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227期:第02版 综合

“共享药箱”给基层社区治理的启示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有居民收到邻居送来的止痛药,在微信群里感动地说:“看见这药的那一刻我都哭了!感谢好心人!”据12月18日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近日,不少地方新冠肺炎疫情感染人数持续增加,北京市东城区广大居民在楼门群、业主群、朋友圈里发起“共享药箱”的暖心行动,通过邻里互助解决用药的燃眉之急。

退烧药、体温计等防疫产品,最近成为市场的抢手货。如果市民没有事先准备足够的防疫药品,不免很焦虑。而正在经历病痛折磨的市民,无疑对相关药品的需求更为紧迫。在这种情况下,北京部分社区群出现的“共享药箱”,对有需要的人而言就是救急箱。

“共享”一词多数时候与经济相连,如“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都是锚定经济价值的模式。但上述这种“共享药箱”与经济利益无关,市民无私地贡献出家里的药品,帮助那些急需吃药的人,透出的是公益互助价值,这种温暖正可谓雪中送炭。

“共享药箱”盘活了市民手里现有的防疫药品资源,使之发挥救急的互助作用。这种做法成为眼下一些地方相关药品供需紧张的一种缓解办法。

“共享药箱”升温了邻里关系,也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新方案。社区治理一直是个复杂的问题。而“共享药箱”能增加邻里之间的信任与友爱,增强社区向心力、凝聚力,这种“爱的共济”模式值得基层好好挖掘、总结经验。

这种居民间自发的“共享药箱”模式虽能应急,但其覆盖面、流通的药物种类及品质等,都存在诸多不足。因而基层社区等组织应该思考建立相对专业、高效的社区版“邻里互助药箱”,给老百姓更多安定感。一方面,基层社区管理好、运用好“共享药箱”,比如,明确申请“共享药箱”援助的标准,警惕有人把“共享药箱”变成“私人药箱”;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市民“好借好还”,不断给“共享药箱”增加药品,使其有可持续的生命力。

“共享药箱”不仅是民众紧急应对疫情的有效尝试,也为基层未来应对某些治理问题提供了经验。期待有关方面抓住“共享药箱”这一民间智慧的契机,将好事办得更好、更持久,使之成为社区治理的一个闪光点。(冯海宁)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