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侠客”李印功
记不太清楚了,好像是2016年菊黄蟹肥时节的事,下班后,我裹挟在车流人流中又看见了雨丝,我在想,细如发丝,还是蚕丝或者蜘蛛丝?没待想清楚,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犹豫了一下还是接通了。对方客气地说:“你好”我回了一句:“你好”“我是富平乡党李印功……”我一愣,这个名字我是熟悉的,他是《陕西文学》杂志副主编,只是没有过往之谊,找我有何贵干呢?纳闷中,听他简要说了《新西部》杂志在关注富平籍作家群文学创作的大致情况,询问我能否把自己的作品快递给王琪玖,随之介绍王琪玖是西安市委党校教授,要给富平籍作家的作品写系列评论。按照他的要求,我给王教授快递了《解冻》和《客居长安》两部长篇小说。
过了些天,李印功又来电话,说王教授对《解冻》评价不错,他想看看。我说这是十几年前出版的书,早已告罄,快递给王教授的那本还是从朋友家找来的,书皮都烂了。听李印功的口气,他不相信我手里没书,我也觉得败他兴致有违人之常情,就去把送给老同事的签字本从他家的书架上拿来借给了李印功。
送书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
李印功搞了多半辈子新闻,退休后客居西安,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给陕西电视台写《百家碎戏》《都市碎戏》剧本90余部,近80部被拍摄播出,火了几年。过足了当编剧的瘾,觉得写碎戏剧本像在红苕窖里打拳,束手束脚。这一年他正值花甲,本应是含饴弄孙的年龄,他却突发奇想要当作家。
当作家要拿作品说话,与当作家决心大小没有关系。李印功说自己从没有写过短篇和中篇,在想当作家的近乎疯狂的情绪裹挟下,匆忙迈开了文学创作之旅的第一步。三年多来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只可意会,难以言说。不管怎么样,他成功出版了沉甸甸的59万余字长篇小说《胭脂岭》。
李印功在创作到出版作品的过程中,得到过不少人的帮助,现在他反过来帮助别人。去年正值酷暑之时,他揽的活是钻在家里校对作家杭盖的长篇书稿《浚稽山》。后来,《浚稽山》获得杜鹏程文学奖,杭盖感激地说:“李印功绝对是首功一件。”作者张新龙出版《第一书记》时,可谓一波三折。有天深夜,张新龙拨打李印功的电话说印书出了岔子,需要更换印刷厂才能确保出版时间。李印功二话没说,连夜联系了另外一家印刷厂。
《潮起潮落》的作者李红说:“要不是李印功,我压根就不知道还有个富平作家群,更不会有机会得到党益民、王琪玖、仵埂、张艳茜、杨旭民、赵录旺、张铖等名家的指点。”
《石川河》的作者程凌和李继庄说:“是李印功不厌其烦地联络,才让《石川河》进入了专家学者的视线。”
《黑石村往事》作者王保卫、《贾岛传》作者康凯鹏、《村路》作者路西平、《流泪碑》作者唐应坤、《坎坷人生》作者杨刚、《半醒》作者张林健,这些富平籍的作家,提到李印功皆赞不绝口。
著名富平籍军旅作家党益民被李印功的所作所为感动,他饱蘸深情,于2019年2月挥毫为李印功题赠了“文坛侠客”四字。李印功说:“这样的褒奖太重,受之有愧。”文友们看到后,在朋友圈里纷纷留言,众口一词:名副其实!
有意思的人做有意义的事,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更有意思,如果再有了“侠”的味道,就上升到了高尚的精神境界。
这就是文坛侠客李印功的其人其事。
□林喜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记不太清楚了,好像是2016年菊黄蟹肥时节的事,下班后,我裹挟在车流人流中又看见了雨丝,我在想,细如发丝,还是蚕丝或者蜘蛛丝?没待想清楚,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犹豫了一下还是接通了。对方客气地说:“你好”我回了一句:“你好”“我是富平乡党李印功……”我一愣,这个名字我是熟悉的,他是《陕西文学》杂志副主编,只是没有过往之谊,找我有何贵干呢?纳闷中,听他简要说了《新西部》杂志在关注富平籍作家群文学创作的大致情况,询问我能否把自己的作品快递给王琪玖,随之介绍王琪玖是西安市委党校教授,要给富平籍作家的作品写系列评论。按照他的要求,我给王教授快递了《解冻》和《客居长安》两部长篇小说。
过了些天,李印功又来电话,说王教授对《解冻》评价不错,他想看看。我说这是十几年前出版的书,早已告罄,快递给王教授的那本还是从朋友家找来的,书皮都烂了。听李印功的口气,他不相信我手里没书,我也觉得败他兴致有违人之常情,就去把送给老同事的签字本从他家的书架上拿来借给了李印功。
送书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
李印功搞了多半辈子新闻,退休后客居西安,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给陕西电视台写《百家碎戏》《都市碎戏》剧本90余部,近80部被拍摄播出,火了几年。过足了当编剧的瘾,觉得写碎戏剧本像在红苕窖里打拳,束手束脚。这一年他正值花甲,本应是含饴弄孙的年龄,他却突发奇想要当作家。
当作家要拿作品说话,与当作家决心大小没有关系。李印功说自己从没有写过短篇和中篇,在想当作家的近乎疯狂的情绪裹挟下,匆忙迈开了文学创作之旅的第一步。三年多来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只可意会,难以言说。不管怎么样,他成功出版了沉甸甸的59万余字长篇小说《胭脂岭》。
李印功在创作到出版作品的过程中,得到过不少人的帮助,现在他反过来帮助别人。去年正值酷暑之时,他揽的活是钻在家里校对作家杭盖的长篇书稿《浚稽山》。后来,《浚稽山》获得杜鹏程文学奖,杭盖感激地说:“李印功绝对是首功一件。”作者张新龙出版《第一书记》时,可谓一波三折。有天深夜,张新龙拨打李印功的电话说印书出了岔子,需要更换印刷厂才能确保出版时间。李印功二话没说,连夜联系了另外一家印刷厂。
《潮起潮落》的作者李红说:“要不是李印功,我压根就不知道还有个富平作家群,更不会有机会得到党益民、王琪玖、仵埂、张艳茜、杨旭民、赵录旺、张铖等名家的指点。”
《石川河》的作者程凌和李继庄说:“是李印功不厌其烦地联络,才让《石川河》进入了专家学者的视线。”
《黑石村往事》作者王保卫、《贾岛传》作者康凯鹏、《村路》作者路西平、《流泪碑》作者唐应坤、《坎坷人生》作者杨刚、《半醒》作者张林健,这些富平籍的作家,提到李印功皆赞不绝口。
著名富平籍军旅作家党益民被李印功的所作所为感动,他饱蘸深情,于2019年2月挥毫为李印功题赠了“文坛侠客”四字。李印功说:“这样的褒奖太重,受之有愧。”文友们看到后,在朋友圈里纷纷留言,众口一词:名副其实!
有意思的人做有意义的事,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更有意思,如果再有了“侠”的味道,就上升到了高尚的精神境界。
这就是文坛侠客李印功的其人其事。
□林喜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