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职工作家列传17
关键字:列传,作家,职工,陕西
周 炜 陕西宝鸡人,中共党员,1 9 7 0 年4 月出生,曾任某杂志编辑记者。9 0 年代开始小说创作,以小说、散文创作为主,迄今已在《中国作家》《西部》《雪莲》《延河》《牡丹》《女子文学》《文友》《南方周末》《成都商报》《中国建材报》《深圳法制报》《知音》《家庭》多家文学杂志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百余篇,计百余万字,并入选《陕西文学年选》。
曾获陕西宝鸡第五届秦岭文学奖、中国散文学会全球华人首届“壶关大峡谷杯”征文二等奖。2 0 1 5年1 0 月,由著名作家贾平凹作序,作家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寻虎》引起广泛关注,即将出版第二部中短篇小说集《信任危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陕西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陕西文学院第二届、第四届签约作家;2 0 1 4 年入选陕西省委宣传部“百名青年文艺家扶持计划”;2 0 1 6 年入选陕西“百名优秀中青年作家艺术家扶持计划”扶持人选。
目前供职于陕西有色榆林煤业有限公司。
向矿工致敬
我不是矿工,但是我对矿井下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每天早上,我都会在五楼窗口看着武装到脸的矿工坐在防爆车上准备出发,那时候我的心底涌现的全是豪迈和震撼。
这样的场景让我联想到好莱坞电影中即将执行任务的美国大兵,当然电影是电影,有铿锵的音乐把人的心搅得热血沸腾,但毕竟不是现实。同事见我看得出神,问我是否想下井。我说是的,自从我到了煤矿,心里便一直有这样的冲动。同事摇头叹息,说你一定是走火入魔了,否则不会有这样奇怪的想法。
想法或许是一时的,就性格而言,我好动,喜欢将一切陌生事物弄明白。我心里有自己的想法,在矿上工作,却没有下过井,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就和人常说的,不吃猪肉,最起码也要见过猪哼哼。
人在想什么的时候,往往就操什么样的心,所有想法都往一个事情上扯,犹如人到了酒场上,酒尚未下肚时话语便先有些醉意了。西影的导演要下井拍摄资料,我作为矿上的陪同,幸运地拿到了入井证。
换上了专门下井的衣服,我和同事陪同摄制组坐上了下井的汽车。开车的是一个朝气蓬勃且胖乎乎的面孔,我问他井下怎么样?他的脸上泛着天真,说习惯了就没有什么感觉!
车缓缓启动,向黑暗中驶去。同车的还有一位陕煤集团给井下安装设备的张队长,他是关中人,身材魁梧壮实,当过兵,下井经验丰富,见多识广。陕北煤矿多,大多设备都在他的指挥下安装到位。
说话的间隙,汽车行驶到了一百多米处,我觉察出空气中有令人窒息的气味,老张说汽车尾气和井下的潮湿都不能迅速散发出去,可能会觉得不适,不舒服就戴上面具。实际上,这个时候我已经有了眩晕的感觉,几年前受阿坝四姑娘山的邀请去参加一个旅游登山节,在云雾缭绕的巴郎山顶上的高原反应竟然和井下的感受有了惊人的相似。不同的是,在美丽的巴郎山远比矿井下呼吸顺畅得多,这里没有人限制呼吸,可是汽车、柴油燃烧后的余味却实在让人难以享用,就像把一个人扔到了臭气熏天的氨水窖,呼不呼吸都是窒息的、刺鼻的。
引擎在洞中轰鸣,车子在洞中穿行,时不时就会看到井下的矿工衣服上特殊材料的反光标识,他们在岔道上的工作区忙碌着。洞中漆黑一片,借着帽盔上矿灯的光亮,我看到的矿洞四壁黑乎乎一片,在矿灯的照射下泛着冷冷的光芒。
这都是煤吗?车上的人都笑了,没错,我们现在就在煤洞中穿行,这边的矿煤质好,是附近罕有的好煤。说话间隙,车子拐了弯,又继续下行,终于在一个洞口停了下来,张队长说到了。
踩着湿漉漉的煤泥,眼前的景象让人感慨万分,谁能想象到这2 0 0 多米的地下竟然别有洞天。一排排大型设备正在紧张地安装调试,老张知道我们要拍摄的镜头后,迅速调动工人,加紧配合。井底没有光源,我们用帽子上的矿灯为摄影师照亮。摄影机移位后,我摘掉手套,在黑乎乎的墙壁上抹了一把,沾了一手的黑煤泥。事实上,我设想的煤矿完全不是这个样子,我一直以为到处都是敞开的、宽阔的地界,井下的情况却不同狭窄、密闭、漆黑、潮湿,还有空气的稀薄,都是井下所有人员要面对的现实。
