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安黎
□舒敏
跟安黎才刚见面,心下就开始追悔,早知道……我应该……当然,语气为虚拟。
安黎的名字早就知道,与安黎的名字同步植入脑海的,是他狼般的长啸。“我是狼,我是狼吗?”
这长啸的时间距今已二十五载,这长啸的对象,是安黎的老友平凹先生。这长啸的缘起,是平凹先生写了副对联给他,那对联总计十字,曰:圣贤多寂寞,狼虎少群居。
没见安黎之前,另有三个似乎与他有关却其实跟他真人关联不大的莫名其妙的想法,一是,安黎很黑;二是,安黎的村庄跟麻风病有关;三是,安黎厉害。
说到安黎的黑,倒能找到点依据,那是平凹先生《读安黎》里的一句话“他的脸在夜里,和夜一个颜色”,想想看,脸都跟夜一个颜色了,能不黑吗?这黑在我的脑海里不断膨胀,到了后来,安黎在我的想象中,也就脸黑似锅底般的包拯了。
再来说安黎的麻子村。麻子我是知道的,从小到大,见识过不少脸上长麻子的。麻子因无害于人,所以并不可怕。至于麻风病,名字我多次听过,有时在文学作品里,有时在影视剧中,这病据说会传染,所以自然,有些可怕。问题是,我明明知道安黎来自麻子村,思绪却蛮不讲理的,将麻风病强塞进了那个村庄里。这是我的错,我当忏悔,所以刚见到安黎,我就老老实实地坦白从宽了。
“安黎老师,不知为啥,看见你的麻子村,我想到麻风病了!”我说。
“你想到麻风病了呀。”安黎风平浪静地暖笑着回我,既不惊骇也不责备。似乎我的乱想很有道理!
关于安黎的厉害,则完全来自对他的“阅读”。加安黎微信时间已经不短了,也潜心读过他的一些文章。他文章的深邃、犀利,常让我产生“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的读后感觉,暗忖,这面黑如淤泥、发硬如鬃的安黎,一见面,还不知会从他白灿灿的两行利齿里呲出多么犀利的话儿来呢。让我产生如此印象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呢?将脑汁使劲绞了绞,想起那文章跟文坛有关,名为《文坛综合症》,安黎在文中如此评价女作家:“一些女作家想方设法地在自己的皮肤上大作文章,或涂脂抹粉,或变幻服装,像一群明争暗斗的妃子,幻想皇帝的抚摸和宠爱。”
“女作家大多拘泥于描写个人的恩恩怨怨,人间的是是非非,在小涟漪上制造惊涛骇浪,在草坪上制造假山盆景和小桥流水。她们极少跳出个人的街衢,对人类的命运、人与自然的关系作终极的审视和历史的文化的观照,缺少对世界深邃的力透纸背的钻井般的思考。女作家的目的仿佛是要读者流泪,但流完泪,读者的心理也就平衡了。能让人流泪的女作家还算不错的。更多的女作家不是用心写作,而是用手写作。她们凭借自己一双聪颖灵巧的纤手,尽情卖弄自己的手艺,这很容易令人想到她们是用手在编织毛衣。她们有能力把毛衣编织得款式新颖、色泽匀和、耐看耐穿,甚而凭着巧夺天工的胸花和襟绣,去获得这个奖或那个奖呢。读女作家的作品,常常有一种喝了粥而没有吃饭的感觉。尽管粥里不乏糖精味精,不乏各种类型的佐料,不乏酸人胃的激素,但依然是粥,令人吃得肚子鼓胀,却空落落的饥饿。”……
安黎的文字让我受惊,也让我汗颜,受惊汗颜之后,安黎在我的脑海里也就有了固执的定格,这定格正是:安黎厉害。厉害到让我觉得,纵然我跟他时空相隔,也似乎都能感到他看向女作家眼神里的睥睨……
一晃两年多。铜川作家、耀州作协主席李拥军,是微信上非常友好的朋友,他来西安,说想找几个朋友聚聚,其中最重要的嘉宾,就是安黎。当李拥军加上安黎,这场面对我的吸引力,当然是无法抵御的。至于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我亘古不变的强烈好奇,二是在时间老人的抚摸下,我渐渐淡漠了心灵上曾遭到的重击。
