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259期:第01版 首版

急诊科的“新常态”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五。西安的大街小巷车来车往,走亲访友的人们脸上满是幸福和安康。

上午9时许,记者走进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急诊以及各个科室早已被患者和家属挤得满满的。在一楼急诊科抢救单元,从早上上班开始,经过接诊、临时救助、分诊一系列忙而不乱的工作,一天最繁忙、最嘈杂的时刻暂告一段落。

站在一旁的保安说:“这都不算啥,春节前有段时间,等待抢救的病人天天都是满满当当的,轮椅、病床摆满了整个大厅和楼道!”

说话间,刚从抢救室走出的急诊科副护士长邬媛说:“一般来说,我们急诊科最忙的时候是从晚上6点钟开始到第二天早上门诊开诊,真正忙起来你根本想象不到,吃不上饭、如不了厕都是常事。”

急诊科忙,与急诊科打交道最多的眼科也忙。在眼科一诊室,王艳芬医生正在忙着接诊患者。她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假期,前来看眼病的患者较往年略高一些,主要是因放烟花爆竹致使眼睛受伤的人增多。她提醒,少年儿童一定要小心烟花爆竹伤眼,如果鞭炮爆炸后存在金属碎屑或其他异物入眼,千万不要试图强行拔除,正确的做法是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或者手帕盖在创面上,轻轻捂住伤眼,记得中间一定空心姿势,不能压迫眼球,然后到正规眼科医院救治……医者仁心,再忙,他们心里想到的仍是群众的健康。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为了做好春节假期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节日期间的人员排班、接诊救治、后勤服务等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党政领导坚持带队上岗,全体医护工作者坚守工作岗位,切实做好患者的救治工作,全力救治重症患者,努力提高救治效果。

“前一秒风平浪静,后一秒波涛汹涌。”这是急诊科的特征。“宁肯晚吃一口饭,也要多看几个病人。”已经成为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座右铭。“阳康”之后,许多人的体力大不如从前,特别是这些护佑人们健康的医护人员,他们是倒下一批、又有一批人立刻顶上来……为了加强春节假期急诊科的医护力量,医院还从别的科室抽调了多名“精兵强将”,共同守护“急诊岗位”。

今年37岁的邬媛,参加工作15年,14个春节都是在岗位上度过的,唯一与家人团聚的春节是结婚那年。邬媛告诉记者:“我们科室为了表示对新婚职工的关爱,新婚第一个春节,无论是谁,科室都会千方百计让他在家过节,不安排值班!”想起与家人团聚的那个春节,邬媛感觉已是很遥远的事。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在岗位过春节早已是工作常态。今年节日期间,我们急诊科就有56位同事在岗位。”急诊科副主任张正良正在坐诊,看着他不间歇地接诊和一个个心急如焚等待的患者,记者不忍心打扰,拍了几张照片记录下他的工作状态。

邬媛自豪地说:“我们张主任是全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也是远赴武汉抗疫的急先锋。我们科的护理团队更是一个年轻、有拼劲的团队,每个人都了不起,不仅专业技术强,科研能力也不落伍,仅2022年发表护理论文14篇,申报国家新型专利30项,有多人先后获得省优质护理先进个人、省青年五四奖章、省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等。”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近几年,该院急诊科在裴红红主任的带领下,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抓手,完善管理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促进急诊护理学科建设,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常态化防控,持续开展“护理小讲堂”、青年护士三基训练及竞赛等活动,使整体护理、救治水平得到质的提升,先后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重点专业基地、全国“一星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综合技术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夜幕降临,记者陪着远道而来的朋友在大唐芙蓉园游玩时,收到邬媛发来的短信:“26日我们医院门急诊接诊2433人次,其中143人次是加诊。从除夕到初五,医院门急诊共接诊救治6993人次,大部分患者病情基本稳定。”看着游人如织、灯火璀璨的大唐芙蓉园,记者有感而发:哪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在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之际,正是有诸如医护工作者、交通民警、重点项目建设工人等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的节日坚守与默默奉献,我们的生活才如烟花般美好灿烂。

□本报记者   阎瑞先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