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萝传书
□成宏斌
钥匙插进锁孔的瞬间,低头看见脚下的绿萝。叶子泛着绿意,一个浅绿的纸卡款款躺在叶片上,像儿童小手折叠的小船。
我弯腰捏起纸卡,“好邻居启”几个钢笔字很养眼。称呼贴心,信未封口,似乎也看见写信人内心的透亮。
信纸是从笔记本上撕下来的,撕扯部位很齐整,显然用心裁过。字迹柔软,猜想便是女人的笔迹。
好久没收到信,一封信就是个意外收获。我浏览信的内容:
尊敬的邻居:
您好!
我马上要装修房子(5楼),可能会有噪音污染,会打扰到您的休息,请多多包涵与理解。我会告知师傅尽量减少打扰。如果有任何问题,请与我联系。
另外,特地送上一盒绿萝,祝福您和家人健康、幸福!
多谢您及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愿我们永远都做好邻居!
推开屋门,放好绿萝,我懒散地斜靠在沙发上。我想象写信人手握钢笔的样子,体会短短的信笺带来的温润感觉,感觉写信的人正站在我面前说话,她的脸泛出幼儿老师才有的微笑,清澈而真诚,如我窗前的绿植。
多年前住在城北的平房,父亲还在世。夏天的早晚与冬天的正午,母亲会搀着腿脚不太利索的父亲乘凉或晒太阳。东邻西舍的老人常在一起交流,拉扯着各自子女也你来我往。
收获的季节,老人们会交换自己院子里种的或是乡下亲戚朋友送的果蔬。母亲说:“送东西是个说法,主要是想一起说话。”
年轻人事情多,一个真诚的笑容,配一句“你忙着,邻居”也够暖心。我炖肉的香味常常也会馋到邻居的猫,不小心就爬到我的锅台上。
搬到楼房,担心彼此的声音侵扰对方,大家在原有基础上都做了隔音处理。如在楼道里撞见自觉避让,很少打招呼。相遇的次数多了,也就点头示意,客气而缺少温度。大有信天游中“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的味道。
我母亲说,住楼房人太生分,没有住平房好。她反对把城北的院子卖掉,说有一天她还要去住。父亲去世后,再未提及这个话头,但我能感觉到老人内心那一丝不快乐。
如今收信与写信都是很奢侈的事情,收到一步之遥邻居的信的确有种久违的感觉。这封简短的手写信唤醒了我对写信用心、收信动情日子的记忆。
给未曾谋面的邻居手写一封信,一定不是唯一选择。她本可不必给大家打招呼,因为她在装修自己的屋子。这个小区的房子当初因为开发商的原因延迟交付,因此没有人不理解旧房换新居的心情。装修时的敲敲打打是难免的,不会有人说什么。
她可以把信的内容打印出来,贴在单元门口的张贴处。那里常有寻狗寻猫找钥匙的人贴了自己爱物的照片,另附上一张A4纸打印的文字。
她也可以趁着吃饭或者晚上下班的某个时间,敲开别人家的门告知她的想法。还有更快的办法,通过物业加入我们这个称为“百合之家”的业主群,在群里发段话配个拥抱握手之类的表情,但她选择了写信这种近乎被人们遗忘的方式。
她选择的应是自己认为最能表达她心意的方式,也是最让人感动的方式。
浅绿的信封躺在茶几上,信封上是两行字“你颂良辰,我吟锦时”。这个别致的信封显然是用心选择,它让这简短的手写信更多了“半封京信半题诗”的味道。
想起来真是这样,身边普通的日子就是属于每个人的良辰与锦时,但我们常常在举止上少了颂与吟的主动,心里多了人为设置的藩篱。我们多把目光放在远处意念中的惊鸿一瞥,而举手投足间的光华不小心就溜走了。
简短的信笺,让普通的夏天午后时光变得美妙起来。信中“邻居”二字的称呼更让我心甘情愿包容还没有发生,也或许根本就不会有的诸多不周。
第二天早晨,我下楼,遇到了几个同单元的邻居,大家脸上都挂着笑意,笑声比平日爽朗很多。问去干啥,说要结伴去早市买个适合移栽绿萝的瓷花盆。我猜到,大家都收到了一封有温度的来信。
(作者单位:澄城县冯原镇政府)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成宏斌
钥匙插进锁孔的瞬间,低头看见脚下的绿萝。叶子泛着绿意,一个浅绿的纸卡款款躺在叶片上,像儿童小手折叠的小船。
我弯腰捏起纸卡,“好邻居启”几个钢笔字很养眼。称呼贴心,信未封口,似乎也看见写信人内心的透亮。
信纸是从笔记本上撕下来的,撕扯部位很齐整,显然用心裁过。字迹柔软,猜想便是女人的笔迹。
好久没收到信,一封信就是个意外收获。我浏览信的内容:
尊敬的邻居:
您好!
