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职工作家列传 19
周折 原名周俊峰,书画名周哲。西安人,曾就职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1 9 8 3 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 9 9 4 年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2 0 1 2 年、2 0 1 4 年相继加入陕西省书协、美协。陕西省职工作协理事、散文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任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秘书课、写作课教师。
散文、诗歌等作品散见于《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朔方》《星星》《春风》《长安》等。诗歌《汉中女子》曾被《诗选刊》加评选载。出版有《中国历史上的娃娃皇帝》《白马争枪小罗成》等历史题材专著,入编文学作品集多种,主编有历史传奇人物丛书、艺术论文集、书画集、报告文学集等。文学作品曾荣获共青团陕西省委组织的当代诗歌征文大赛、陕西省职工作协组织的文学作品征文大赛“当代诗歌”奖和散文作品奖,新闻作品两次被《文摘周报》转载,曾荣获全国产业新闻通讯二等奖、陕西省“好新闻”评论二等奖。
雄奇的张家界
不到张家界,你难以想象山的雄奇,难以想象山的险峻。没有一座山像张家界那样令人敬畏,没有一座山像张家界那样让人感到自惭。“须仰视才见”,只有张家界才配这样的描写。
一步踏进张家界,你定以为自己掉进了山的深渊。抬头看天,天被山峰挟持;低头看水,水被山石围定。你禁不住要问自己,难道误入东海龙宫,空气便是水,珊瑚便是山,你只能祈祷上帝给你浮上水面的勇气,或者把自己也化作海沟中的石峰。
走近张家界,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汽车百十里地跑,你非但看不到山的影子,还隐隐约约地感到周边地面在起起伏伏,暗藏杀机。冷不丁车停了,你已身陷山中。迎面是赭白色的石林,一柱挨着一柱,周身镌刻历史的鳞片,梯状镶嵌岁月的皱褶。峰柱顶上,伞一样覆盖着稀落的古木,苍翠而顽固,或傲视群山,或斜衣敞怀,或破蓑长髯,或翘趾露肘。想必是远古时代,天塌地陷,弱者已倒身在世纪的脚下,留下的便是这撼不动、摧不折的石林石山。
由张家界的高山你必然想到了它的深谷,由它的深谷又会联想到它的溪流。事实上,走在张家界狭深的山谷中,深吸着清凉还有腐殖味的空气,你听不到其他山谷间那样的淙淙水声。张家界深谷间的水,称之为溪实在牵强,它们是像蟒蛇一样潜踪涌动的,那简直就是涌动着活水的潭。也只有这样的水,才能滋养像张家界这样直插云霄的山峰,才能哺育张家界山谷里那些极为珍稀的植被和树种。
乘着垂直的山地电梯,你就和山峰梦幻般地接触了,那种风驰电掣般相向而行的感觉,根本不像在上山,倒是一种栽下深渊的感觉。当你神魂俱散的时候,是张家界的峰巅接纳了你。站在某一座峰顶上举目遥望,就仿佛置身于山的林海之中。阳性的石峰插满云海,恰似年轻的竹笋怒放着勃勃向上的气息。看起来石峰间的距离是那样近,但若没有一步千尺的神功,谁敢与它们比肩接踵。可以想象的是大雾茫茫的时候,巅与巅之间会扯起白色的摇篮,神仙们哼着小曲,躺在汹涌翻腾的云雾里,消受着他们的逍遥时光。还可以想象的是雨过天晴蓝天衬底的时刻,仙女们纤细的臂弯里挽着七色的花篮,飘在白云间,漫步在虹桥上,弄不清她们是去孝敬王母,还是要降落人间。可惜当地传说不是这样。传说这眼下桅杆一样的石林演绎的是远古的一场战争,成千柱石峰便是那些凝固了的勇士。似乎受了这传说的诱导,我们真的感觉到山谷里马嘶人沸、刀戟铿锵,征战的硝烟弥漫而上。
张家界,最离谱的是那些景观的名字。十里画廊,何止十里,那是数十里峰峦排成了战阵,老英雄们视死如归的壮举,怎不让男儿垂泪。天女散花,何来一个“散”字,分明是感动于男儿的壮怀激烈,天女们献上了胜利的花环。再想那太子山的年轻后生,长鞭溪间悠长的小路,难以想象当年曾经发生和演绎过多少苍凉悲壮而动人的故事,在后人的心间激荡起多少撕心裂肺的波澜……
张家界,是一座只养石头不养红土的地方。峰顶的古木,依仗着历史的尘埃生长,即使崖缝里夹杂着一把土,苍松翠柏也要在那儿扎根,仿佛死守着一种承诺,重负着远古的期待。山谷里的土,同样是历史的遗迹,肥沃而不起亮色,掺和了世纪的雨露,培植起生命力极强的草木。那些挺身而出的枝丫,相互扶持,像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正向世界发出复仇的誓言。因为没有土,我们便可以断定这张家界定是从历史的星空轰然坠落的神物,向人类要宣示一种精神、一种神秘、一种神圣,抑或是一种境界。你看那峰,赤裸裸、雄赳赳,宽阔的胸襟装得下整个宇宙,粗犷的面膛任凭风霜打磨,有力的腱肌洋溢着生命的活力,粗壮的血脉能贯通天上人寰。那肩膀可靠而结实,何惧扛起天下的责任。它的皮肤充满了青春的诱惑,是迷人的毛孔提供了用之不绝的氧气和养分……
