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母亲
□兰芷
“狠”,在西府方言读四声,意指一个人做事贪多,踏实过头。用这个字来形容母亲,可谓恰如其分。小时候父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看你妈,狠天摸地的。”
母亲干起活来的确够“狠”。小时候父亲长年不在家,大大小小的活计全落在母亲一人身上。每天早晨我都在她的拉风箱声中醒来,晚上又在她做针线活的身旁睡去。母亲有一件紫色的衫子,村人常见母亲那紫色的身影忙进忙出。
春分时节,麦苗返青了,荒草也迫不及待露出头来,如大地来不及了断的相思,缠缠绵绵。母亲每天老早就下地,弯着腰卖力锄草,一干就是一整天。天渐渐黑了,星散在田野的农人都回家了,麦苗的青绿染上了暗沉的暮色。母亲这才直起腰,扛起锄头往回走。最让人难忘的还是那年秋天的一日,下着蒙蒙细雨,母亲带我去收玉米,我们俩一人拿一个袋子,钻进玉米地没一会儿,脸上、胳膊上就被玉米叶上的毛刺,刺出一道道暗红的血痕,又痒又痛。长在秸秆上的棒子不好掰,有时手指被夹得钻心疼,眼泪在眼眶里转。但母亲不叫苦,她埋头背着装满玉米棒的塑料口袋,“咔嚓咔嚓”掰得极有节奏。后来下起大雨,眼见我们都成了“落汤鸡”,母亲才有些着急地带着我往回走。那天的路真滑,像抹了油似的,这么多年我一直记得。
母亲做起饭来也是极“狠”,每顿吃完都要剩一点。剩饭又硬又冷,口感欠佳,往往转一圈又回到她手上。于是饭桌上就时常出现这样奇特的景象:母亲捧着一碗剩饭,其他人端着刚出锅的佳肴吃得津津有味。也不是没有人抗议过,但母亲每次都振振有词:“这么多人吃,少做一点饿着谁了怎么办?”每当我们兄妹吃饭时把米粒掉地上,母亲总一脸愠色地训着:“不要浪费粮食!”继而狠狠追一句:“要是赶上60年代,娃,饿死你了!”我们一边埋头吃饭一边嘻嘻笑着:“是,饿死了!饿死了!”母亲暗暗叹气。多年后当我读到《飘》,看见饥饿的斯佳丽站在一片焦土的庄园上,拿着一根刚挖出的胡萝卜喜极而泣时,我突然理解了母亲。经历过大饥荒,大概她也像斯佳丽一样,有了一种永远填不饱肚子的错觉。那种带着烙印的苦难,没有亲身经历又如何能懂。
母亲爱起儿女来也非常“狠”。小时候,我的棉衣总是伙伴里最厚的,每年冬天我都为穿棉衣流眼泪。望着那一放厚得可以直立起来的衣服,心里就是一阵愁:腿硬胳膊硬,跑起来摇摇摆摆企鹅一样。坚决不穿!母亲就戳着我的额头数落:“你懂啥?棉衣不絮厚一点,坐在教室里冻得哆嗦,哪有心思听课呀!”是的,母亲总是有理的,我住校读书后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每到周末回家,我的肚子就被各种好吃的填得满满的。有时是酸辣鲜香的臊子面,有时是烙得黄澄澄的油饼,有时是蒸红薯、煮鸡蛋。在那物质贫乏的年代,天知道母亲是怎么弄出这么多好吃的。
“多吃点,去了学校就吃不上妈妈做的饭了。”
“再吃点!”母亲的劝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颇有点“劝君更餐一碗饭,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壮。
“妈,我已经吃到喉咙了。”我苦着脸,母亲仍微笑着劝:“再吃点!”为了慈母的微笑,我无可奈何败下阵来。
这样做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我每周一回到学校就会积食,比天气预报还准。有次我离家,走出村口一里多远时,突然玩心大起想验证一下:母亲是不是还在村口看着我。猛一回头,果不其然,村口柿子树下的那个身影孤单渺小,如深秋枝头零落的树叶。离得太远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可我知道那就是母亲,瞬间,感动与哀伤袭上心头,我的眼泪猝不及防奔涌而出。我像一个不经意窥探并触摸到爱的孩子,惶恐不安,心存感激。
母亲是平凡的,她只是中国传统女性中的一员,但是她勤劳朴实、吃苦耐劳,如民族崇拜的图腾一样,可以承受所有的苦难。她用一股不服输的“狠”劲,哺育我、滋养我,塑造我的骨骼和灵魂,培养了我积极的人生态度。
直到有一天,我追着自己的孩子喂饭,给他添衣,工作起来不舍昼夜,才赫然发现:不知不觉,我活成了母亲的模样,不由惊喜而释然,流下泪来。
(单位:宝鸡市凤翔区雍城小学)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兰芷