我马上要装修房子(5楼),可能会有噪音污染,会打扰到您的休息,请多多包涵与理解。我会告知师傅尽量减少打扰。如果有任何问题,请与我联系。
另外,特地送上一盒绿萝,祝福您和家人健康、幸福!
多谢您及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愿我们永远都做好邻居!
推开屋门,放好绿萝,我懒散地斜靠在沙发上。我想象写信人手握钢笔的样子,体会短短的信笺带来的温润感觉,感觉写信的人正站在我面前说话,她的脸泛出幼儿老师才有的微笑,清澈而真诚,如我窗前的绿植。
多年前住在城北的平房,父亲还在世。夏天的早晚与冬天的正午,母亲会搀着腿脚不太利索的父亲乘凉或晒太阳。东邻西舍的老人常在一起交流,拉扯着各自子女也你来我往。
收获的季节,老人们会交换自己院子里种的或是乡下亲戚朋友送的果蔬。母亲说:“送东西是个说法,主要是想一起说话。”
年轻人事情多,一个真诚的笑容,配一句“你忙着,邻居”也够暖心。我炖肉的香味常常也会馋到邻居的猫,不小心就爬到我的锅台上。
搬到楼房,担心彼此的声音侵扰对方,大家在原有基础上都做了隔音处理。如在楼道里撞见自觉避让,很少打招呼。相遇的次数多了,也就点头示意,客气而缺少温度。大有信天游中“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的味道。
我母亲说,住楼房人太生分,没有住平房好。她反对把城北的院子卖掉,说有一天她还要去住。父亲去世后,再未提及这个话头,但我能感觉到老人内心那一丝不快乐。
如今收信与写信都是很奢侈的事情,收到一步之遥邻居的信的确有种久违的感觉。这封简短的手写信唤醒了我对写信用心、收信动情日子的记忆。
给未曾谋面的邻居手写一封信,一定不是唯一选择。她本可不必给大家打招呼,因为她在装修自己的屋子。这个小区的房子当初因为开发商的原因延迟交付,因此没有人不理解旧房换新居的心情。装修时的敲敲打打是难免的,不会有人说什么。
她可以把信的内容打印出来,贴在单元门口的张贴处。那里常有寻狗寻猫找钥匙的人贴了自己爱物的照片,另附上一张A4纸打印的文字。
她也可以趁着吃饭或者晚上下班的某个时间,敲开别人家的门告知她的想法。还有更快的办法,通过物业加入我们这个称为“百合之家”的业主群,在群里发段话配个拥抱握手之类的表情,但她选择了写信这种近乎被人们遗忘的方式。
她选择的应是自己认为最能表达她心意的方式,也是最让人感动的方式。
浅绿的信封躺在茶几上,信封上是两行字“你颂良辰,我吟锦时”。这个别致的信封显然是用心选择,它让这简短的手写信更多了“半封京信半题诗”的味道。
想起来真是这样,身边普通的日子就是属于每个人的良辰与锦时,但我们常常在举止上少了颂与吟的主动,心里多了人为设置的藩篱。我们多把目光放在远处意念中的惊鸿一瞥,而举手投足间的光华不小心就溜走了。
简短的信笺,让普通的夏天午后时光变得美妙起来。信中“邻居”二字的称呼更让我心甘情愿包容还没有发生,也或许根本就不会有的诸多不周。
第二天早晨,我下楼,遇到了几个同单元的邻居,大家脸上都挂着笑意,笑声比平日爽朗很多。问去干啥,说要结伴去早市买个适合移栽绿萝的瓷花盆。我猜到,大家都收到了一封有温度的来信。
(作者单位:澄城县冯原镇政府)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