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遐想
□王海
米脂能够被称为文化县,首先要有文化特点。作为文化县,米脂的文化特点是什么?传承了多少历史文化基因?
米脂人说,我们有民歌、秧歌、腰鼓、剪纸、唢呐,有杨家沟的红色文化。提起米脂,人们想到的是“米脂婆姨”,而不是杨家沟。民歌、秧歌、腰鼓、剪纸、唢呐是陕北普遍共有的,而不是米脂的文化特征。提起陕北红色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延安的宝塔、安塞、延长等县区。米脂杨家沟只是榆林红色文化的一部分。
如何给米脂县文化誉名,米脂县的文化定位是什么?
综观历史,米脂有“文化县、英雄县、美人县”之称。
“文化县”是有史料可稽的。米脂的文化发展早在元初已雄冠陕北了。明清两代曾出现24名进士、105名举人的盛况。1920年,从北师大毕业的米脂女学生高佩兰就在米脂创办了陕北第一所女子学校,培养了一代有觉悟、有知识的优秀妇女。不少米脂学生投身革命。在米脂女学生中也流传“脚不缠,发不盘,剪个短帽盖搞宣传:当上女兵翻大山,跟上队伍上延安”。米脂是陕北地区唯一荣获“中国千年古县”称号的县区,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现有文物遗存904处,是陕西省文物重点县。1994年6月,米脂的革命前辈、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郭洪涛为家乡题词“文化县”,县政府将其镌碑,立于南关通衢大道。
“英雄县”也名副其实,米脂是闯王的家乡。近现代涌现出李鼎铭、杜斌丞、杜聿明、刘澜涛等一大批杰出人物。米脂的杨家沟,是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期间的落脚点。1947年底,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来到杨家沟村,在这里战斗生活了4个多月,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和西北战场,领导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美人县”名扬四海。“米脂婆姨”已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米脂婆姨,不仅外貌美,品德心灵更美。这里的女性俊俏雅致,能歌善舞,聪慧干练,持规执矩,是陕北妇女的佼佼者。传说三国时期,绥德出了吕布,力大无比,勇贯南北;米脂出了貂蝉,羞花闭月,大义除奸。明清之际,闯王李自成的夫人高秀英,南征北战,屡建奇功。20世纪初,封建、闭塞、战乱锁困的陕北社会,米脂的有识之士就办起了“女子学堂”。
第一次去米脂,是20世纪80年代末,我在西北大学上学,班里组织到陕北采风。那时的陕北,缺少春天的气息,看不到绿草,更见不着成群的羊。偶然会在山圪垯里发现几只羊。那次去米脂,是奔着米脂的美名去的。“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沟的炭。”这句赞美陕北人杰地灵的民谣,开口赞颂的就是米脂婆姨。自古陕北处于中原之边陲,特别是汉唐以来,常有和亲,形成汉族与西北方少数民族混居。米脂婆姨的漂亮与此有很大关系。走在米脂县城的街道上,我想起一首歌:“毛格闪闪的眼睛,粉格盈盈的脸,米脂的婆姨赛天仙……”
第二次去米脂是2020年夏季,我是奔着米脂的高西沟去的。陕西作家冷梦在米脂蹲点采访数月,写了一部纪实文学《高西沟调查》,还有省作协顾问、已故的老作家文兰写过一部长篇小说《米脂婆姨》,小说中对米脂婆姨有很好的解读,影响很大。那时的陕北,已经变了模样,满山遍野都是绿色,淡淡的果香沁人心脾,使人恍惚身处江南。在高西沟展览馆里,我们遗憾没有看到冷梦的《高西沟调查》。我问讲解员:“馆里怎么没有《高西沟调查》这本书?”这是一个作家为一个沟、一个山村撰写的一部书,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讲解员歉意地告我:“这本书出版很久了,市场没有了。”
站在高西沟的虎头山上,我想起《高西沟调查》中描写“过去的高西沟,山上光秃秃,沟里乱石头,年年遭灾害,十年九不收”。放眼望去,现在的高西沟梯田层层盘山头,金秋果香飘满沟,高山松柏连成片,陡坡牧草绿油油,水库碧沏映青山,平展坝地喜丰收。
第三次来到米脂县,就是这次了。秋高气爽,蔚蓝的天空飘着雪白的云朵,弯转的水泥路,像一条飘带从山底绕到山顶。沿路大红枣儿挂满枝头。在虎头山上,聆听高西沟村支部书记姜良彪生动且富有激情地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到高西沟参观调研的情景。如今的高西沟生态美、生活富,每天都像过年一样。几十年的奋斗,村民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现在的山上,不仅有松、柏、槐、榆、杨、柠条,还有苹果树、枣树、杏树……高西沟水保综合治理被誉为“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岔村的小流域治理模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为世界级治理典范,通过土地流转形成的“孟岔模式”已成为榆林乃至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