于是,我见到了安黎。而后赫然发现,原来在这世间,居然还存在着另一个安黎。
面并不很黑,发虽旺却不怒,尤其是,他的麻子村,跟麻风病没有一丁点的关系,更尤其是,从他洁白的齿间滴落的,都是春风一般爽美且朴实的语言。这语言很快在我的脑海里架构起一个这样的安黎:慢性子、暖男、朴实、善良、坦诚、友爱……很想将我对他的感觉用最简略的语言描述出来,脑容量却显出了它的逼仄,憋了半天,也只憋出一句庸俗的老调重弹:如沐春风。词虽然平淡陈旧,意思却也鲜明准确。活生生的安黎的确给我一种徐缓柔暖的春风拂面的感觉,他是和煦的,也是朴雅的,既无刺骨之寒,也无焦辣之热,他给人的感觉是静、是朴,静朴之中,满溢着善意与平和……
文友阿明知道我见了安黎,给我留言说:“喜欢关中汉子安黎,敬佩这样一个为底层百姓鼓与呼的有良知的作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铮铮直声,不惧强暴,安黎先生是忧郁的人,是正直的人,而却注定不会成为快乐的人,更不可能是权贵的宠臣。喜欢安黎这样一个人,但愿我的眼睛没有被无知和阴霾所遮掩。”
我知道,这段话的出处是阿明博客里的一篇文,那文的名字就叫做《喜欢安黎这样一个人》。在那篇文章中,阿明摘取了他很欣赏的作家安黎曾说过的一段话:“我胸无大志,并不憧憬自己在世界上扮演叱咤风云的角色。我的理想,仅仅是做一个平凡的好人。我历来把做人看得比作文更重要——当然,在我看来,做人做不好,纵然他文采斐然,媚俗媚世,获得一时的喝彩和掌声,但终究逃不过枯萎的宿命——我努力地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对亲人朋友也许无所助益但却对天下所有人绝对无害的人。”读这段话,心底不仅绽放出笑来,因为我分明感到,此处,阿明文字里的安黎与我眼前的安黎在安黎本人所说的这段话里完美重合。
不能不补充的是,某些方面来说,阿明文字里的安黎跟我所见的安黎又有着明显的脱节,比如关于安黎的忧郁、不快乐,我跟他的看法就有些南辕北辙。原因是在我看来,一个有着大爱慈悲心的人,很难遗失快乐,不妨试想,这世间何事何人,能让佛陀出离愤怒呢?
微信里,我快言快语地回复阿明说,不,他很快乐。我还想分享的是,文字里的安黎可能会愤怒、会犀利,可生活中的他,其实平暖温和。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舒敏
跟安黎才刚见面,心下就开始追悔,早知道……我应该……当然,语气为虚拟。
安黎的名字早就知道,与安黎的名字同步植入脑海的,是他狼般的长啸。“我是狼,我是狼吗?”
这长啸的时间距今已二十五载,这长啸的对象,是安黎的老友平凹先生。这长啸的缘起,是平凹先生写了副对联给他,那对联总计十字,曰:圣贤多寂寞,狼虎少群居。
没见安黎之前,另有三个似乎与他有关却其实跟他真人关联不大的莫名其妙的想法,一是,安黎很黑;二是,安黎的村庄跟麻风病有关;三是,安黎厉害。
说到安黎的黑,倒能找到点依据,那是平凹先生《读安黎》里的一句话“他的脸在夜里,和夜一个颜色”,想想看,脸都跟夜一个颜色了,能不黑吗?这黑在我的脑海里不断膨胀,到了后来,安黎在我的想象中,也就脸黑似锅底般的包拯了。
再来说安黎的麻子村。麻子我是知道的,从小到大,见识过不少脸上长麻子的。麻子因无害于人,所以并不可怕。至于麻风病,名字我多次听过,有时在文学作品里,有时在影视剧中,这病据说会传染,所以自然,有些可怕。问题是,我明明知道安黎来自麻子村,思绪却蛮不讲理的,将麻风病强塞进了那个村庄里。这是我的错,我当忏悔,所以刚见到安黎,我就老老实实地坦白从宽了。
“安黎老师,不知为啥,看见你的麻子村,我想到麻风病了!”我说。
“你想到麻风病了呀。”安黎风平浪静地暖笑着回我,既不惊骇也不责备。似乎我的乱想很有道理!
