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十载的泣血之作
——读刘培英《高高山上一树槐》
最近,安康女作家刘培英的长篇小说——《高高山上一树槐》,把人们的视线拉回到二十世纪后半叶那个记忆犹新的计生年代。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对过往都历历在目。然而,从运用艺术手法把那一段历史记录下来、整理出来,对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的塑造,展示其独有历史背景下那一场运动的艰难、惊心的角度来看,《高高山上一树槐》无疑是一部好作品。
小说写的是一群围绕计划生育的卫生院、镇政府、大队部的各成员,在陕南山区开展这一特殊工作的前前后后,以及因之发生的种种扣人心弦,甚至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中间,计生工作是主线,爱情故事是副线。小说有正面人物的刻画,也有反面人物的描写。通过对当年贫穷落后的条件下艰难开展的计生工作的描写,歌颂了人性的真善美,鞭挞了社会的假恶丑,唱出了一曲计生人员忠诚于党的卫生事业,艰苦卓绝,奉献青春、奉献生命的励志歌。
作者本人就是当年计生工作的一员,几十年工作在偏僻陕南山区贫穷的乡下,亲身经历了那一场轰轰烈烈的计生“运动”。她是亲身的参与者,又是手术的主刀人,所以,大量的生活积累和体验,都在作者脑海中反复回放,令她无法忘记和释怀。她决心要把它写出来,而且一定要写成功。然而,在酝酿构思的过程中,作者如天塌下来般,经历了独生女儿不幸病亡的重大打击,她的精神世界几近崩溃,一度失去了生活勇气,直欲追随女儿而去。
然而,夜深人静,她已失去知觉的心慢慢开始恢复,麻木的灵魂渐渐有了感知。她觉得,这是她和未亡女儿当时共同的约定,当时她们母女决心一起联手,共同完成这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如今女儿走了,自己必须振作起来,由她一人完成母女共同的心愿。她觉得,这正是在天国的女儿所希望看到的。于是,作者振作了起来,从痛苦的泥沼中走了出来,重新爬到了书桌前——她一定要把这部作品完成好。
当她重新打开稿纸,随着笔尖走回那个年代,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走到了稿纸上,走到了她的面前。那如烟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出来,有画面、有色彩、有声音、有表情,她的心一下子被拉入到那个年代,那个无法抹去、不可删除的记忆之中。
2017年的大年初一,那时女儿去世不到两个月,作者流着泪,开始了这部小说的修改。她一边改,一边哭;一边哭,一边改。写不下去就放声大哭,哭够了又写。无数次写不下去了,又拼命挣扎着。这样,修修改改又是三年,这三年对作者来说,实在是炼狱般的三年。然而,这部孕育十载的泣血之作,终于完成了,到2022年11月,《高高山上一树槐》正式出版了。
可以设想,作者整个的写作过程,是把全部心血和感情都倾注在作品当中了。她是在写工作,也是在写生活;她是在写别人,也是在写自己;她是在写农民,也是在写医生;她是在写历史,也是在写今天。所以,当作者本人离开工作了十余年的贫困乡下,调到县城后,看到窗外逝去的无比熟悉的绿水山川,想着自己一生最珍贵的青春年华,就这样被消磨在了莽莽山区,忍不住流下了感伤的泪水。
有了几十年亲身经历的生活积累,又有了特殊环境下近于使命的逼迫,《高高山上一树槐》的诞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这部小说成功的第一点,是她成功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这是一部小说能够成功的关键。小说塑造最为成功的人物是计生医生云丹凝,这个人物形象和作者本人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她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她宽厚、仁爱,技术上精益求精,事业上孜孜追求,工作上任劳任怨,生活上乐得吃苦。她沉寂在工作的第一线,全身心地服务于山村卫生事业。她像一团火,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她把饱满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都贡献给了家乡的父老乡亲。于医术上讲,她是乡亲们的救命神,于精神上讲,她是老百姓的心灵菩萨——云丹凝的形象是真善美的化身。反面人物马翠花也塑造得十分成功。“无风三尺浪,有浪高三丈”的“闹派”人物马翠花,一生逆袭成长,她习惯于投机钻营,不择手段地上蹿下跳,争权夺利。大胆泼辣的她,抓住一个个机会,不断攀升,一步一步达到人生的顶峰。然而,这样的反面人物,最终只能落得她应得的下场。
两个人物形象,一正一反,一善一恶。鲜明的对比刻画,为读者揭示了一条朴素的真理:邪恶战胜不了正义,真善美总会战胜假恶丑。那种人性之恶、那种假扮美好而行丑陋之实的伎俩,可能得势于一时,最终都会得到应有的惩罚。美好的人生,需要在正确的道路上,通过奋斗不息才会实现。
除过以上两个主要人物以外,《高高山上一树槐》还塑造了另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比如公社书记丁大勇,妇联主任田桂枝,卫生院院长许卫东,民兵连连长高天成,贫协主席王满堂等等,这些人物形象真实饱满,带着陕南山村气息。
作品语言中也显示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特色,谚语、歇后语等时常出现,比如:“勤喂猪,懒喂蚕,二十八天见现钱。”“铁匠铺卖豆腐,软硬兼施。”“麻雀跳到糠箩里,空欢喜。”“秧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东山跑过驴,西山打过虎——见过阵势的人。”还有民谣、顺口溜的运用,也很能反映当时的社情民意。
