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心铺一条回乡的大路
——读王润年《镜像:长安远去的村落》
“望不见故乡,也望不见童年。”这种伤感和惆怅,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游子回望故乡时的感受。
近20年来,我们主动或被动地都参与了一场亘古未有的城市化进程。在隆隆的推土机声里,一座座有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村庄轰然倒下,老屋被拆、老坟被迁、老庙被毁、老树被挖,文物古器丢失、山林土地荒芜、年轻人远走他乡,传统习俗日渐式微……几千年历史里,村庄从未有过这样的瞬间变样和消逝。
长安籍摄影家王润年老师说:“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为失去故乡的人,为未曾相识的人,留下珍贵的影像和美好的回忆。”10年的漫漫光阴里,他带着相机和笔,踏遍了长安故土上的105座行将消逝的村庄,拍摄了10余万张照片,创作了30余篇随笔,记录了一段又一段与村庄有关的历史与思考,给世人留下了这部关于乡村命运的影像志。
一个瑞雪飞舞的日子,我拿到了这本沉甸甸的《镜像:长安远去的村落》,润年老师嘱我“你要说几句”。我只翻了几页,就被那些黑白色调的照片流露出的一种乡土现实主义的肃穆和美感所震撼。这是一部关于村庄的厚重大书,直觉告诉我,可能应承了一件让自己惶恐难安的事情。
十六七年前,因为工作的偶然交集,得以与润年老师相识。虽往来有限,但润年老师温润厚朴的君子风范,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对人对事,始终和颜悦色、有条不紊,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真诚,叫人如沐春风。看过他的文章和摄影作品,知道他是少陵塬上的人,依照工作语境的成例,我当时称呼他“王部长”,但心里敬慕他的道德文章,觉得就像是在喊“杜工部”“王右丞”和“白司马”呢。现在他退休了,又允我叫他“王老师”,称呼变了,但内心的敬重依然如故。
冬夜里守着一盏温暖的灯,我一页一页翻看着《镜像:长安远去的村落》,读着读着,便看到了村庄的真实表情,我也知道了我的偏见和孤陋寡闻。
“一部大地的生命册,一卷乡村的影像志”诚如卷首的这两句话所言。《镜像:长安远去的村落》这部书里装载着满满的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恒久的价值传统和道德秩序。在这本沉潜数年的心血之作里,润年老师以中国城市发展和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为背景,借之高超的光影技巧和真诚的叙述口吻,讲述了乡村的命运、沦陷与希望,对即将隐没于长安大地的村庄进行了最后抒情式地祭奠。
村庄是润年老师的拍摄对象,也是他的关照对象,他看到了村庄对于中国的现实意义。作家阎连科说过,“整个中国的权力、体制、自由、真善美问题,在整个村庄都有。中国任何事情,只要缩小一点就在这个村庄发生了;这个村庄发生的任何事情,放大一点点就是中国。”学者熊培云也说过,“村庄其实是中国的缩影”。
在《镜像:长安远去的村落》里,润年老师把村庄当作观察时代兴衰与人生沉浮的窗口,并透过它悄然地消长以及时而浮起的喧哗,更加清晰地窥视到这个时代以及深藏其中的土生土长的力量。小而言之,他是在记录和挽留村庄;大而言之,他是在为记录和解读时下的中国,提供着一个个细致入微的“切片”。
掩卷遐思,我忽然觉得润年老师的这本书,绝不仅限于为村庄留下遗像,在薄薄的纸面上挽留和建构已经过去的故乡,以供人们抒发幽怨无奈的乡愁。在书里,润年老师以一贯的人文视角,熟练运用明辨、理性、温暖、悲悯的镜头语言,其实一直在探索和找寻村庄兴衰的历史原因和现实逻辑,以期为当下的城乡治理找到一条最为适合的改良之策,继而为人心铺一条回乡的坦荡大路——这大概是润年老师这本书的深层目的之一吧!□吕维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望不见故乡,也望不见童年。”这种伤感和惆怅,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游子回望故乡时的感受。
