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沉默杀手” 保护好我们的肺
——2022中国慢阻肺病照护大会看点透视
关键字:我们,保护,杀手,沉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病患病率为13.7%,在单病种死亡率和疾病负担中排名第三。权威专家表示,与其他慢病、常见病相比,我国在慢阻肺病照护领域仍有大量工作要做,需尽早进行筛查和干预。
慢阻肺病高危人群中吸烟人群占比超五成
慢阻肺病是一种伴有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和持续、反复的呼吸道症状,可预防和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慢阻肺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被称为肺部“沉默的杀手”。
11月16日,在2022中国慢阻肺病照护大会上发布的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慢阻肺病2022年度报告显示,慢阻肺病高危人群中,吸烟人群占比51.2%,几乎每天有二手烟暴露人群占比18.6%,生物燃料暴露占比53.6%,慢阻肺病家族史占比20.6%。此外,大气污染与慢阻肺病住院风险增加有关,PM2.5暴露与肺功能下降相关。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表示,“促防诊控治康”是做好慢阻肺病防控工作的关键环节,即健康促进、疾病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康复,每个方面都有着深刻具体的内容。
“在慢阻肺病预防方面,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控烟。控烟需要人们在思想和行动上真正做到统一。”王辰说。
中日友好医院烟草病学与戒烟中心主任肖丹说,吸烟会导致慢阻肺病的发生,而且吸烟量越大,吸烟时间越长,起始吸烟的年龄越早,发病风险越高。而戒烟是目前所有吸烟慢阻肺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可以减慢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从根本上改变慢阻肺病的自然病程。
基层是慢阻肺病防控重点与难点
慢阻肺病的防治重点在基层,防治难点也在基层。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说,我国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实现城乡分开、网格化布局,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在此背景下,依托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等优势医疗资源,通过“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病规范化分级诊疗项目,真正扎根基层。
2017年,由中日友好医院牵头的“幸福呼吸”项目启动,以点带面推进我国慢阻肺病分级诊疗的实施。
“如果基层慢阻肺病防控体系建好了,才能说明我国的慢阻肺病防控真正落实了。”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临床诊察部主任杨汀说。
最新数据显示,“幸福呼吸”项目通过网络直播对基层医生开展慢阻肺病相关诊疗知识培训483场,有5.9万名慢阻肺病患者纳入慢阻肺病规范化管理系统,完成基线调查,开展定期随访。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表示,“幸福呼吸”项目实施以来,规范了基层慢阻肺病筛查,进一步促进慢阻肺病早发现、早诊疗、早治疗,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系统疾病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打好“组合拳”提升慢阻肺病照护层次
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宋树立介绍,作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多年来主动承担全国慢阻肺病防控任务,从多维度、全方位开展了大量工作,探索形成了“国家医学中心引领、推动、示范,联合省级专家,落地在地市,扎根到县乡”的呼吸慢病防治与管理新模式。
除了“幸福呼吸”项目以外,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项目也是我国慢阻肺病防控重要进展之一。2020年,该项目通过国家拨款,为50%的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了肺功能仪。此外,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将进行卫生经济学的评估,分析基层配备肺功能仪的使用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为卫生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及未来的政策改进提供依据。
杨汀说:“2021年,作为国家重大慢病筛查的一部分,慢阻肺病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项目正式立项,至今已超额完成原定任务。”
据悉,三大项目总计开展慢阻肺病筛查280余万人,规范管理慢阻肺病患者及高危人群21万余人,累计开展各级医务人员及基层呼吸慢病防治人员培训1830场次。
王辰说:“三大项目的有机结合,加上慢阻肺病防控的全面推动,相信能很快提升我国慢阻肺病的照护层次。”
□新华社记者 沐铁城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病患病率为13.7%,在单病种死亡率和疾病负担中排名第三。权威专家表示,与其他慢病、常见病相比,我国在慢阻肺病照护领域仍有大量工作要做,需尽早进行筛查和干预。
慢阻肺病高危人群中吸烟人群占比超五成
慢阻肺病是一种伴有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和持续、反复的呼吸道症状,可预防和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慢阻肺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被称为肺部“沉默的杀手”。
11月16日,在2022中国慢阻肺病照护大会上发布的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慢阻肺病2022年度报告显示,慢阻肺病高危人群中,吸烟人群占比51.2%,几乎每天有二手烟暴露人群占比18.6%,生物燃料暴露占比53.6%,慢阻肺病家族史占比20.6%。此外,大气污染与慢阻肺病住院风险增加有关,PM2.5暴露与肺功能下降相关。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表示,“促防诊控治康”是做好慢阻肺病防控工作的关键环节,即健康促进、疾病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康复,每个方面都有着深刻具体的内容。
“在慢阻肺病预防方面,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控烟。控烟需要人们在思想和行动上真正做到统一。”王辰说。
中日友好医院烟草病学与戒烟中心主任肖丹说,吸烟会导致慢阻肺病的发生,而且吸烟量越大,吸烟时间越长,起始吸烟的年龄越早,发病风险越高。而戒烟是目前所有吸烟慢阻肺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可以减慢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从根本上改变慢阻肺病的自然病程。
基层是慢阻肺病防控重点与难点
慢阻肺病的防治重点在基层,防治难点也在基层。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说,我国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实现城乡分开、网格化布局,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在此背景下,依托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等优势医疗资源,通过“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病规范化分级诊疗项目,真正扎根基层。
2017年,由中日友好医院牵头的“幸福呼吸”项目启动,以点带面推进我国慢阻肺病分级诊疗的实施。
“如果基层慢阻肺病防控体系建好了,才能说明我国的慢阻肺病防控真正落实了。”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临床诊察部主任杨汀说。
最新数据显示,“幸福呼吸”项目通过网络直播对基层医生开展慢阻肺病相关诊疗知识培训483场,有5.9万名慢阻肺病患者纳入慢阻肺病规范化管理系统,完成基线调查,开展定期随访。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表示,“幸福呼吸”项目实施以来,规范了基层慢阻肺病筛查,进一步促进慢阻肺病早发现、早诊疗、早治疗,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系统疾病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打好“组合拳”提升慢阻肺病照护层次
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宋树立介绍,作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多年来主动承担全国慢阻肺病防控任务,从多维度、全方位开展了大量工作,探索形成了“国家医学中心引领、推动、示范,联合省级专家,落地在地市,扎根到县乡”的呼吸慢病防治与管理新模式。
除了“幸福呼吸”项目以外,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项目也是我国慢阻肺病防控重要进展之一。2020年,该项目通过国家拨款,为50%的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了肺功能仪。此外,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将进行卫生经济学的评估,分析基层配备肺功能仪的使用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为卫生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及未来的政策改进提供依据。
杨汀说:“2021年,作为国家重大慢病筛查的一部分,慢阻肺病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项目正式立项,至今已超额完成原定任务。”
据悉,三大项目总计开展慢阻肺病筛查280余万人,规范管理慢阻肺病患者及高危人群21万余人,累计开展各级医务人员及基层呼吸慢病防治人员培训1830场次。
王辰说:“三大项目的有机结合,加上慢阻肺病防控的全面推动,相信能很快提升我国慢阻肺病的照护层次。”
□新华社记者 沐铁城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