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馍
说起来寒酸,我在1 7 岁之前没有吃过真正意义上的月饼,我甚至怀疑,那个时候在我家乡的代销店是否卖过真正意义上的月饼。
印象中,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条件好些的人家晚上会郑重地拆开一包点心,一家人分了,那就是很高档的“月饼”了。大多数人家是烙一个带馅儿的大饼,有耐心的、讲究的人家,再用木模压制出一些带花纹的掌心大的带馅儿的小圆饼烙熟。但这两种饼也都不叫月饼,而是叫团圆馍。
吃了团圆馍,就算是过了中秋节了。
团圆馍的馅儿有的是芝麻,有的是白糖或者红糖,芝麻白糖红糖都没有的时候,也会用其他东西替代。
记得有一年,母亲发好了面,烧热了锅,这才发现家里既没了糖也没了芝麻。现买是来不及的,就算是代销店有货,兜里有钱没钱还是两说。情急之下母亲挖出了半碗黄豆,在锅里焙熟,又在石臼里捣碎,然后撒上些盐巴调料面,拌成馅儿。母亲把黄豆粉做的馅包到面饼里,仔细地捏好饼边,又用顶针在饼身上压出一些简洁的图案,然后放到铁锅里,灶膛里点燃麦秸,缓缓地烧。
待到一股子麦香暖烘烘地在屋里弥漫开的时候,我们姊妹几个早已经围定了锅灶,叽叽喳喳的,在喜悦中期待着。母亲倒是不急,一会儿揭开锅盖把饼子翻个面儿,一会儿再揭开锅盖把饼子转一转。不知道如此反复了多少次,这才揭开锅盖,两只手飞快地伸到锅里提出饼子,嘴里一边嘘着气,一边小心地把饼子放到了案板上。那时候,我们姊妹几个目光一直追随着饼子,而那个饼子也仿佛变成了一个魅力十足的主角,带着顶针压出的图案,神气活现地挑逗着我们的味蕾,让我们激动不安而又跃跃欲试。有谁按捺不住就伸出手想去摸一摸那饼,母亲必定准确无误地挡住那伸出的手,说去去去,先敬了爷才能吃。
母亲说的爷可能包含了月亮爷、天地爷还有其他的爷,当然也包含了列祖列宗这些爷。母亲把那个圆圆的大饼靠墙竖放在案板上,她说那些爷闻到了饼香自然会来享用的;爷吃了谁家的饼,会念谁家的好,就会保佑谁家平平安安、顺顺当当的。母亲说那些话的时候很虔诚,我们虽然似懂非懂,似信非信,但却能感受到某种神秘的仪式感。
待到一轮明亮的月亮挂上了东边天际,母亲才郑重其事地按照人数将那个大饼切成若干块,先是给爷爷,再是父亲,然后是我们姊妹几个。每人一份,谁都不落下。即便是已经出门的姑姑也会有一份,第二天会差人专门送过去。母亲说,团圆馍,团圆馍,家里每个人都吃了才算团圆。
那天的团圆馍虽然不是糖馅儿也不是芝麻馅儿,但我却吃出了特别的香,特别的味儿。
直到我1 6 岁,每一年中秋,都少不了母亲烙的团圆馍。
1 7 岁那年我参军到了部队,一入伍就开到了几千里之外的边防线。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那一年中秋节的夜晚,独自在哨位上吃了我平生第一块真正意义上的月饼。月饼是慰问团送上来的,有大有小,有甜有咸。
那一晚,边关的月亮又大又圆,仿佛很近又似乎很远;一声声虫鸣仿佛无字的吟唱,一缕缕月光在寂静的山峦沟壑间无声地流淌。我伫立哨位,望着那一轮明月,回味着刚刚吃过的月饼的滋味,禁不住天真地想,我要是能赶在节前将这些月饼寄一些回家,让我的爷爷、父母、弟弟妹妹们也能品一品尝一尝,那该多好呀!边关清冷的夜风迎面吹来,凉飕飕的,使我很快清醒地意识到,关山阻隔,我的这一想法也只能是美好的愿望了。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过了大约不到十天,我收了家里的来信。信是弟弟写来的,他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告诉我,八月十五烙的团圆馍,母亲坚持为我留了一块;一天,两天,眼看都要放发霉了,但母亲依然固执地坚持谁都不能动。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离中秋节还有好多日,各式各样名目繁多的月饼早已纷纷攘攘地招摇上市了。然而,面对今天这些包装精美、制作精良的月饼,我却总会想起那时候母亲用麦秸火烙的团圆馍,想起那时一家人吃团圆馍独有的滋味和感觉。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说起来寒酸,我在1 7 岁之前没有吃过真正意义上的月饼,我甚至怀疑,那个时候在我家乡的代销店是否卖过真正意义上的月饼。
