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位给母校捐赠真实在
□李开周
功成名就的毕业生回馈母校,以前是剑桥、哈佛、麻省理工等国外名校的传统,如今终于也成了国内高校的流行风。
但我们只要翻开历史,就会发现宋朝学生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到了南宋后期,太学甚至还形成一个定例:成就越大的学生,对母校的捐赠就得越多。
具体来讲,这个定例是这样的:“太学先达归斋,各有光斋之礼……宰执则送金饭碗一只,状元则送镀金魁星杯盘一副。帅漕新除,各斋十八界二百千、酒十樽。”
就是说那些早年在太学读书的达官显贵重返母校,各自都会给他们原先的班级捐钱捐物。如果是宰相、副相、枢密使之类的朝廷大员,每人会捐一只金饭碗;如果是新科状元,要捐一套镀金的魁星杯盘;如果刚刚被任命为安抚使、转运使、常平使、提刑等高级地方官,则要捐给本班第十八界会子200贯,再加上10桶酒。
班里有几只“金饭碗” 就代表出过几个宰相
那些从太学走出来的达官显贵做捐赠时,并不是捐给学校,而是捐给班级。
南宋后期,太学总共分为20个斋,也就是20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名字,包括“正心斋”“诚意斋”“循理斋”“养正斋”“持志斋”“守约斋”“习是斋”“果行斋”“观化斋”“存心斋”“笃信斋”“务本斋”……无论哪个斋出了状元,出了高官,出了大学问家,都只给那个斋捐赠。
刚入学的太学生想知道哪个斋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多,只要数数哪个斋获赠的东西更多就行了。比如说,“存心斋”供着两只金饭碗,说明此斋曾经培养出两个宰相。比如说,“观化斋”新得几百桶酒,说明此斋刚刚又有一批校友被任命为地方高官。在这些斋读书的学子喝着美酒,看着金饭碗,自然会有自豪感,自然会下意识地加倍努力,希望有朝一日也能飞黄腾达,光耀本斋。
其他斋的学子在本斋里看不到金饭碗,看不到镀金的魁星杯盘,也一直没机会品尝某位校友送来的美酒,就会觉得羞耻,就会知耻而后勇,暗暗发下誓言,有朝一日必定让自己班级扬眉吐气。
以南宋太学为例,状元王十朋曾经在“观化斋”读书,后来当上太子的老师,被封龙图阁学士。他的名字被刻在“观化斋”大门上;理学名家杨简曾经在“循理斋”读书,后来考中进士,做了知府,所以他的名字被刻在“循理斋”大门上;陆游的好友巩丰先后在“存心斋”和“果行斋”读书,后来考中进士,做到江东提刑,所以他的名字被刻在“存心斋”和“果行斋”的大门上,同时被这两个班级的学生顶礼膜拜。
我们现在激励学生用的是全世界的名人,而宋朝太学则只用校友中的名人,更有亲切感。
太学名人多 包括范仲淹王安石
巩丰、杨简、王十朋,现代人看到这几位的名字,可能并不熟悉,下面说说那些能被大伙熟知的太学名人。
第一位,李清照的前任老公赵明诚。赵明诚曾在北宋太学读书,直到跟李清照结婚时,还没有从太学毕业。后来他不仅成了著名的金石学家,又曾经担任江东安抚使,相当于军区最高长官。
第二位,苏东坡的高足秦少游。公元1088年,秦少游经人举荐,做了太学博士,相当于现在的正教授。可惜刚到太学没几天,秦少游就被苏东坡的政敌弹劾,丢掉了职位。而秦少游的父亲早年则在太学读书,据说他仰慕一位名叫王观的同学,所以才给秦少游取名秦观。更有意思的是,多年以后陆游出生,陆游的母亲仰慕秦少游的才华,所以才给儿子取名陆游,字务观,意思是希望儿子能像秦观那样有才华。
第三位,辛弃疾的岳父范邦彦。宋徽宗在位时,范邦彦在太学读书,直到北宋灭亡才被迫离校。北宋覆亡,北方成了金国人的天下,范邦彦考中金国进士,被派到蔡州息县(今河南息县)当县令,他率领全县官民归降南宋,又成了南宋的官员。
还有两位名气更大的牛人——范仲淹和王安石,他们直接推动了宋朝太学的创立和改革。
宋朝最初没有太学,只有国子学,而国子学只收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宋仁宗在位时,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一手清理官场,一手振兴教育。范仲淹先在京城开封设立“四门学”,招收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弟。之后他又将四门学改成太学,并且开始扩招。这样一来,基层官员也有机会把孩子送到太学读书,享受最高规格的官办教育。
宋神宗在位时,王安石推行变法,尝试废除科举,只用太学培养行政人才。在王安石的推动下,太学继续扩招,学生数量从600人暴增到2400人。这2400人被分进80个班级(南宋缩减到20个班级),又按照考试成绩分为“上舍生”“内舍生”和“外舍生”,上舍生100人,内舍生300人,外舍生2000人。其中上舍生又分上中下三等:上等上舍生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直接做官;中等上舍生可以绕过解试和省试,直接参加殿试;下等上舍生可以绕过解试,参加省试和殿试。在宋朝,以上制度叫做“三舍法”,又叫“舍选法”。
(《北京青年报》2022.2.17)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李开周
