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声声啼
□吴清琴
清晨推开窗,发现楼下桃树的花骨朵在一夜之间恣意怒放,微风轻拂,阵阵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忽然听到远处传来布谷鸟的叫声,“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此起彼伏,九岁的女儿走过来,眨着眼睛问:“妈妈,听到布谷鸟叫声,你想到了什么?”
“春天的脚步。”
“你呢?”
“我想起了老家,想起了在老家的早晨,那里非常凉快,空气清新,睁开眼就能听见布谷鸟的叫声,非常清晰,感觉它们就停在院子里的树上。而在这儿,感觉它们离得好远。还想起在外婆家时的邻居小伙伴——那个叫婷婷的女孩。”
孩子的回答,令我目瞪口呆。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戳了下。是啊,当年今日乡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如今,人面不知,不知何处去,只见桃花依旧笑春风。
扪心自问,你有多久没有回故乡了?你有多久不曾听过蛙鸣?你有多久不曾感受过山风的惬意?你有多久不曾聆听过乡音的亲切?或者,换一种方式问问自己,你上一次想起故乡是在何时?是在哪一个红绿灯路口?是在哪一个黎明?是在哪一个黄昏?是在哪一个不眠的深夜?
现代文明凝聚的钢铁丛林,便利、快捷,梦想、汇聚,速度与创造,是这里永恒的要求,生存与拼搏不断助推着这里。二十四小时的喧嚣与繁荣,我们偶尔感到疲惫,却始终充满激情——这就是城市的味道。然而或许在某个等待的片刻,嘈杂中一个走神的瞬间,乡愁突如其来,且又不由分说地泛起在心底。那是流水的声响,山峦的余晖,乡人的笑脸,田埂上晚霞的静默。慢,慢慢地,满满的,你恍恍惚惚,沉默于故乡柔软而香甜的梦境。
心若有归期,怎会忘记来路?!回到故乡去看看吧!无论是芒种还是端午,秋分还是夏至,又或者只不过是一个普通而闲散的午后。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你只需专注地凝聚,乡愁便会慢慢化开。
纵然近乡情怯,也无需对应记忆中的坐标,故乡的风景自然会唤醒你深藏的记忆。看,舞狮、开棕、赶集、插秧,还有采菖蒲、葛藤、艾草,插于门上……日日夜夜,魂牵梦绕,久久盘缠在心底,无法抹去的乡愁,就是合着这些绵延数千年的农耕文化,伴随着你浅吟低唱游走四方。
千百年前,当我们的第一个先人将文字写于竹片之上时,竹,便沁透在了每一个游子的心田。你听,那清脆的砍伐声,那镰刀收割的声音,那累弯的背影……还有,冬季暖阳下,阿娘拿着长长的高粱秆,用线一根根纳成圆圆的锅排,成为定格脑海的永恒记忆。
村庄因水而灵气四溢,人因有传统而恪守乡情。记得小时候,自愿为路人准备免费的茯茶,是老家几百年来不曾间断的一道淳朴风景。自然,总是先由识字的先生写好茶帖,然后挨家挨户发放,一个帖子发给你,就是说你同意在哪天(如八月初五)捐茶。接到帖子的人家自愿开始采摘消暑植物煮茶,采摘回来,多是五六种草药进行烧制,从清晨四点开始,直至拂晓鸡鸣,差不多要到七点多钟,人也多起来了。赶早锄地的、插秧的、薅草的、赶集的……都过来喝,路上人来人往,过来喝的人很多。出门不易,烧茯茶的目的就是为匆忙赶路的人,在口渴的时候都能喝上一杯贴心的茶。
由此,一杯故乡的茶,一盏故乡的灯,一声来自故乡的问候,是否正声声地叩响,浅浅地放低和我一样思乡的你?