总之,泣血十载的心血之作《高高山上一树槐》,十分难得,值得一观。□陈嘉瑞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最近,安康女作家刘培英的长篇小说——《高高山上一树槐》,把人们的视线拉回到二十世纪后半叶那个记忆犹新的计生年代。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对过往都历历在目。然而,从运用艺术手法把那一段历史记录下来、整理出来,对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的塑造,展示其独有历史背景下那一场运动的艰难、惊心的角度来看,《高高山上一树槐》无疑是一部好作品。
小说写的是一群围绕计划生育的卫生院、镇政府、大队部的各成员,在陕南山区开展这一特殊工作的前前后后,以及因之发生的种种扣人心弦,甚至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中间,计生工作是主线,爱情故事是副线。小说有正面人物的刻画,也有反面人物的描写。通过对当年贫穷落后的条件下艰难开展的计生工作的描写,歌颂了人性的真善美,鞭挞了社会的假恶丑,唱出了一曲计生人员忠诚于党的卫生事业,艰苦卓绝,奉献青春、奉献生命的励志歌。
作者本人就是当年计生工作的一员,几十年工作在偏僻陕南山区贫穷的乡下,亲身经历了那一场轰轰烈烈的计生“运动”。她是亲身的参与者,又是手术的主刀人,所以,大量的生活积累和体验,都在作者脑海中反复回放,令她无法忘记和释怀。她决心要把它写出来,而且一定要写成功。然而,在酝酿构思的过程中,作者如天塌下来般,经历了独生女儿不幸病亡的重大打击,她的精神世界几近崩溃,一度失去了生活勇气,直欲追随女儿而去。
然而,夜深人静,她已失去知觉的心慢慢开始恢复,麻木的灵魂渐渐有了感知。她觉得,这是她和未亡女儿当时共同的约定,当时她们母女决心一起联手,共同完成这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如今女儿走了,自己必须振作起来,由她一人完成母女共同的心愿。她觉得,这正是在天国的女儿所希望看到的。于是,作者振作了起来,从痛苦的泥沼中走了出来,重新爬到了书桌前——她一定要把这部作品完成好。
当她重新打开稿纸,随着笔尖走回那个年代,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走到了稿纸上,走到了她的面前。那如烟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出来,有画面、有色彩、有声音、有表情,她的心一下子被拉入到那个年代,那个无法抹去、不可删除的记忆之中。
2017年的大年初一,那时女儿去世不到两个月,作者流着泪,开始了这部小说的修改。她一边改,一边哭;一边哭,一边改。写不下去就放声大哭,哭够了又写。无数次写不下去了,又拼命挣扎着。这样,修修改改又是三年,这三年对作者来说,实在是炼狱般的三年。然而,这部孕育十载的泣血之作,终于完成了,到2022年11月,《高高山上一树槐》正式出版了。
可以设想,作者整个的写作过程,是把全部心血和感情都倾注在作品当中了。她是在写工作,也是在写生活;她是在写别人,也是在写自己;她是在写农民,也是在写医生;她是在写历史,也是在写今天。所以,当作者本人离开工作了十余年的贫困乡下,调到县城后,看到窗外逝去的无比熟悉的绿水山川,想着自己一生最珍贵的青春年华,就这样被消磨在了莽莽山区,忍不住流下了感伤的泪水。
有了几十年亲身经历的生活积累,又有了特殊环境下近于使命的逼迫,《高高山上一树槐》的诞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这部小说成功的第一点,是她成功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这是一部小说能够成功的关键。小说塑造最为成功的人物是计生医生云丹凝,这个人物形象和作者本人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她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她宽厚、仁爱,技术上精益求精,事业上孜孜追求,工作上任劳任怨,生活上乐得吃苦。她沉寂在工作的第一线,全身心地服务于山村卫生事业。她像一团火,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她把饱满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都贡献给了家乡的父老乡亲。于医术上讲,她是乡亲们的救命神,于精神上讲,她是老百姓的心灵菩萨——云丹凝的形象是真善美的化身。反面人物马翠花也塑造得十分成功。“无风三尺浪,有浪高三丈”的“闹派”人物马翠花,一生逆袭成长,她习惯于投机钻营,不择手段地上蹿下跳,争权夺利。大胆泼辣的她,抓住一个个机会,不断攀升,一步一步达到人生的顶峰。然而,这样的反面人物,最终只能落得她应得的下场。
两个人物形象,一正一反,一善一恶。鲜明的对比刻画,为读者揭示了一条朴素的真理:邪恶战胜不了正义,真善美总会战胜假恶丑。那种人性之恶、那种假扮美好而行丑陋之实的伎俩,可能得势于一时,最终都会得到应有的惩罚。美好的人生,需要在正确的道路上,通过奋斗不息才会实现。
除过以上两个主要人物以外,《高高山上一树槐》还塑造了另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比如公社书记丁大勇,妇联主任田桂枝,卫生院院长许卫东,民兵连连长高天成,贫协主席王满堂等等,这些人物形象真实饱满,带着陕南山村气息。
作品语言中也显示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特色,谚语、歇后语等时常出现,比如:“勤喂猪,懒喂蚕,二十八天见现钱。”“铁匠铺卖豆腐,软硬兼施。”“麻雀跳到糠箩里,空欢喜。”“秧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东山跑过驴,西山打过虎——见过阵势的人。”还有民谣、顺口溜的运用,也很能反映当时的社情民意。
总之,泣血十载的心血之作《高高山上一树槐》,十分难得,值得一观。□陈嘉瑞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