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036期:第04版 憩心亭

又是一年粽飘香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李茹

时光脚步匆匆,转眼又到了一年粽子飘香的时节。那裹着粳米、芸豆、大红枣、蜜枣散发着清香的粽叶,那折出规整棱角的粽子,那一层层剥开之后的软糯甜香,是至今依然抹不去而且随着年龄增加愈发历历在目的端午节记忆。

端午节,因为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在家乡被人们称为“五月端”。这是夏收忙罢的一个重要节日。夏收前,出嫁的姑娘要到娘家去看忙,询问庄稼生长的情况和夏收的农具是否准备齐全。等夏收结束了,舅家就会给外甥、外甥女送粽子,分享丰收的喜悦。后来慢慢演变成亲戚之间相互走动交流感情的一种普遍方式:晚辈给长辈看忙,长辈给晚辈送粽子。

儿时,粽子是我钟爱的甜品,咬一口,唇齿留香。端午节是我儿时最期盼的一个节日。

童年记忆中,每年这一天,我就会在村口玩耍,领着弟妹,时不时抬头朝舅家的方向张望。大老远就能看到舅家爷、舅家婆提着个小竹篮来给我们送粽子。粽子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在大人们眼角的柔波里,端午节的记忆一点点散开,又一点点聚拢在一起。

从前,人们多是自己包粽子。收割完麦子后,村里人就去县城集市上买回包粽子的材料:粽叶、粳米、红枣、芸豆等,后来多了蜜枣、红小豆、豆沙等馅料。包粽子多选择在星期五下午进行,经过一晚上的蒸煮,周六一大早就可以安慰孩子们寂寞的胃。

小时候,我经常在自家包粽子的晚上守在锅边,闻着慢慢散发出来的香味,一遍遍问母亲:“妈,好了吗?啥时候能吃呀?”每每这时,母亲总是半责备半爱怜地说:“看把你馋的。早着咧!睡觉去,明儿早上起来就能吃到嘴里咧!”在锅里咕嘟咕嘟的气浪中,在锅底噼里啪啦的柴火燃烧声中,我睡着了,带着一个农村孩子独有的梦,沉沉地睡去了。

梦中,我分明看到了一大锅塞得满满当当,上面压着一块大石头,为的是防止沸水中粽子顽皮地上蹿下跳而搞得米粒四散。灶火间,母亲揉着惺忪的眼,不断往锅底添着柴禾。我闻到了越来越浓烈的粽香。翻个身,就又睡着了。睡梦中,我感觉到自己的鼻尖触到了一丝丝特有的香甜。

“起来了,吃粽子了。”是母亲在叫醒我们。我们三个孩子一激灵翻身坐起,迅速跳下炕,脸都顾不上洗,拿起母亲提前晾在案板上的粽子,三下五除二剥去粽叶,大大地咬一口下去——有米的鲜香、枣的甜醇、豆的软糯,它们完全融为一体,在粽叶的包裹下,色香味俱全。

吃完之后,我们三个负责给隔壁的孩子送几个粽子,分享我们的快乐。有时我们也能享受到隔壁大妈送给我们的特殊礼物——同一口味,不同形状的粽子。

儿时的我,每年端午节前夕看到的,都是我家门口围坐在一起帮母亲包粽子的隔壁大妈、婶婶、二姐。一群人中,就数我母亲的手艺最好,每个粽子馅料足且形状完美。

工作之后,我每次回家都会给父母买一大包不同口味的粽子。父亲一口气连吃三个,不住地夸奖。母亲不太爱吃甜食,但她喜欢看我们吃。看到别人包的粽子,她直夸手艺好、味道好。但我从她的眼神里分明看到了一丝落寞。昔日围在锅台边一遍遍追问粽子什么时候可以吃到嘴里的三个小吃货,如今已经为人母、为人父,在偌大的西安城里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时代变迁,传统的手艺已经逐渐被工业批量化生产所代替。虽然解放了双手,但骨子里依然怀念和钟情于母亲与大妈、婶子们亲手包的粽子。咬一口下去,甜在心里的是亲情、友情和浓浓的乡情。

粽子飘香的时节,总是心扉轻启,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努力去爱,珍惜被爱的时光。这就是节日的意义吧!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