印象中,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条件好些的人家晚上会郑重地拆开一包点心,一家人分了,那就是很高档的“月饼”了。大多数人家是烙一个带馅儿的大饼,有耐心的、讲究的人家,再用木模压制出一些带花纹的掌心大的带馅儿的小圆饼烙熟。但这两种饼也都不叫月饼,而是叫团圆馍。
吃了团圆馍,就算是过了中秋节了。
团圆馍的馅儿有的是芝麻,有的是白糖或者红糖,芝麻白糖红糖都没有的时候,也会用其他东西替代。
记得有一年,母亲发好了面,烧热了锅,这才发现家里既没了糖也没了芝麻。现买是来不及的,就算是代销店有货,兜里有钱没钱还是两说。情急之下母亲挖出了半碗黄豆,在锅里焙熟,又在石臼里捣碎,然后撒上些盐巴调料面,拌成馅儿。母亲把黄豆粉做的馅包到面饼里,仔细地捏好饼边,又用顶针在饼身上压出一些简洁的图案,然后放到铁锅里,灶膛里点燃麦秸,缓缓地烧。
待到一股子麦香暖烘烘地在屋里弥漫开的时候,我们姊妹几个早已经围定了锅灶,叽叽喳喳的,在喜悦中期待着。母亲倒是不急,一会儿揭开锅盖把饼子翻个面儿,一会儿再揭开锅盖把饼子转一转。不知道如此反复了多少次,这才揭开锅盖,两只手飞快地伸到锅里提出饼子,嘴里一边嘘着气,一边小心地把饼子放到了案板上。那时候,我们姊妹几个目光一直追随着饼子,而那个饼子也仿佛变成了一个魅力十足的主角,带着顶针压出的图案,神气活现地挑逗着我们的味蕾,让我们激动不安而又跃跃欲试。有谁按捺不住就伸出手想去摸一摸那饼,母亲必定准确无误地挡住那伸出的手,说去去去,先敬了爷才能吃。
母亲说的爷可能包含了月亮爷、天地爷还有其他的爷,当然也包含了列祖列宗这些爷。母亲把那个圆圆的大饼靠墙竖放在案板上,她说那些爷闻到了饼香自然会来享用的;爷吃了谁家的饼,会念谁家的好,就会保佑谁家平平安安、顺顺当当的。母亲说那些话的时候很虔诚,我们虽然似懂非懂,似信非信,但却能感受到某种神秘的仪式感。
待到一轮明亮的月亮挂上了东边天际,母亲才郑重其事地按照人数将那个大饼切成若干块,先是给爷爷,再是父亲,然后是我们姊妹几个。每人一份,谁都不落下。即便是已经出门的姑姑也会有一份,第二天会差人专门送过去。母亲说,团圆馍,团圆馍,家里每个人都吃了才算团圆。
那天的团圆馍虽然不是糖馅儿也不是芝麻馅儿,但我却吃出了特别的香,特别的味儿。
直到我1 6 岁,每一年中秋,都少不了母亲烙的团圆馍。
1 7 岁那年我参军到了部队,一入伍就开到了几千里之外的边防线。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那一年中秋节的夜晚,独自在哨位上吃了我平生第一块真正意义上的月饼。月饼是慰问团送上来的,有大有小,有甜有咸。
那一晚,边关的月亮又大又圆,仿佛很近又似乎很远;一声声虫鸣仿佛无字的吟唱,一缕缕月光在寂静的山峦沟壑间无声地流淌。我伫立哨位,望着那一轮明月,回味着刚刚吃过的月饼的滋味,禁不住天真地想,我要是能赶在节前将这些月饼寄一些回家,让我的爷爷、父母、弟弟妹妹们也能品一品尝一尝,那该多好呀!边关清冷的夜风迎面吹来,凉飕飕的,使我很快清醒地意识到,关山阻隔,我的这一想法也只能是美好的愿望了。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过了大约不到十天,我收了家里的来信。信是弟弟写来的,他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告诉我,八月十五烙的团圆馍,母亲坚持为我留了一块;一天,两天,眼看都要放发霉了,但母亲依然固执地坚持谁都不能动。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离中秋节还有好多日,各式各样名目繁多的月饼早已纷纷攘攘地招摇上市了。然而,面对今天这些包装精美、制作精良的月饼,我却总会想起那时候母亲用麦秸火烙的团圆馍,想起那时一家人吃团圆馍独有的滋味和感觉。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