近20年来,我们主动或被动地都参与了一场亘古未有的城市化进程。在隆隆的推土机声里,一座座有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村庄轰然倒下,老屋被拆、老坟被迁、老庙被毁、老树被挖,文物古器丢失、山林土地荒芜、年轻人远走他乡,传统习俗日渐式微……几千年历史里,村庄从未有过这样的瞬间变样和消逝。
长安籍摄影家王润年老师说:“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为失去故乡的人,为未曾相识的人,留下珍贵的影像和美好的回忆。”10年的漫漫光阴里,他带着相机和笔,踏遍了长安故土上的105座行将消逝的村庄,拍摄了10余万张照片,创作了30余篇随笔,记录了一段又一段与村庄有关的历史与思考,给世人留下了这部关于乡村命运的影像志。
一个瑞雪飞舞的日子,我拿到了这本沉甸甸的《镜像:长安远去的村落》,润年老师嘱我“你要说几句”。我只翻了几页,就被那些黑白色调的照片流露出的一种乡土现实主义的肃穆和美感所震撼。这是一部关于村庄的厚重大书,直觉告诉我,可能应承了一件让自己惶恐难安的事情。
十六七年前,因为工作的偶然交集,得以与润年老师相识。虽往来有限,但润年老师温润厚朴的君子风范,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对人对事,始终和颜悦色、有条不紊,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真诚,叫人如沐春风。看过他的文章和摄影作品,知道他是少陵塬上的人,依照工作语境的成例,我当时称呼他“王部长”,但心里敬慕他的道德文章,觉得就像是在喊“杜工部”“王右丞”和“白司马”呢。现在他退休了,又允我叫他“王老师”,称呼变了,但内心的敬重依然如故。
冬夜里守着一盏温暖的灯,我一页一页翻看着《镜像:长安远去的村落》,读着读着,便看到了村庄的真实表情,我也知道了我的偏见和孤陋寡闻。
“一部大地的生命册,一卷乡村的影像志”诚如卷首的这两句话所言。《镜像:长安远去的村落》这部书里装载着满满的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恒久的价值传统和道德秩序。在这本沉潜数年的心血之作里,润年老师以中国城市发展和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为背景,借之高超的光影技巧和真诚的叙述口吻,讲述了乡村的命运、沦陷与希望,对即将隐没于长安大地的村庄进行了最后抒情式地祭奠。
村庄是润年老师的拍摄对象,也是他的关照对象,他看到了村庄对于中国的现实意义。作家阎连科说过,“整个中国的权力、体制、自由、真善美问题,在整个村庄都有。中国任何事情,只要缩小一点就在这个村庄发生了;这个村庄发生的任何事情,放大一点点就是中国。”学者熊培云也说过,“村庄其实是中国的缩影”。
在《镜像:长安远去的村落》里,润年老师把村庄当作观察时代兴衰与人生沉浮的窗口,并透过它悄然地消长以及时而浮起的喧哗,更加清晰地窥视到这个时代以及深藏其中的土生土长的力量。小而言之,他是在记录和挽留村庄;大而言之,他是在为记录和解读时下的中国,提供着一个个细致入微的“切片”。
掩卷遐思,我忽然觉得润年老师的这本书,绝不仅限于为村庄留下遗像,在薄薄的纸面上挽留和建构已经过去的故乡,以供人们抒发幽怨无奈的乡愁。在书里,润年老师以一贯的人文视角,熟练运用明辨、理性、温暖、悲悯的镜头语言,其实一直在探索和找寻村庄兴衰的历史原因和现实逻辑,以期为当下的城乡治理找到一条最为适合的改良之策,继而为人心铺一条回乡的坦荡大路——这大概是润年老师这本书的深层目的之一吧!□吕维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