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938期:第04版 秦风

鸡鸣三省 探寻青木川

关键字:青木,探寻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青木川地处陕西西南角,紧靠甘肃和四川,依山傍水,偏僻人杂。作家叶广芩写的一部以它为名的小说《青木川》,就是以此处发生的故事为原型创作的。

回笼场的老街

当我坐上绿皮车到小镇阳平关住了一宿,接着第二天赶大早坐汽车前往青木川,并在中途因遇到危桥要过桥换另一辆小班车时,我对青木川的偏远终于有了些概念。山路崎岖,两侧都是一片翠绿,这里通汽车不过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的事情。

即便是在2001年,叶广芩来青木川考察时,汽车也一度陷入泥坑里,一行人被迫在大石头间步行。现在路修好了,可依然有危桥这种不稳定因素。你也可以选择坐高铁到宁强县,但要去青木川的话,还是要再转班车。

金溪河穿镇而过,河的一侧是老街,始建于明代。街道蜿蜒800余米,如一条卧龙,所以又叫回龙场。另一侧是新街,街上多为仿古建筑,沿河还有一条古镇标配“酒吧街”。不过我们去时是淡季,大多数店面尚未营业,倒给了潺潺流水难得的清静。酒店、旅馆、民宿一直开到了古镇外,据说旺季时还会供不应求。

让我惊喜的是,回龙场还维持着一副古朴的模样。虽然两侧的老房子被店铺占领,卖着基本类似的点心、馍馍、山药片和油炸小鱼,但只要稍往两头深处走去,就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小娃娃拿着零食在石板路上嬉笑乱跑,老人把簸箕放在门槛上,坐在门边切水萝卜。野猫窝在街角废弃纸箱里,百无聊赖。村民刚从山里摘回来野生猕猴桃,只比鸽子蛋大一点,装了好几盆放在家门口卖。我花十块钱买了一袋子,果肉软烂,汁水顺着手往下流。

屋顶上,两块砖夹着一个小小的电视“锅盖”,木板门歪歪斜斜,里面关着的是酒厂、小卖部、可供参观的老屋子和不为人知的久远生活。

屋檐下,挂着的“鸡鸣三省”“回龙场街”的红旗早已褪了颜色,和悠闲的老街融为了一体。

西沟里的古道

大多对青木川的介绍都说这里有古道遗存,可又都没有详细指引。我们询问村里人,答案也模糊不清。

青木川连通陕、甘、川三省,这里有古道并不出奇,它的东面有往来川陕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西面是连接川陇的阴平道。

《青木川》书中,有一位来这里找古道的博士,他走上了老县城附近的傥骆道。但这条古道究竟在哪儿,这是一个问题。我们决定沿金溪河逆流而上,走到西沟里去寻找答案。

从古镇往西走几百米就到了长沙坝村的入口,入口处有一排整齐的房子。正值午饭时间,大家都端着一大碗面,蹲在自家门口吃。右侧河道很宽,一座吊索桥横跨其上,有个女人蹲在河边的石头上浣洗衣裳。

这是一条修好的沿河公路,两侧山峦起伏,顺着山谷一直往北,就是西沟了。刚开始不过是寻常河谷风光,越往里走越清幽。

山谷里有很多废弃的老房子,屋边还摆着一排排蜂箱。颜色艳丽的衣裤、纱巾被拴在树枝上,成了潦草的稻草人,为这寂寥的山野增添了一种奇怪的氛围。

走到公路尽头时,遇到了一位务农的大叔。他说整个村子在2008年地震时受到了很大损害,现在村民都迁到入口我们看见的那排房子里去了。老屋虽然荒了,但他们还会回来种地和收蜂蜜。

跋涉间隔坐下休息时,听风听水,手机没有信号,人们也能感受短暂与世隔绝的愉悦。

走了大概两三公里,路边草丛里出现了一块石碑:“梯子崖栈道遗址。”我们找到了古道。

崖壁上,有好几处方方正正的栈孔。当我对着栈孔拍照时,突然惊喜地发现平滑的石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我想看看写的是什么,但这些文字无头无尾,有的已斑驳风化,只隐约辨认出“……是修造崎岖之路,子孙福寿之报……上下三十余里路,道阻险行者……”,大约是古道沿途文人墨客留下的题字吧。

又往河谷深处走了一小段,除了古道,再没有看到其他碑刻。估摸着天快黑了,我们只好返程。虽然没走到头,却也不虚此行。

离开青木川的那天上午,天空下起小雨,四周山峦早已隐没在雾气中,登上回龙阁远眺时,古镇的灰瓦在水汽里一片朦胧。我如同青木川一样,被包裹在层层叠叠的山里。

姚渡火车站离青木川不过10余公里,是距小镇最近的火车站。每天上午都有一趟绿皮车过路去广元,这也是当地人最常用的进出青木川的路线。去火车站的路上,我问司机,“我们现在到哪个省啦?”他说,“一出青木川就到四川,再往前不远就是甘肃了!”□万蜜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