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062期:第03版 工运纵横

“十八般武艺”助脱贫

——镇安县总工会扶贫工作纪实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达仁镇双河村地处镇安县域西南边陲,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深度贫困县中的深度贫困村。全村440户1388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0户466人。镇安县总工会帮扶工作队来到该村后,与双河村“两委”通力合作,使出“浑身解数”,亮出“十八般武艺”,用“精神扶贫”授人以渔,带动“物质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党建助力扶贫”“发展产业扶贫”,既帮农民富口袋,又帮农民富脑袋。

“扶智扶志”有良方

“帮财帮物不如帮技术”,技术就是“造血干细胞”,有了技术,贫困户就有了发家致富的资本。为此,县总工会驻村工作队实行“1+1+1”的双河帮扶模式,明确措施,明确责任,明确奖惩。2015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每月举办一次脱贫攻坚夜校大家谈。每次邀请1至3名帮扶干部、农技干部、脱贫能手上台讲课。截至目前,双河村已成功举办35期脱贫攻坚夜校大家谈活动,18名帮扶干部、农技专家谈感悟、谈收获、谈技术;68名贫困户谈自强、谈致富、谈脱贫;139名贫困户通过夜校学习自发干事创业。夜校成为贫困户及驻村干部的“充电室”“加油站”,也成为党员干部和致富能人带领群众脱“穷帽”的舞台。

此外,为了实现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常态化、正规化,县总工会投资5.5万元,租赁装修了4间房子,购置了书籍、课桌、电脑、打印机等设施,帮助村上建起了农民技能培训学校。镇安县总工会注重精神“扶智扶志”激发内生动力,把“五送”活动延伸到双河村。截至目前,已为双河村35名农民工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岗位;10名贫困大学生得到了救助。特别是自2015年以来,每年春节来临之际,县总工会都要拿出10万余元,不仅看望慰问双河村贫困户,而且还为全村440户群众送去慰问品和节日的祝福。

该村45岁的张先龙通过发展中药材猪苓产业,已经走上了一条“党支部+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致富之路,2016年,他不仅自己种植猪苓83窝,收入了25000多元,还带动了陈进国、黄启平等3户贫困户种植猪苓110窝,户均收入7000多元。在张先龙的带动下,今年全村已有严文成等12户贫困户加入到种植猪苓的行列。

2017年双河村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全村表彰奖励了54名致富带头人,其中党员致富带头人28名,占半数以上。

环境改善有新貌

2016年,县总工会争取资金87万元,新修了高家坡通组公路5公里,拓展改造了金砖沟、易家岭的公路12公里;2017年秋季,争取资金20万元,启动新修通往双河村三组7.5公里的通组路一期工程;今年又争取项目资金210万元,正在新修通往三组的公路二期工程预计10月底竣工。同时,新修打通与邻村接壤的2.7公里“断头路”;还在村公路主干道沿线安装了太阳能路灯130盏;投资24万元新建便民桥4座,彻底解决了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出行难问题。投资12万元扩建了120平方米的村级文化活动室和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1处。实施了改水项目建设,铺设管道39780米,新修蓄水池29个,维修蓄水池11个,将水通到了家家户户的灶头,全村群众吃上了干净卫生的山泉水。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建设,使全村居住偏僻的20户群众用上了稳恒的安全电;实施了贫困户集中搬迁工程建设,让全村89户贫困户搬进了村上统一规划的居民点上,过上了饮水方便、交通便捷、信息畅通的幸福生活。对60户居民危房进行了改造建设,改厕、改圈95户,筹资开办“爱心超市”1个,建通讯机站1处、垃圾池13个,村组公路沿线、活动场地还配备了8名卫生保洁员。如今,走进双河村,一个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景象展现在人们眼前。

持续脱贫有产业

镇安县总工会帮扶工作队在双河村发现过去该村一些村民种植魔芋,只是知道在种植魔芋地里专种魔芋,种玉米地里专种玉米,这样年景不好魔芋减产,玉米产量还好,或者遇上玉米减产了,魔芋还好。为了实现增收互补,县总工会驻村工作队请来农业技术专家,讲解了魔芋地里套种玉米技术。这一技术,可以实现玉米减产魔芋补,魔芋减产玉米补。2016年双河村按照这一种植模式,种植魔芋700亩,今年全村魔芋种植面积达到1400多亩。

镇安县总工会驻村工作队在双河村开展精准扶贫过程中,除了引导群众发展魔芋产业外,还根据该村的气候、土壤、水源优势,大力扶持群众兴桑养蚕、林下养鸡、基地养蜂、舍饲养羊、扩建茶园等产业项目,让产业撑起群众长效致富的一片天。

2016年双河村养蚕140张,建养蚕工厂5处,建标准化养蚕室26间,养蚕收入15.8万元;今年全村养夏蚕160张,建小蚕供育室10个,建标准化养蚕室48间,预计仅养夏蚕收入就能突破50多万元。全村累计桑园面积达到1711亩,户均3.9亩,已涌现出刘金洲、沈道胜、马玉祥等8户养蚕大户,户均年收入均在20000元以上,辐射带动了45户群众发展蚕桑产业。

茶园面积在原有2200亩的基础上,县总工会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间,先后为该村投入资金23万元,调运茶种17万斤,茶苗65万株,新建茶园3480亩,目前该村茶园面积达到5680亩,户均12.9亩,人均4.1亩,茶叶已发展成为全村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养蜂产业也由2015年的全村15户养蜂120箱,发展到目前的85户1310箱。县总工会出资11.5万元,扶持购买蜂源,组建养蜂专业合作社,聘请合作社负责人和养蜂技术员,整合资源引导村民建养蜂基地,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双河村已有“乐发奎、徐吉平”等养蜂50箱以上、年收入40000多元的重点户5户,带动全村乃至周边百余户村民发展起了养蜂产业。。

近年来,县总工会在双河村既注重特色产业的发展,又重视传统产业的增收,发展核桃建园面积4500亩,板栗建园面积5200亩,养猪1200头,养殖白山羊850只,养鸡13200只,发展食用菌10万袋。

在产业发展上,县总工会先后累计投资80多万元,扶持群众建茶园、购蜂源、建标准化养蚕工厂,为群众兴产业、奔富路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产业发展了,群众有了自己的农产品,为了解决群众生产的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县总工会2016年5月又投资10万元,帮双河村成立了双茗茶叶、道胜蚕桑、金果仓核桃3个专业合作社,吸纳179名贫困村民加入了合作社组织。特别是2016年10月,又将双河村的核桃、板栗、香椿、蜂蜜等数十种优质农产品集成“打包”,注册“秦岭草帽哥”品牌商标,让农产品由传统的销售模式,实现了网上销售。

“现在基础设施改善了,致富产业兴起了,我们村的发展真是有希望了。”双河村赵永平、严文成、杨才安等贫困村民异口同声,对县总工会帮扶工作队带领群众拔穷根充满了信心。□孙守雅小松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