张队长说这里和过去那些小煤窑比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这样的环境,矿上的领导照样要下来,谁也不会因为环境差而拒绝。在每一个大件安装时,都会看到老总和工人们一起商量安排,谁也没有因为空气质量而退缩。我没有再说话,只有在这里才能真正理解到,矿井下和地上的区别在哪里。
坐上返回的汽车,气味依然存在,只是远没有下来时那么强烈。可能已经习惯了井下的空气了,我没有再考虑戴上空气面罩。与每天下井的矿工和领导比较,我只是作了一次矿井的旅行而已,远没有那么娇气。我和他们都是煤矿职工,只是工作界面不同,只有经历了下井,才会拥有强烈的感受,这个感受或许是终生难忘的。
车子从起初看到的小亮点驶向逐渐增大的洞口,最后一跃出了井口。太阳,我又看到了天上的太阳,灿烂而温暖,和井下的潮湿、冰冷比较,那是怎样的一种幸福。井下到井上,车子在摇摇晃晃中走了近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不算长,但是矿工每天无论风雨都在一个密封的空间内穿行。把下井所有的时间加起来看,他们的确有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
人生在世,只有工作上的分工不同,不应因工作区分贵贱。虽然他们在井下,我们在井上,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他们致敬,单纯一次简单的旅行就足以让我的心为所有下井的矿工悸动。
井上的环境和井下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差别巨大,距离遥远。面对一个个煤灰沾满面孔的下井者,我惭愧异常,语言是苍白的,行动却是真挚的。大文豪巴尔扎克曾经说过:“人生最大的快乐,是自己的劳动得到了成果。”无论如何,我希望这份致敬也算是成果的一部分!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周 炜 陕西宝鸡人,中共党员,1 9 7 0 年4 月出生,曾任某杂志编辑记者。9 0 年代开始小说创作,以小说、散文创作为主,迄今已在《中国作家》《西部》《雪莲》《延河》《牡丹》《女子文学》《文友》《南方周末》《成都商报》《中国建材报》《深圳法制报》《知音》《家庭》多家文学杂志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百余篇,计百余万字,并入选《陕西文学年选》。
曾获陕西宝鸡第五届秦岭文学奖、中国散文学会全球华人首届“壶关大峡谷杯”征文二等奖。2 0 1 5年1 0 月,由著名作家贾平凹作序,作家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寻虎》引起广泛关注,即将出版第二部中短篇小说集《信任危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陕西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陕西文学院第二届、第四届签约作家;2 0 1 4 年入选陕西省委宣传部“百名青年文艺家扶持计划”;2 0 1 6 年入选陕西“百名优秀中青年作家艺术家扶持计划”扶持人选。
目前供职于陕西有色榆林煤业有限公司。
向矿工致敬
我不是矿工,但是我对矿井下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每天早上,我都会在五楼窗口看着武装到脸的矿工坐在防爆车上准备出发,那时候我的心底涌现的全是豪迈和震撼。
这样的场景让我联想到好莱坞电影中即将执行任务的美国大兵,当然电影是电影,有铿锵的音乐把人的心搅得热血沸腾,但毕竟不是现实。同事见我看得出神,问我是否想下井。我说是的,自从我到了煤矿,心里便一直有这样的冲动。同事摇头叹息,说你一定是走火入魔了,否则不会有这样奇怪的想法。
想法或许是一时的,就性格而言,我好动,喜欢将一切陌生事物弄明白。我心里有自己的想法,在矿上工作,却没有下过井,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就和人常说的,不吃猪肉,最起码也要见过猪哼哼。
人在想什么的时候,往往就操什么样的心,所有想法都往一个事情上扯,犹如人到了酒场上,酒尚未下肚时话语便先有些醉意了。西影的导演要下井拍摄资料,我作为矿上的陪同,幸运地拿到了入井证。
换上了专门下井的衣服,我和同事陪同摄制组坐上了下井的汽车。开车的是一个朝气蓬勃且胖乎乎的面孔,我问他井下怎么样?他的脸上泛着天真,说习惯了就没有什么感觉!