高西沟的变化不仅是山乡地貌的变化,而是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这天,巧遇“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米脂县第二届乡村文化艺术节”在高西沟举办。农民欢声笑语、载歌载舞,县领导和村民同乐。台上歌手正在演唱,一队队秧歌舞、腰鼓队走进了会场,锣鼓震天响。广场周围整齐地摆放着叫人垂涎的陕北美食,米脂人民的幸福生活不仅展现在歌舞中,更展现在激情洋溢的笑脸上。
米脂变化了、富有了,县委县政府对县文化的誉名和定位就愈来愈重视。国庆前夕,“名家看米脂座谈会”在米脂举办。米脂要唱红色文化,但和陕北其他几个红色圣地相比,米脂应更注重自己的特色。据统计,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已接待各级党组织600多个,安排现场教学100余场次,集中受训党员达8万人次,游客达30万人次。杨家沟这个红色文化名片正在带动当地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和提高。借风驶船,“我为群众办实事”让红色文化区域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已是米脂县领导更为关切的大事。
提起米脂,尽管米脂出了个李闯王,但米脂县出了多少个将军?在推动中国历史进程中,米脂县出现了多少影响历史进程的人物和事件?我们可以称米脂为英雄县,但它不能代表米脂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提起米脂,米脂婆姨是人人皆知的一个文化符号,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享誉全国。过去为什么有人称米脂为“丈人县”(岳丈县),由于米脂婆姨远近有名,历来外嫁的多,米脂被人称为“丈人县”。因次,我们对米脂婆姨应有一个正确的解读定位,对米脂县应有一个正确的文化誉名。米脂婆姨应是贤惠、知礼、勤劳、勇敢的代言词。米脂婆姨之所以被人称赞、颂歌,因为她身上凸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把米脂婆姨作为米脂的一个文化符号,或者文化誉名,还应以典型的语言丰富其内容。当人们提起米脂,不仅想到米脂婆姨,还应想到米脂其他荣耀的符号。米脂婆姨只是一个导语,通过米脂婆姨,使更多人全面地了解米脂。
“米脂婆姨北方明珠”的文化誉名,是否能囊括米脂“文化、英雄、美人县”的内涵,要把米脂文化誉名更充实、更丰满、更准确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还需要专家进一步研讨确立。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王海
米脂能够被称为文化县,首先要有文化特点。作为文化县,米脂的文化特点是什么?传承了多少历史文化基因?
米脂人说,我们有民歌、秧歌、腰鼓、剪纸、唢呐,有杨家沟的红色文化。提起米脂,人们想到的是“米脂婆姨”,而不是杨家沟。民歌、秧歌、腰鼓、剪纸、唢呐是陕北普遍共有的,而不是米脂的文化特征。提起陕北红色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延安的宝塔、安塞、延长等县区。米脂杨家沟只是榆林红色文化的一部分。
如何给米脂县文化誉名,米脂县的文化定位是什么?
综观历史,米脂有“文化县、英雄县、美人县”之称。
“文化县”是有史料可稽的。米脂的文化发展早在元初已雄冠陕北了。明清两代曾出现24名进士、105名举人的盛况。1920年,从北师大毕业的米脂女学生高佩兰就在米脂创办了陕北第一所女子学校,培养了一代有觉悟、有知识的优秀妇女。不少米脂学生投身革命。在米脂女学生中也流传“脚不缠,发不盘,剪个短帽盖搞宣传:当上女兵翻大山,跟上队伍上延安”。米脂是陕北地区唯一荣获“中国千年古县”称号的县区,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现有文物遗存904处,是陕西省文物重点县。1994年6月,米脂的革命前辈、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郭洪涛为家乡题词“文化县”,县政府将其镌碑,立于南关通衢大道。
“英雄县”也名副其实,米脂是闯王的家乡。近现代涌现出李鼎铭、杜斌丞、杜聿明、刘澜涛等一大批杰出人物。米脂的杨家沟,是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期间的落脚点。1947年底,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来到杨家沟村,在这里战斗生活了4个多月,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和西北战场,领导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美人县”名扬四海。“米脂婆姨”已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米脂婆姨,不仅外貌美,品德心灵更美。这里的女性俊俏雅致,能歌善舞,聪慧干练,持规执矩,是陕北妇女的佼佼者。传说三国时期,绥德出了吕布,力大无比,勇贯南北;米脂出了貂蝉,羞花闭月,大义除奸。明清之际,闯王李自成的夫人高秀英,南征北战,屡建奇功。20世纪初,封建、闭塞、战乱锁困的陕北社会,米脂的有识之士就办起了“女子学堂”。