关于安黎的厉害,则完全来自对他的“阅读”。加安黎微信时间已经不短了,也潜心读过他的一些文章。他文章的深邃、犀利,常让我产生“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的读后感觉,暗忖,这面黑如淤泥、发硬如鬃的安黎,一见面,还不知会从他白灿灿的两行利齿里呲出多么犀利的话儿来呢。让我产生如此印象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呢?将脑汁使劲绞了绞,想起那文章跟文坛有关,名为《文坛综合症》,安黎在文中如此评价女作家:“一些女作家想方设法地在自己的皮肤上大作文章,或涂脂抹粉,或变幻服装,像一群明争暗斗的妃子,幻想皇帝的抚摸和宠爱。”
“女作家大多拘泥于描写个人的恩恩怨怨,人间的是是非非,在小涟漪上制造惊涛骇浪,在草坪上制造假山盆景和小桥流水。她们极少跳出个人的街衢,对人类的命运、人与自然的关系作终极的审视和历史的文化的观照,缺少对世界深邃的力透纸背的钻井般的思考。女作家的目的仿佛是要读者流泪,但流完泪,读者的心理也就平衡了。能让人流泪的女作家还算不错的。更多的女作家不是用心写作,而是用手写作。她们凭借自己一双聪颖灵巧的纤手,尽情卖弄自己的手艺,这很容易令人想到她们是用手在编织毛衣。她们有能力把毛衣编织得款式新颖、色泽匀和、耐看耐穿,甚而凭着巧夺天工的胸花和襟绣,去获得这个奖或那个奖呢。读女作家的作品,常常有一种喝了粥而没有吃饭的感觉。尽管粥里不乏糖精味精,不乏各种类型的佐料,不乏酸人胃的激素,但依然是粥,令人吃得肚子鼓胀,却空落落的饥饿。”……
安黎的文字让我受惊,也让我汗颜,受惊汗颜之后,安黎在我的脑海里也就有了固执的定格,这定格正是:安黎厉害。厉害到让我觉得,纵然我跟他时空相隔,也似乎都能感到他看向女作家眼神里的睥睨……
一晃两年多。铜川作家、耀州作协主席李拥军,是微信上非常友好的朋友,他来西安,说想找几个朋友聚聚,其中最重要的嘉宾,就是安黎。当李拥军加上安黎,这场面对我的吸引力,当然是无法抵御的。至于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我亘古不变的强烈好奇,二是在时间老人的抚摸下,我渐渐淡漠了心灵上曾遭到的重击。
于是,我见到了安黎。而后赫然发现,原来在这世间,居然还存在着另一个安黎。
面并不很黑,发虽旺却不怒,尤其是,他的麻子村,跟麻风病没有一丁点的关系,更尤其是,从他洁白的齿间滴落的,都是春风一般爽美且朴实的语言。这语言很快在我的脑海里架构起一个这样的安黎:慢性子、暖男、朴实、善良、坦诚、友爱……很想将我对他的感觉用最简略的语言描述出来,脑容量却显出了它的逼仄,憋了半天,也只憋出一句庸俗的老调重弹:如沐春风。词虽然平淡陈旧,意思却也鲜明准确。活生生的安黎的确给我一种徐缓柔暖的春风拂面的感觉,他是和煦的,也是朴雅的,既无刺骨之寒,也无焦辣之热,他给人的感觉是静、是朴,静朴之中,满溢着善意与平和……
文友阿明知道我见了安黎,给我留言说:“喜欢关中汉子安黎,敬佩这样一个为底层百姓鼓与呼的有良知的作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铮铮直声,不惧强暴,安黎先生是忧郁的人,是正直的人,而却注定不会成为快乐的人,更不可能是权贵的宠臣。喜欢安黎这样一个人,但愿我的眼睛没有被无知和阴霾所遮掩。”
我知道,这段话的出处是阿明博客里的一篇文,那文的名字就叫做《喜欢安黎这样一个人》。在那篇文章中,阿明摘取了他很欣赏的作家安黎曾说过的一段话:“我胸无大志,并不憧憬自己在世界上扮演叱咤风云的角色。我的理想,仅仅是做一个平凡的好人。我历来把做人看得比作文更重要——当然,在我看来,做人做不好,纵然他文采斐然,媚俗媚世,获得一时的喝彩和掌声,但终究逃不过枯萎的宿命——我努力地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对亲人朋友也许无所助益但却对天下所有人绝对无害的人。”读这段话,心底不仅绽放出笑来,因为我分明感到,此处,阿明文字里的安黎与我眼前的安黎在安黎本人所说的这段话里完美重合。
不能不补充的是,某些方面来说,阿明文字里的安黎跟我所见的安黎又有着明显的脱节,比如关于安黎的忧郁、不快乐,我跟他的看法就有些南辕北辙。原因是在我看来,一个有着大爱慈悲心的人,很难遗失快乐,不妨试想,这世间何事何人,能让佛陀出离愤怒呢?
微信里,我快言快语地回复阿明说,不,他很快乐。我还想分享的是,文字里的安黎可能会愤怒、会犀利,可生活中的他,其实平暖温和。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