“狠”,在西府方言读四声,意指一个人做事贪多,踏实过头。用这个字来形容母亲,可谓恰如其分。小时候父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看你妈,狠天摸地的。”
母亲干起活来的确够“狠”。小时候父亲长年不在家,大大小小的活计全落在母亲一人身上。每天早晨我都在她的拉风箱声中醒来,晚上又在她做针线活的身旁睡去。母亲有一件紫色的衫子,村人常见母亲那紫色的身影忙进忙出。
春分时节,麦苗返青了,荒草也迫不及待露出头来,如大地来不及了断的相思,缠缠绵绵。母亲每天老早就下地,弯着腰卖力锄草,一干就是一整天。天渐渐黑了,星散在田野的农人都回家了,麦苗的青绿染上了暗沉的暮色。母亲这才直起腰,扛起锄头往回走。最让人难忘的还是那年秋天的一日,下着蒙蒙细雨,母亲带我去收玉米,我们俩一人拿一个袋子,钻进玉米地没一会儿,脸上、胳膊上就被玉米叶上的毛刺,刺出一道道暗红的血痕,又痒又痛。长在秸秆上的棒子不好掰,有时手指被夹得钻心疼,眼泪在眼眶里转。但母亲不叫苦,她埋头背着装满玉米棒的塑料口袋,“咔嚓咔嚓”掰得极有节奏。后来下起大雨,眼见我们都成了“落汤鸡”,母亲才有些着急地带着我往回走。那天的路真滑,像抹了油似的,这么多年我一直记得。
母亲做起饭来也是极“狠”,每顿吃完都要剩一点。剩饭又硬又冷,口感欠佳,往往转一圈又回到她手上。于是饭桌上就时常出现这样奇特的景象:母亲捧着一碗剩饭,其他人端着刚出锅的佳肴吃得津津有味。也不是没有人抗议过,但母亲每次都振振有词:“这么多人吃,少做一点饿着谁了怎么办?”每当我们兄妹吃饭时把米粒掉地上,母亲总一脸愠色地训着:“不要浪费粮食!”继而狠狠追一句:“要是赶上60年代,娃,饿死你了!”我们一边埋头吃饭一边嘻嘻笑着:“是,饿死了!饿死了!”母亲暗暗叹气。多年后当我读到《飘》,看见饥饿的斯佳丽站在一片焦土的庄园上,拿着一根刚挖出的胡萝卜喜极而泣时,我突然理解了母亲。经历过大饥荒,大概她也像斯佳丽一样,有了一种永远填不饱肚子的错觉。那种带着烙印的苦难,没有亲身经历又如何能懂。
母亲爱起儿女来也非常“狠”。小时候,我的棉衣总是伙伴里最厚的,每年冬天我都为穿棉衣流眼泪。望着那一放厚得可以直立起来的衣服,心里就是一阵愁:腿硬胳膊硬,跑起来摇摇摆摆企鹅一样。坚决不穿!母亲就戳着我的额头数落:“你懂啥?棉衣不絮厚一点,坐在教室里冻得哆嗦,哪有心思听课呀!”是的,母亲总是有理的,我住校读书后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每到周末回家,我的肚子就被各种好吃的填得满满的。有时是酸辣鲜香的臊子面,有时是烙得黄澄澄的油饼,有时是蒸红薯、煮鸡蛋。在那物质贫乏的年代,天知道母亲是怎么弄出这么多好吃的。
“多吃点,去了学校就吃不上妈妈做的饭了。”
“再吃点!”母亲的劝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颇有点“劝君更餐一碗饭,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壮。
“妈,我已经吃到喉咙了。”我苦着脸,母亲仍微笑着劝:“再吃点!”为了慈母的微笑,我无可奈何败下阵来。
这样做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我每周一回到学校就会积食,比天气预报还准。有次我离家,走出村口一里多远时,突然玩心大起想验证一下:母亲是不是还在村口看着我。猛一回头,果不其然,村口柿子树下的那个身影孤单渺小,如深秋枝头零落的树叶。离得太远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可我知道那就是母亲,瞬间,感动与哀伤袭上心头,我的眼泪猝不及防奔涌而出。我像一个不经意窥探并触摸到爱的孩子,惶恐不安,心存感激。
母亲是平凡的,她只是中国传统女性中的一员,但是她勤劳朴实、吃苦耐劳,如民族崇拜的图腾一样,可以承受所有的苦难。她用一股不服输的“狠”劲,哺育我、滋养我,塑造我的骨骼和灵魂,培养了我积极的人生态度。
直到有一天,我追着自己的孩子喂饭,给他添衣,工作起来不舍昼夜,才赫然发现:不知不觉,我活成了母亲的模样,不由惊喜而释然,流下泪来。
(单位:宝鸡市凤翔区雍城小学)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