无论外出漂泊还是留守故土,四季流转,故乡的风景始终如故,变换的只是人们在这漫长的旅途中跌宕的心境。但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愿故乡的风景始终温暖着你。
(单位:陕西东方新闻出版研究所)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吴清琴
清晨推开窗,发现楼下桃树的花骨朵在一夜之间恣意怒放,微风轻拂,阵阵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忽然听到远处传来布谷鸟的叫声,“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此起彼伏,九岁的女儿走过来,眨着眼睛问:“妈妈,听到布谷鸟叫声,你想到了什么?”
“春天的脚步。”
“你呢?”
“我想起了老家,想起了在老家的早晨,那里非常凉快,空气清新,睁开眼就能听见布谷鸟的叫声,非常清晰,感觉它们就停在院子里的树上。而在这儿,感觉它们离得好远。还想起在外婆家时的邻居小伙伴——那个叫婷婷的女孩。”
孩子的回答,令我目瞪口呆。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戳了下。是啊,当年今日乡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如今,人面不知,不知何处去,只见桃花依旧笑春风。
扪心自问,你有多久没有回故乡了?你有多久不曾听过蛙鸣?你有多久不曾感受过山风的惬意?你有多久不曾聆听过乡音的亲切?或者,换一种方式问问自己,你上一次想起故乡是在何时?是在哪一个红绿灯路口?是在哪一个黎明?是在哪一个黄昏?是在哪一个不眠的深夜?
现代文明凝聚的钢铁丛林,便利、快捷,梦想、汇聚,速度与创造,是这里永恒的要求,生存与拼搏不断助推着这里。二十四小时的喧嚣与繁荣,我们偶尔感到疲惫,却始终充满激情——这就是城市的味道。然而或许在某个等待的片刻,嘈杂中一个走神的瞬间,乡愁突如其来,且又不由分说地泛起在心底。那是流水的声响,山峦的余晖,乡人的笑脸,田埂上晚霞的静默。慢,慢慢地,满满的,你恍恍惚惚,沉默于故乡柔软而香甜的梦境。
心若有归期,怎会忘记来路?!回到故乡去看看吧!无论是芒种还是端午,秋分还是夏至,又或者只不过是一个普通而闲散的午后。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你只需专注地凝聚,乡愁便会慢慢化开。
纵然近乡情怯,也无需对应记忆中的坐标,故乡的风景自然会唤醒你深藏的记忆。看,舞狮、开棕、赶集、插秧,还有采菖蒲、葛藤、艾草,插于门上……日日夜夜,魂牵梦绕,久久盘缠在心底,无法抹去的乡愁,就是合着这些绵延数千年的农耕文化,伴随着你浅吟低唱游走四方。
千百年前,当我们的第一个先人将文字写于竹片之上时,竹,便沁透在了每一个游子的心田。你听,那清脆的砍伐声,那镰刀收割的声音,那累弯的背影……还有,冬季暖阳下,阿娘拿着长长的高粱秆,用线一根根纳成圆圆的锅排,成为定格脑海的永恒记忆。
村庄因水而灵气四溢,人因有传统而恪守乡情。记得小时候,自愿为路人准备免费的茯茶,是老家几百年来不曾间断的一道淳朴风景。自然,总是先由识字的先生写好茶帖,然后挨家挨户发放,一个帖子发给你,就是说你同意在哪天(如八月初五)捐茶。接到帖子的人家自愿开始采摘消暑植物煮茶,采摘回来,多是五六种草药进行烧制,从清晨四点开始,直至拂晓鸡鸣,差不多要到七点多钟,人也多起来了。赶早锄地的、插秧的、薅草的、赶集的……都过来喝,路上人来人往,过来喝的人很多。出门不易,烧茯茶的目的就是为匆忙赶路的人,在口渴的时候都能喝上一杯贴心的茶。
由此,一杯故乡的茶,一盏故乡的灯,一声来自故乡的问候,是否正声声地叩响,浅浅地放低和我一样思乡的你?
无论外出漂泊还是留守故土,四季流转,故乡的风景始终如故,变换的只是人们在这漫长的旅途中跌宕的心境。但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愿故乡的风景始终温暖着你。
(单位:陕西东方新闻出版研究所)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