车缓缓启动,向黑暗中驶去。同车的还有一位陕煤集团给井下安装设备的张队长,他是关中人,身材魁梧壮实,当过兵,下井经验丰富,见多识广。陕北煤矿多,大多设备都在他的指挥下安装到位。
说话的间隙,汽车行驶到了一百多米处,我觉察出空气中有令人窒息的气味,老张说汽车尾气和井下的潮湿都不能迅速散发出去,可能会觉得不适,不舒服就戴上面具。实际上,这个时候我已经有了眩晕的感觉,几年前受阿坝四姑娘山的邀请去参加一个旅游登山节,在云雾缭绕的巴郎山顶上的高原反应竟然和井下的感受有了惊人的相似。不同的是,在美丽的巴郎山远比矿井下呼吸顺畅得多,这里没有人限制呼吸,可是汽车、柴油燃烧后的余味却实在让人难以享用,就像把一个人扔到了臭气熏天的氨水窖,呼不呼吸都是窒息的、刺鼻的。
引擎在洞中轰鸣,车子在洞中穿行,时不时就会看到井下的矿工衣服上特殊材料的反光标识,他们在岔道上的工作区忙碌着。洞中漆黑一片,借着帽盔上矿灯的光亮,我看到的矿洞四壁黑乎乎一片,在矿灯的照射下泛着冷冷的光芒。
这都是煤吗?车上的人都笑了,没错,我们现在就在煤洞中穿行,这边的矿煤质好,是附近罕有的好煤。说话间隙,车子拐了弯,又继续下行,终于在一个洞口停了下来,张队长说到了。
踩着湿漉漉的煤泥,眼前的景象让人感慨万分,谁能想象到这2 0 0 多米的地下竟然别有洞天。一排排大型设备正在紧张地安装调试,老张知道我们要拍摄的镜头后,迅速调动工人,加紧配合。井底没有光源,我们用帽子上的矿灯为摄影师照亮。摄影机移位后,我摘掉手套,在黑乎乎的墙壁上抹了一把,沾了一手的黑煤泥。事实上,我设想的煤矿完全不是这个样子,我一直以为到处都是敞开的、宽阔的地界,井下的情况却不同狭窄、密闭、漆黑、潮湿,还有空气的稀薄,都是井下所有人员要面对的现实。
张队长说这里和过去那些小煤窑比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这样的环境,矿上的领导照样要下来,谁也不会因为环境差而拒绝。在每一个大件安装时,都会看到老总和工人们一起商量安排,谁也没有因为空气质量而退缩。我没有再说话,只有在这里才能真正理解到,矿井下和地上的区别在哪里。
坐上返回的汽车,气味依然存在,只是远没有下来时那么强烈。可能已经习惯了井下的空气了,我没有再考虑戴上空气面罩。与每天下井的矿工和领导比较,我只是作了一次矿井的旅行而已,远没有那么娇气。我和他们都是煤矿职工,只是工作界面不同,只有经历了下井,才会拥有强烈的感受,这个感受或许是终生难忘的。
车子从起初看到的小亮点驶向逐渐增大的洞口,最后一跃出了井口。太阳,我又看到了天上的太阳,灿烂而温暖,和井下的潮湿、冰冷比较,那是怎样的一种幸福。井下到井上,车子在摇摇晃晃中走了近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不算长,但是矿工每天无论风雨都在一个密封的空间内穿行。把下井所有的时间加起来看,他们的确有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
人生在世,只有工作上的分工不同,不应因工作区分贵贱。虽然他们在井下,我们在井上,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他们致敬,单纯一次简单的旅行就足以让我的心为所有下井的矿工悸动。
井上的环境和井下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差别巨大,距离遥远。面对一个个煤灰沾满面孔的下井者,我惭愧异常,语言是苍白的,行动却是真挚的。大文豪巴尔扎克曾经说过:“人生最大的快乐,是自己的劳动得到了成果。”无论如何,我希望这份致敬也算是成果的一部分!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