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871期:第04版 百味

麦客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陈少华

每年六月前后,关中小麦就陆续黄熟了,金灿灿的,如一片海。有风送过,麦浪滚滚,麦香阵阵,乡民们就忙起来了。记得那几年,夏收的时候还很少有收割机,全家老少齐上阵,人手也很紧张。于是,麦客就来了,一批批的。

麦客,是西北人的叫法,即在夏收时节帮着农民割麦的一群人。他们大多来自相邻的外地,到了异乡就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乡镇某个阴凉的地方,等着被人雇用。衣着简陋,头发蓬乱,操着生硬的外地口音,脸却是笑着的。定格了,就是一幅黑白的版画。一把镰刀、一顶草帽、一个化肥袋改装的扁平行囊,就是全部家当。他们或坐或卧说笑着,紧盯着来往的人。有人过来了,他们簇拥过去,几个幸运者很快讲好价钱就跟着来人去干活了。剩下的人散了,悻悻地回原地继续等待。

大多麦客们干活是很卖力的。在六月火辣的太阳下,弯着腰、流着汗,镰刀飞快地挥舞着,麦秆割断时发出的响声,单调而悦耳。边割边捆,立成一簇一簇。偶尔直起腰,回过头,是齐整整的麦茬;转回身,依然是金色的海洋,麦客成了海岸线的推进者。

夏收时节,很少有风,烈日炙烤着大地。田间偶尔能听到蚂蚱的鸣叫,没有夏蝉那般声嘶力竭,却也响亮,仿佛在感慨生命的不易和匆匆。何尝不是呢?麦客是过客,来去匆匆奔走于异乡。关中小麦由东至西熟过去,他们就像候鸟一样赶路,只希望能多割几天、多割几亩、多挣一些钱。毕竟,暑假一过,孩子们又要交学费了。

大量出汗、辛勤劳作,如同每天的面条和稀饭一样,他们已经完全习惯。毕竟,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们必须要有一种高度的忍耐力,就像田野里平凡而厚重的黄土一般,没有声息。

活干完了,索性蹲坐在田间地头的树阴里,端起大杯子猛喝些水,然后就地一躺,很快就响亮地打起鼾来。下雨,是麦客最不愿意见的事。虽然很少下雨,可天真的落雨了,所有的麦客都有些沮丧,火气大点儿的就骂几句,蹲在屋檐底下,偎着行李瞅着灰蒙的天。有人在磨镰刀,不时拿起刀片来看看,镰刀雪亮雪亮的,还泛着光;有人抽着自制的旱烟,那烟就在雨气中氤氲散开……

麦客,可以说已是陈年旧事了,大型联合收割机多起来后,就很少看到他们的身影了。等明年的麦子黄熟时,他们又会出现在哪里?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