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882期:第04版 观察读书

百姓身边的公共空间藏着多重“民生密码”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胡同整治一新,地铁站出入口变身休闲空间,老旧小区里“长出”儿童乐园据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北京100个城市公共空间改造项目力争年内全部开工,部分完工项目全新亮相。这些项目重点关注政府服务热线投诉率较高、居民改造意愿强的生活居住区,注重微设计、微改造、微更新,小成本、高质量、精细化地打造市民身边的小微城市公共空间。

通常,外来者进入一座城市,最先注意到的多是气派的交通枢纽、中心广场、商业街区、文体中心及公园等。这些城市公共空间的打造成为近年来诸多大中城市建设的“标配”。这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升级的表现。相比起来,渗入城市肌理的居民身边的小微公共空间,则一直是被冷漠的场所。比如,居民楼下是否有块空地能让孩子跑跑跳跳;街道拐角处是否有小公园让买菜归来的老人歇歇脚;上下班途中,是否能走在平坦、安全、舒适的人行道上;换乘地铁是否要经过一片废弃的工地;单身女性夜晚回家是否必须穿过令人提心吊胆的背街小巷……这些涉及的都是城市小微公共空间的品质。通过营造适宜的城市公共空间,引导多元公共活动的开展,给居民提供舒适感与安全感,提升城市吸引力,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明智选择。

公共空间既是城市公共产品、百姓生活场所,又兼具城市人文载体。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及改造升级,成为不少地方近年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民生的重点之一。

如果说建设与改造城市大广场、大商业街、大公园等公共空间,更多考验的是城市的财力,而改造小微公共空间,则更考验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能力与智慧。这不仅因为小微公共空间的改造项目分散且特点各异,而且因为这些项目往往涉及多部门的协作,统筹协调难度较大。

以人为本,是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改造升级的重要原则。判定优质公共空间的一个简单标准,即它能让行人愿意多停留一会儿,而不是想快点儿离开。值得注意的是,因地制宜,切忌机械模仿、简单复制甚至“一刀切”,是推进小微公共空间改造不可忽视的原则。□刘文宁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