我曾经走过不少中国的名山,没有一座像张家界这样热烈奔放,没有一座像张家界这样裸露坦诚,没有一座像张家界这样激情澎湃,没有一座像张家界这样刚强不屈,没有一座像张家界这样坚忍不拔,没有一座像张家界这样沉稳博大,没有一座像张家界这样让男人和女人都感到迷醉……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周折 原名周俊峰,书画名周哲。西安人,曾就职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1 9 8 3 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 9 9 4 年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2 0 1 2 年、2 0 1 4 年相继加入陕西省书协、美协。陕西省职工作协理事、散文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任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秘书课、写作课教师。
散文、诗歌等作品散见于《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朔方》《星星》《春风》《长安》等。诗歌《汉中女子》曾被《诗选刊》加评选载。出版有《中国历史上的娃娃皇帝》《白马争枪小罗成》等历史题材专著,入编文学作品集多种,主编有历史传奇人物丛书、艺术论文集、书画集、报告文学集等。文学作品曾荣获共青团陕西省委组织的当代诗歌征文大赛、陕西省职工作协组织的文学作品征文大赛“当代诗歌”奖和散文作品奖,新闻作品两次被《文摘周报》转载,曾荣获全国产业新闻通讯二等奖、陕西省“好新闻”评论二等奖。
雄奇的张家界
不到张家界,你难以想象山的雄奇,难以想象山的险峻。没有一座山像张家界那样令人敬畏,没有一座山像张家界那样让人感到自惭。“须仰视才见”,只有张家界才配这样的描写。
一步踏进张家界,你定以为自己掉进了山的深渊。抬头看天,天被山峰挟持;低头看水,水被山石围定。你禁不住要问自己,难道误入东海龙宫,空气便是水,珊瑚便是山,你只能祈祷上帝给你浮上水面的勇气,或者把自己也化作海沟中的石峰。
走近张家界,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汽车百十里地跑,你非但看不到山的影子,还隐隐约约地感到周边地面在起起伏伏,暗藏杀机。冷不丁车停了,你已身陷山中。迎面是赭白色的石林,一柱挨着一柱,周身镌刻历史的鳞片,梯状镶嵌岁月的皱褶。峰柱顶上,伞一样覆盖着稀落的古木,苍翠而顽固,或傲视群山,或斜衣敞怀,或破蓑长髯,或翘趾露肘。想必是远古时代,天塌地陷,弱者已倒身在世纪的脚下,留下的便是这撼不动、摧不折的石林石山。
由张家界的高山你必然想到了它的深谷,由它的深谷又会联想到它的溪流。事实上,走在张家界狭深的山谷中,深吸着清凉还有腐殖味的空气,你听不到其他山谷间那样的淙淙水声。张家界深谷间的水,称之为溪实在牵强,它们是像蟒蛇一样潜踪涌动的,那简直就是涌动着活水的潭。也只有这样的水,才能滋养像张家界这样直插云霄的山峰,才能哺育张家界山谷里那些极为珍稀的植被和树种。
乘着垂直的山地电梯,你就和山峰梦幻般地接触了,那种风驰电掣般相向而行的感觉,根本不像在上山,倒是一种栽下深渊的感觉。当你神魂俱散的时候,是张家界的峰巅接纳了你。站在某一座峰顶上举目遥望,就仿佛置身于山的林海之中。阳性的石峰插满云海,恰似年轻的竹笋怒放着勃勃向上的气息。看起来石峰间的距离是那样近,但若没有一步千尺的神功,谁敢与它们比肩接踵。可以想象的是大雾茫茫的时候,巅与巅之间会扯起白色的摇篮,神仙们哼着小曲,躺在汹涌翻腾的云雾里,消受着他们的逍遥时光。还可以想象的是雨过天晴蓝天衬底的时刻,仙女们纤细的臂弯里挽着七色的花篮,飘在白云间,漫步在虹桥上,弄不清她们是去孝敬王母,还是要降落人间。可惜当地传说不是这样。传说这眼下桅杆一样的石林演绎的是远古的一场战争,成千柱石峰便是那些凝固了的勇士。似乎受了这传说的诱导,我们真的感觉到山谷里马嘶人沸、刀戟铿锵,征战的硝烟弥漫而上。
张家界,最离谱的是那些景观的名字。十里画廊,何止十里,那是数十里峰峦排成了战阵,老英雄们视死如归的壮举,怎不让男儿垂泪。天女散花,何来一个“散”字,分明是感动于男儿的壮怀激烈,天女们献上了胜利的花环。再想那太子山的年轻后生,长鞭溪间悠长的小路,难以想象当年曾经发生和演绎过多少苍凉悲壮而动人的故事,在后人的心间激荡起多少撕心裂肺的波澜……
张家界,是一座只养石头不养红土的地方。峰顶的古木,依仗着历史的尘埃生长,即使崖缝里夹杂着一把土,苍松翠柏也要在那儿扎根,仿佛死守着一种承诺,重负着远古的期待。山谷里的土,同样是历史的遗迹,肥沃而不起亮色,掺和了世纪的雨露,培植起生命力极强的草木。那些挺身而出的枝丫,相互扶持,像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正向世界发出复仇的誓言。因为没有土,我们便可以断定这张家界定是从历史的星空轰然坠落的神物,向人类要宣示一种精神、一种神秘、一种神圣,抑或是一种境界。你看那峰,赤裸裸、雄赳赳,宽阔的胸襟装得下整个宇宙,粗犷的面膛任凭风霜打磨,有力的腱肌洋溢着生命的活力,粗壮的血脉能贯通天上人寰。那肩膀可靠而结实,何惧扛起天下的责任。它的皮肤充满了青春的诱惑,是迷人的毛孔提供了用之不绝的氧气和养分……
我曾经走过不少中国的名山,没有一座像张家界这样热烈奔放,没有一座像张家界这样裸露坦诚,没有一座像张家界这样激情澎湃,没有一座像张家界这样刚强不屈,没有一座像张家界这样坚忍不拔,没有一座像张家界这样沉稳博大,没有一座像张家界这样让男人和女人都感到迷醉……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