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模精神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记陕西省劳动模范、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宗民
“大型桥梁钢塔制造技术”“耐候钢焊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内首组时速250公里客专道岔、350公里高速道岔、重载道岔,第Ⅱ代、Ⅲ代高锰钢辙叉,全面满足了中国高铁建设需求……
以600公里高速磁浮道岔等35项新产品开发工作,实现了城轨交通装备产品的全覆盖……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勤耕不辍的付出和坚持不懈的奋斗。他就是2022年陕西省劳动模范、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宗民。
近年来,在李宗民推动下,中铁宝桥聚焦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积极适应国家改革发展的新要求,紧跟经济发展新步伐,不断完善优化产业布局。“虽然宝桥在宝鸡,但是整个业务遍布全国,遍布全世界。”他说。
2006年,在江苏省扬州市投建了集专业化、现代化、智能化为一体的特大型钢桥梁钢结构生产、运输和安装基地,并在行业内率先引进了5G技术,建成了国内首座“一中心、三示范”钢桥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2009年,在江苏省南京市建成了集高速和客专道岔研发、制造、储运、安装一体化道岔生产基地。
2010年,在宝鸡建成了覆盖各类城轨道岔产品的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园,创造了磁悬浮交通领域多项“中国第一”和“世界之最”。
2019年,在宝鸡高新区建成了重载高锰钢辙叉制造“绿色工厂”生产基地……
随着产业结构布局的不断优化升级,中铁宝桥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走上了引领行业、走向世界的创新发展之路。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科学技术正在改变传统工业制造,智能产品正在逐步替代人工操作。一直以来,李宗民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积极推动形成了以国家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省级技术中心为主要平台的协同创新机构,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资源保障。
在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生产制造中,首次引入焊接机器人、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大型龙门铣床等高端设备,开创了我国大型桥梁生产工厂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先河。
在宜宾金沙江公铁两用桥生产制造中,中铁宝桥实现了120mmQ370qE厚板对接;解决了120mm锚座板与60mm锚垫板孔群同心度难题;实现了大型钢拱肋栓接K型横向连接系制作的精度控制。
在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塔双索面自锚式悬索桥——重庆鹅公岩轨道专用桥生产制造中,研发了55公斤级-40℃韧性好的实心CO2保护焊丝,并得以成功应用。
通过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中铁宝桥先后被确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和国家首批《铸造行业准入条件》企业。
近年来,李宗民以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有力抓手,优化用人制度,畅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先后建立完善多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制度和人才成长激励机制,激励职工在生产、经营、研发等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建功立业,并在集团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形成追赶超越的标杆效应、辐射带动效应,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下,绚丽的科技之花不断绽放,一大批创新成果、先进工法解决了一系列生产技术难题。使中铁宝桥主项产品7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国际和国家级奖项80余项。仅“十三五”期间,中铁宝桥取得国家、省部级、行业内的科技创新成果达290多项。(李学利)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大型桥梁钢塔制造技术”“耐候钢焊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内首组时速250公里客专道岔、350公里高速道岔、重载道岔,第Ⅱ代、Ⅲ代高锰钢辙叉,全面满足了中国高铁建设需求……
以600公里高速磁浮道岔等35项新产品开发工作,实现了城轨交通装备产品的全覆盖……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勤耕不辍的付出和坚持不懈的奋斗。他就是2022年陕西省劳动模范、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宗民。
近年来,在李宗民推动下,中铁宝桥聚焦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积极适应国家改革发展的新要求,紧跟经济发展新步伐,不断完善优化产业布局。“虽然宝桥在宝鸡,但是整个业务遍布全国,遍布全世界。”他说。
2006年,在江苏省扬州市投建了集专业化、现代化、智能化为一体的特大型钢桥梁钢结构生产、运输和安装基地,并在行业内率先引进了5G技术,建成了国内首座“一中心、三示范”钢桥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2009年,在江苏省南京市建成了集高速和客专道岔研发、制造、储运、安装一体化道岔生产基地。
2010年,在宝鸡建成了覆盖各类城轨道岔产品的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园,创造了磁悬浮交通领域多项“中国第一”和“世界之最”。
2019年,在宝鸡高新区建成了重载高锰钢辙叉制造“绿色工厂”生产基地……
随着产业结构布局的不断优化升级,中铁宝桥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走上了引领行业、走向世界的创新发展之路。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科学技术正在改变传统工业制造,智能产品正在逐步替代人工操作。一直以来,李宗民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积极推动形成了以国家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省级技术中心为主要平台的协同创新机构,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资源保障。
在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生产制造中,首次引入焊接机器人、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大型龙门铣床等高端设备,开创了我国大型桥梁生产工厂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先河。
在宜宾金沙江公铁两用桥生产制造中,中铁宝桥实现了120mmQ370qE厚板对接;解决了120mm锚座板与60mm锚垫板孔群同心度难题;实现了大型钢拱肋栓接K型横向连接系制作的精度控制。
在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塔双索面自锚式悬索桥——重庆鹅公岩轨道专用桥生产制造中,研发了55公斤级-40℃韧性好的实心CO2保护焊丝,并得以成功应用。
通过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中铁宝桥先后被确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和国家首批《铸造行业准入条件》企业。
近年来,李宗民以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有力抓手,优化用人制度,畅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先后建立完善多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制度和人才成长激励机制,激励职工在生产、经营、研发等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建功立业,并在集团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形成追赶超越的标杆效应、辐射带动效应,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下,绚丽的科技之花不断绽放,一大批创新成果、先进工法解决了一系列生产技术难题。使中铁宝桥主项产品7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国际和国家级奖项80余项。仅“十三五”期间,中铁宝桥取得国家、省部级、行业内的科技创新成果达290多项。(李学利)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