制热,取暖成为大江南北人们的共识。在没有现代暖气和空调的中国古代,古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取暖,度过漫漫寒冬的呢?
4600年前就有“地暖”
人类的悲欢不一定相通,但冷热感知基本相同。生活在距今28万年前的辽宁营口金牛山人经过长期摸索,就已经学会在火堆旁堆垒圆形的石头圈,用以保存热量取暖。距今4600年前的仰韶文化姜寨遗址的先民们,则把金牛山人在山洞中点燃的火堆转移到屋内。姜寨人会在房屋中心挖出一个小坑,四周垒上砖石,中间用以做饭、取暖,这就是最早的火塘。
早在魏晋时期,东北就已有用“火炕取暖”的记载。清朝定都北京后,将白山黑水间的“火炕取暖”发展为紫禁城的“火地取暖”。工匠在宫殿下面铺设地下火道,在殿外一人多深的坑洞(即灶口)烧炭,使热气通过火道传导到殿内地面,不但散热面积大,热量均匀,实现地暖的功能,而且没有烟灰和粉尘污染。
康熙年间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对紫禁城的地暖赞不绝口。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欧洲的炉子立在房间里,像小灶一样。紫禁城的炉子在室内不占地方,热量通过火道传导到室内,这些火道完全铺设在地板的下面。按照欧洲取暖的方法,在双足还冷时,头已很热了。在北京双脚却总是舒适而暖和,适度的热量均匀地充满在房间的每个角落。
秦王洗澡有壁炉
寒冷冬日,让人最难下决心之事莫过于洗澡。但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咸阳宫殿中,秦王却不难下这个决心,洗澡可以随时安排。这不是因为秦王意志力强大能战冷风斗寒气,而是建筑师们为他设计了大型取暖设施壁炉。
1974年,考古学家在秦都咸阳挖掘了战国时期的一号宫殿建筑遗址,这座宫殿除主体建筑外,还有卧室、过厅、浴室等。正是在浴室里,考古学家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壁炉。
秦宫壁炉宽1.2米,纵深1.1米,高1.02米。炉身用土坯砌造,炉膛为覆瓮型。这种造型可以让热气在炉膛内充分回旋,也便于炉烟迅速排出。炉口前有灰坑,炉左侧则有存放木炭的炭槽,这一设计可以有效延长木炭燃烧时间,使室内长时间保持较高温度,不至于秦王还没洗完澡,温度就降了下来。
椒房殿是辣还是香
椒房殿并不是房间内装满辣椒,让人大快朵颐吃辣椒取暖;而是将花椒及其花瓣捣碎,研磨成粉末,掺在泥中作为涂料涂在屋内墙壁上。花椒性温,用其涂墙,“取其温而芳也”(颜师古批注《汉书》之语),可以让室内不仅温暖如春,而且芳香四溢。除此之外,皇后寝宫取名椒房殿,还玩了一把谐音梗,取花椒多籽(子)的美好寓意。
用花椒涂墙取暖之法流传后世,西晋石崇曾“以椒为泥涂室”,与王恺斗富。南朝庾信有《梦入堂内诗》云:“雕梁旧刻杏,香壁本泥椒。”晚唐李商隐在《饮席戏赠同舍》中言:“兰回旧蕊缘屏绿,椒缀新香和壁泥。”
当然,花椒涂料只能起到基本保暖作用,要在视觉和心理上更加温暖,人们还会在房间地面铺上毛毯,在墙上加挂壁毯,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以最大限度地锁住室温。这就是椒房殿的升级版西汉未央宫的温室殿。
被中香炉有多巧
据《西京杂记》,西汉人丁缓发明过取暖用的球形小炉,因“可置之被褥中”,人称“被中香炉”或“卧褥香炉”。
香炉的结构设计类似今天飞机、轮船上使用的陀螺平衡仪,其球形外壳和中心的半球形炉体之间有内外两层同心圆环。炉体在径向两端各有一根短轴连接,支撑在内环的两个径向孔内,使得炉体能自由转动。通过这一设计,内环能支撑在外环上,外环可以支撑在外壳的内壁上。炉体、内环、外环和外壳内壁的支撑短轴依次互相垂直,加上炉体本身的重力作用,可以使得香炉无论如何翻转,“炉体常平”,炉口总能保持水平状态,炉体内的火炭断不会倾覆外泄而带来皮肤烫伤或引燃被褥的危险。临睡之前,让此香炉在被子里尽情翻滚,便可祛除被褥中的寒气,暖暖地一觉到天明。此香炉不仅可以取暖,还可以用来熏香,因此又称“香薰球”“薰球”。
西汉司马相如的《美人赋》中有对“被中香炉”的描述,言美人闺房内有“金鉔(即香炉)薰香”,但目前还没有唐朝之前的“被中香炉”实物发现。唐朝时,大户人家已经广泛使用银制“被中香炉”取暖。
1963年曾在陕西西安沙坡村出土一个直径50毫米的唐朝银制“被中香炉”,造型雅致,镂空精细。1987年在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金银器中,就有两件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制“薰球”,其中一件直径达128毫米。
梅长苏和小主们的手炉
若是将“被中香炉”加上外罩和小提手,便成了《琅琊榜》中梅长苏和《甄嬛传》中小主们握在手中取暖的手炉。手炉和“被中香炉”差不多同时出现,又称袖炉、捧炉,一般是巴掌大小的铜制炉体,有圆形、方形、瓜棱形等造型。在炉体中放入一小条火炭或者炭火余烬,盖上有镂空花纹的炉盖,热气就会从炉盖的镂空孔洞中溢出。
陕西兴平汉武帝茂陵曾出土一件手炉,炉盖盖沿外侧有铭文“阳信家铜温手炉盖”,炉身下腹外侧有铭文“阳信家铜温手炉”。学者据铭文推测,此手炉应为汉武帝姐姐阳信长公主即平阳公主家用之物。
有人用手炉暖手,还有人却别出心裁,用他人御寒暖手。
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的哥哥申王李撝“每至冬月,有风雪苦寒之际,使宫妓密围于坐侧,以御寒气”。李撝用美女做人墙阻隔寒气,是为“妓围”。
供暖费发多少
古人冬天取暖的燃料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古代官员俸禄结构中的“柴直银”就相当于今天的供暖费。
宋朝及之前的供暖费基本上是实物发放,以宋朝为例,朝廷每年从农历十月到次年正月为官员发炭用以取暖,宰相可领4000斤,其余官员根据级别每人可领2000斤、600斤、400斤、200斤不等。
明朝改用银两为官员发放取暖费,称为“柴薪银”。但明清时期,皇宫大内的皇家人员仍然是领用实物木炭用以取暖,明朝的“惜薪司”、清朝的“营造司”都是负责购买、发放木炭的机构。
不少清宫戏都有妃嫔因领取木炭而发生宫斗的情节,其实皇宫木炭发放有明确的标准,以清朝乾隆时期为例,皇太后每天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贵妃75斤,一般情况下都能领取相应位分的木炭。□吴鹏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