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220期:第04版 百味

炉火熊熊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李淑俐

寒冷的冬日,坐在有暖气或空调的房间里,我总会不由自主想起学生时代靠火炉取暖的日子。炭火把炉子烧得通红,那种烟火味和暖暖的气息,永远氤氲在我的脑海里。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我还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每到冬天,教室里冻得跟冰窖一样,门窗的玻璃上结着厚厚的冰花,学校就给每个班里配了煤炭和铸铁火炉,自己烧炉子取暖。为了整个教室受热均匀,火炉一般都在教室的中间和前后各放一个。长长的烟筒延伸在室外,由于天气寒冷,经常会吊着一根很长的冰柱。

那时班里规定,谁值日谁就早到生火点炉子,一般都是两个学生轮流来。每次轮到我值日,为了完成这项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任务,保证上课时同学们能坐在暖洋洋的教室里听课,头一天晚上我就在家把第二天要带的软柴、硬柴准备好,天不亮我就背着书包,抱着柴火顶着寒风,甚至踏着积雪,一路小跑到学校。

生炉子对小孩来说是件苦差事,也是个技术活。我把头天烧完的煤渣用铲子掏出来倒掉,往炉膛里放点易燃的软柴,用废纸引着,火慢慢升起来了,赶紧加干树枝或做家具剩下的碎木片,等火大了,往里面放几块碎炭,碎炭着了最后放大炭。如果大炭放早了,火就压灭了,放迟了,木柴烧过头也不容易引着炭,所以掌握火大小是关键。记得有一次炭没烧着,急得我和同学就用嘴吹,吹累了再拿笤帚甩开膀子一顿狂扇,火炉里的烟顺着炉盖往眼睛里钻,呛得人直咳嗽。揉揉眼睛,捡起笤帚继续扇,直到炉子里火苗蹿起,整个教室乌烟瘴气,把自己也熏得黑眉乌眼,才算大功告成。

树枝远没有废木柴易燃。父亲为了方便我生火,做家具时会把裁掉的边角料给我劈好备用,因此生炉子我总比其他同学更胜一筹。为了这个自豪感,我经常主动请缨,“明天的柴火我来带,炉子我来生”,引来同学们羡慕的眼神。

一到下课,同学们就会一拥而上,围着火炉暖手暖脚,还有的同学把手抱在烟筒上,一边搓手一边跺脚。大家说说笑笑,尽情享受着课间十分钟的欢乐时光和火炉带来的温暖。尤其是下雪后,同学们最开心的就是能堆雪人、打雪仗,没一会儿就冻得两手通红,合上双手使劲用嘴哈热气不行,还得跑进教室在火炉旁烤一烤、搓一搓。我边搓手边熟练地拿起铲子往炉子里加炭,让炉子里的火烧得更旺。

外形笨拙粗糙的铸铁火炉,伴随着我整个上学时期,从炉筒里冒出的袅袅炊烟在空中升腾,在记忆里定格。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