第一次去米脂,是20世纪80年代末,我在西北大学上学,班里组织到陕北采风。那时的陕北,缺少春天的气息,看不到绿草,更见不着成群的羊。偶然会在山圪垯里发现几只羊。那次去米脂,是奔着米脂的美名去的。“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沟的炭。”这句赞美陕北人杰地灵的民谣,开口赞颂的就是米脂婆姨。自古陕北处于中原之边陲,特别是汉唐以来,常有和亲,形成汉族与西北方少数民族混居。米脂婆姨的漂亮与此有很大关系。走在米脂县城的街道上,我想起一首歌:“毛格闪闪的眼睛,粉格盈盈的脸,米脂的婆姨赛天仙……”
第二次去米脂是2020年夏季,我是奔着米脂的高西沟去的。陕西作家冷梦在米脂蹲点采访数月,写了一部纪实文学《高西沟调查》,还有省作协顾问、已故的老作家文兰写过一部长篇小说《米脂婆姨》,小说中对米脂婆姨有很好的解读,影响很大。那时的陕北,已经变了模样,满山遍野都是绿色,淡淡的果香沁人心脾,使人恍惚身处江南。在高西沟展览馆里,我们遗憾没有看到冷梦的《高西沟调查》。我问讲解员:“馆里怎么没有《高西沟调查》这本书?”这是一个作家为一个沟、一个山村撰写的一部书,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讲解员歉意地告我:“这本书出版很久了,市场没有了。”
站在高西沟的虎头山上,我想起《高西沟调查》中描写“过去的高西沟,山上光秃秃,沟里乱石头,年年遭灾害,十年九不收”。放眼望去,现在的高西沟梯田层层盘山头,金秋果香飘满沟,高山松柏连成片,陡坡牧草绿油油,水库碧沏映青山,平展坝地喜丰收。
第三次来到米脂县,就是这次了。秋高气爽,蔚蓝的天空飘着雪白的云朵,弯转的水泥路,像一条飘带从山底绕到山顶。沿路大红枣儿挂满枝头。在虎头山上,聆听高西沟村支部书记姜良彪生动且富有激情地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到高西沟参观调研的情景。如今的高西沟生态美、生活富,每天都像过年一样。几十年的奋斗,村民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现在的山上,不仅有松、柏、槐、榆、杨、柠条,还有苹果树、枣树、杏树……高西沟水保综合治理被誉为“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岔村的小流域治理模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为世界级治理典范,通过土地流转形成的“孟岔模式”已成为榆林乃至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
高西沟的变化不仅是山乡地貌的变化,而是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这天,巧遇“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米脂县第二届乡村文化艺术节”在高西沟举办。农民欢声笑语、载歌载舞,县领导和村民同乐。台上歌手正在演唱,一队队秧歌舞、腰鼓队走进了会场,锣鼓震天响。广场周围整齐地摆放着叫人垂涎的陕北美食,米脂人民的幸福生活不仅展现在歌舞中,更展现在激情洋溢的笑脸上。
米脂变化了、富有了,县委县政府对县文化的誉名和定位就愈来愈重视。国庆前夕,“名家看米脂座谈会”在米脂举办。米脂要唱红色文化,但和陕北其他几个红色圣地相比,米脂应更注重自己的特色。据统计,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已接待各级党组织600多个,安排现场教学100余场次,集中受训党员达8万人次,游客达30万人次。杨家沟这个红色文化名片正在带动当地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和提高。借风驶船,“我为群众办实事”让红色文化区域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已是米脂县领导更为关切的大事。
提起米脂,尽管米脂出了个李闯王,但米脂县出了多少个将军?在推动中国历史进程中,米脂县出现了多少影响历史进程的人物和事件?我们可以称米脂为英雄县,但它不能代表米脂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提起米脂,米脂婆姨是人人皆知的一个文化符号,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享誉全国。过去为什么有人称米脂为“丈人县”(岳丈县),由于米脂婆姨远近有名,历来外嫁的多,米脂被人称为“丈人县”。因次,我们对米脂婆姨应有一个正确的解读定位,对米脂县应有一个正确的文化誉名。米脂婆姨应是贤惠、知礼、勤劳、勇敢的代言词。米脂婆姨之所以被人称赞、颂歌,因为她身上凸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把米脂婆姨作为米脂的一个文化符号,或者文化誉名,还应以典型的语言丰富其内容。当人们提起米脂,不仅想到米脂婆姨,还应想到米脂其他荣耀的符号。米脂婆姨只是一个导语,通过米脂婆姨,使更多人全面地了解米脂。
“米脂婆姨北方明珠”的文化誉名,是否能囊括米脂“文化、英雄、美人县”的内涵,要把米脂文化誉名更充实、更丰满、更准确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还需要专家进一步研讨确立。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