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148期:第01版 首版

长安聚贤师 赛场传薪火

——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开赛侧记

关键字:赛场,长安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牟影影

8月25日清晨,阳光洒在陕西师范大学校园,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此拉开帷幕。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61名青年教师齐聚一堂,在三尺讲台上比拼教学硬功,传递教育初心。

步入校园,竞赛的热烈氛围扑面而来。从长安校区正门到文渊楼道路两侧,红色道旗依次排开,“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标语随风飘动。“践行教育家精神,以赛促教、以赛赋能,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横幅悬挂在道路中央。参赛选手不时在展板前合影留念,不少路过的师生驻足观看。整个校园都沉浸在“以教会友、以赛促学”的氛围中。

14时,竞赛现场,多媒体设备早已调试完毕,屏幕旁的计时器精准跳动,小学组、中学语文组、中学数学组、中学英语组、中学思想政治组五个组别同步开赛。

“定位、提取、分析、整合”中学语文组参赛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清晰的阅读四步法,随后展示自己精心准备的课程;小学组参赛教师为了讲透《分数的意义》一课,她手持教具声情并茂地在讲台前演示;中学英语组参赛教师则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加之眼神及身体语言与屏幕前的观众交流,自然的互动、标准的发音,让英语课堂充满了沉浸式的语言氛围……

教师或站在讲台中央激情讲解,或走到“学生”身边轻声引导,温柔细腻的语调里藏着对教育的耐心,铿锵有力的阐述中透着对育人的坚定。这些精彩课堂,通过全程直播的形式实时传向全国,直播间里的观看人数不断攀升。

“对课堂细节的把握和对学生的点评很到位”“每一个走进国赛的背后都有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努力”“今天‘赛教融合’的意义——板书设计和教学逻辑严丝合缝,每一个环节都在引导学生思考,这就是青年教师最好的成长范本!”……

屏幕前,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实时互动,评论区里满是真诚的点赞与交流。这些带着温度的评论,隔着屏幕与赛场里的课堂相呼应,让这场全国性的教学竞赛变成了一场跨越地域的“教育大研讨”。

赛前,不同省份的教师围在一起讨论教学设计;赛后,不少教师互相交换联系方式,约定日后继续分享教学经验。这场竞赛,不仅展现了全国青年教师的教学风采,更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正如一位评委所说:“比赛有胜负,但教育的初心没有终点。这些青年教师在赛场上传递的是对教育的热爱,对育人的坚守,这份薪火必将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

三尺讲台承载教育梦想,一场赛事凝聚多方力量。这场全国性的教育盛事,背后是168天的细致筹备。

从3月7日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复函同意协办,到6月5日三方视频会敲定细节,再到赛前全流程服务逐项打磨,省教科文卫体工会与陕西师范大学以“绣花功夫”织密赛事保障网。

为了学习先进经验,省教科文卫体工会、陕西师范大学工会共同赴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嘉兴大学等“取经”,考察往届办赛经验。

筹备过程中,“细节”二字贯穿始终。省总工会分管领导组织召开协调推进会,参与研究推进重大事项;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和陕西师范大学先后四次召开专题会议,逐项研究住宿、餐饮、车辆、宣传、直播等竞赛各个环节……各方齐心协力,努力办一届精彩、节约、高效的赛事。

志愿者王晓是陕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通过面试加入志愿者队伍。她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从竞赛规则解读到接待礼仪规范,再到现场引导的细节把控,每一次学习都让我更懂服务的意义。”“我学的是师范专业,这些参赛教师就是我的榜样,他们在课堂上的从容与睿智,让我更坚定了未来当一名好老师的决心。”王晓说。

“为确保整个赛事运行高效顺畅,我们对竞赛现场的每一个教室进行软硬件升级。”陕西师范大学工会主席蒋毓新的话语中,满是校方对赛事保障的细致与投入。“此次赛事不仅是对学校教学保障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更为青年教师搭建起交流学习、提升技能的桥梁,助力他们在专业成长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省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徐富权表示:“青教赛是工会组织服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实践,既为青年教师成长赋能,又促进先进教育理念互学互鉴,更是工会组织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生动体现,为夯实教育强国建设筑牢人才根基,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力量。”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