功成名就的毕业生回馈母校,以前是剑桥、哈佛、麻省理工等国外名校的传统,如今终于也成了国内高校的流行风。
但我们只要翻开历史,就会发现宋朝学生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到了南宋后期,太学甚至还形成一个定例:成就越大的学生,对母校的捐赠就得越多。
具体来讲,这个定例是这样的:“太学先达归斋,各有光斋之礼……宰执则送金饭碗一只,状元则送镀金魁星杯盘一副。帅漕新除,各斋十八界二百千、酒十樽。”
就是说那些早年在太学读书的达官显贵重返母校,各自都会给他们原先的班级捐钱捐物。如果是宰相、副相、枢密使之类的朝廷大员,每人会捐一只金饭碗;如果是新科状元,要捐一套镀金的魁星杯盘;如果刚刚被任命为安抚使、转运使、常平使、提刑等高级地方官,则要捐给本班第十八界会子200贯,再加上10桶酒。
班里有几只“金饭碗” 就代表出过几个宰相
那些从太学走出来的达官显贵做捐赠时,并不是捐给学校,而是捐给班级。
南宋后期,太学总共分为20个斋,也就是20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名字,包括“正心斋”“诚意斋”“循理斋”“养正斋”“持志斋”“守约斋”“习是斋”“果行斋”“观化斋”“存心斋”“笃信斋”“务本斋”……无论哪个斋出了状元,出了高官,出了大学问家,都只给那个斋捐赠。
刚入学的太学生想知道哪个斋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多,只要数数哪个斋获赠的东西更多就行了。比如说,“存心斋”供着两只金饭碗,说明此斋曾经培养出两个宰相。比如说,“观化斋”新得几百桶酒,说明此斋刚刚又有一批校友被任命为地方高官。在这些斋读书的学子喝着美酒,看着金饭碗,自然会有自豪感,自然会下意识地加倍努力,希望有朝一日也能飞黄腾达,光耀本斋。
其他斋的学子在本斋里看不到金饭碗,看不到镀金的魁星杯盘,也一直没机会品尝某位校友送来的美酒,就会觉得羞耻,就会知耻而后勇,暗暗发下誓言,有朝一日必定让自己班级扬眉吐气。
以南宋太学为例,状元王十朋曾经在“观化斋”读书,后来当上太子的老师,被封龙图阁学士。他的名字被刻在“观化斋”大门上;理学名家杨简曾经在“循理斋”读书,后来考中进士,做了知府,所以他的名字被刻在“循理斋”大门上;陆游的好友巩丰先后在“存心斋”和“果行斋”读书,后来考中进士,做到江东提刑,所以他的名字被刻在“存心斋”和“果行斋”的大门上,同时被这两个班级的学生顶礼膜拜。
我们现在激励学生用的是全世界的名人,而宋朝太学则只用校友中的名人,更有亲切感。
太学名人多 包括范仲淹王安石
巩丰、杨简、王十朋,现代人看到这几位的名字,可能并不熟悉,下面说说那些能被大伙熟知的太学名人。
第一位,李清照的前任老公赵明诚。赵明诚曾在北宋太学读书,直到跟李清照结婚时,还没有从太学毕业。后来他不仅成了著名的金石学家,又曾经担任江东安抚使,相当于军区最高长官。
第二位,苏东坡的高足秦少游。公元1088年,秦少游经人举荐,做了太学博士,相当于现在的正教授。可惜刚到太学没几天,秦少游就被苏东坡的政敌弹劾,丢掉了职位。而秦少游的父亲早年则在太学读书,据说他仰慕一位名叫王观的同学,所以才给秦少游取名秦观。更有意思的是,多年以后陆游出生,陆游的母亲仰慕秦少游的才华,所以才给儿子取名陆游,字务观,意思是希望儿子能像秦观那样有才华。
第三位,辛弃疾的岳父范邦彦。宋徽宗在位时,范邦彦在太学读书,直到北宋灭亡才被迫离校。北宋覆亡,北方成了金国人的天下,范邦彦考中金国进士,被派到蔡州息县(今河南息县)当县令,他率领全县官民归降南宋,又成了南宋的官员。
还有两位名气更大的牛人——范仲淹和王安石,他们直接推动了宋朝太学的创立和改革。
宋朝最初没有太学,只有国子学,而国子学只收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宋仁宗在位时,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一手清理官场,一手振兴教育。范仲淹先在京城开封设立“四门学”,招收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弟。之后他又将四门学改成太学,并且开始扩招。这样一来,基层官员也有机会把孩子送到太学读书,享受最高规格的官办教育。
宋神宗在位时,王安石推行变法,尝试废除科举,只用太学培养行政人才。在王安石的推动下,太学继续扩招,学生数量从600人暴增到2400人。这2400人被分进80个班级(南宋缩减到20个班级),又按照考试成绩分为“上舍生”“内舍生”和“外舍生”,上舍生100人,内舍生300人,外舍生2000人。其中上舍生又分上中下三等:上等上舍生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直接做官;中等上舍生可以绕过解试和省试,直接参加殿试;下等上舍生可以绕过解试,参加省试和殿试。在宋朝,以上制度叫做“三舍法”,又叫“舍选法”。
(《北京青年报》2022.2.17)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