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仙境鲸鱼沟
古都西安东南的白鹿原,地势东高西低,遇大雨洪水激流,逐渐冲刷出一条自东向西的沟壑。年久日深,沟道变宽变深,自沟首的蓝田安岱坊至沟口的灞桥高桥村,总长约十五公里,名“荆峪沟”,俗称鲸鱼沟。该沟把白鹿原分为南、北两原,为灞桥区与长安区交界,北原为狄寨原,南原称炮里原。这里气候温和,自然风光秀丽,一年四季景色各异,亦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和网红打卡地。
荆峪沟最宽处约一公里,最窄处仅十五米。沟旁崖谷间涌出无数泉溪,至沟底汇聚成一条小河,名叫“荆峪河”。水流时缓时急,时弯时直,时隐时现,颇显灵气。此河古名“长水”,汉武帝时曾以当地狄人组成“长水校尉”护卫鼎湖宫。十六国时期,后秦皇帝姚兴为避父讳(其父名姚苌),以沟中多荆棘,改名荆峪沟,民间又称“鲸鱼沟”。
至湖岸河边,只见波光粼粼,天光云影,摇曳水中,风光如画。相传“八仙”常来此处对弈吟咏,观景赏玩,百至不厌。“铁仙”“百至”的沟名即因此而来。因而,荆峪沟又称“仙人沟”。荆峪沟内有造化形成的多个湖泊,湖面镜开,碧波荡漾,鱼翔浅底,百鸟争鸣,游艇穿梭,蓝天白云倒映,几处瀑布飞流直下,水雾漫天,形似银带,响彻沟谷,活像万马奔腾。
伫立沟畔俯察,沟壑笔直,悬崖峭壁令人触目惊心。这里泉水清洌甘醇,相传唐时长安樊家酒铺以此水酿酒上贡。远观河流穿湖而过,如串明珠,近至湖边,可泛舟,可休息,使人如临仙境,乐以忘忧。
远眺荆峪沟两岸,竹影摇曳,叠翠泻碧。近观谷旁河畔竹林遍生,小者数亩,大者数十亩,从塬畔到沟底,竟有数千亩之多,是关中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原生态竹子生长区,素有“关中竹海”之美誉。竹林春日萌笋,夏秋葱翠,严冬不凋。盛夏时分,漫步竹海,隐天蔽日,头顶啾啾鸟鸣,脚下溪水淙淙,凉气袭人,曲径通幽的感觉油然而生。茂林修竹,叶涛飘摇,簌簌作响,如同雨落晴瓦。置身其中,犹进画屏,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竹海中有瀑布从悬崖石层上落下,形成落差分别为十米、八米、十五米不等的“三叠水”瀑布链,飞珠溅玉,流光溢彩。
至若秋日,芦花盛开,荆峪沟白茫茫一片,与山色湖光相映成趣,别是一派动人风光。凡花皆美,各有不同。芦花之美,如邻家小妹,美得平实、舒心、温暖。芦花开满的十月,就像飘过了一场雪,在阳光下摇曳生姿,整片整片的芦花飘扬苇秆上,如轻盈细碎的棉絮,又如自由快意的云朵,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起舞,又像成群仙鹤的羽毛飘洒在半空中……白茫茫的雪海里点缀着淡青、微红和浅紫,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芦花荡绘成艳丽的油画,那簇拥摇曳的芦穗,像一支支饱蘸诗情的妙笔,流淌着不可言状的神韵。
荆峪沟周边,还有一系列极具传奇色彩的景观和古迹。姚家沟西南有一高岭,先高后低,自北原伸向南原,岭头与南岸几乎成一线,形如骆驼颈,故称骆驼脖子岭。岭下有石板,河水击潭,瀑声如吼,因名“大吼潭”,后演变为“打虎潭”。传说东海龙王的小孙子曾化身金马驹在此饥食仙草,渴饮清泉,水声伴和马鸣,日夜不息。至今石板上马蹄与马槽印痕依稀可见。姚家沟对岸的炮里原上有一村名伯夷坊,相传殷朝遗民伯夷叔齐兄弟耻食周粟,来此隐居,忠孝之名千古流传。村外,由骆驼脖子岭与南原之缝隙西望,长安城历历在目。视线稍偏离,再也看不到,故名为“一线天”。
关于荆峪沟,在长安、蓝田和灞桥民间,还有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很久以前,共工怒触不周山把天撞了个窟窿,天水就漏了下来,人间变成汪洋大海。龙子龙孙、鱼鳖海怪被天水淹死的淹死,冲走的冲走,连龙王爷也没有办法。东海里有一对大鲸鱼,一个是健壮的鲸鱼小伙,一个是美丽的鲸鱼姑娘。他们分别驮着七十七个老百姓,鲸鱼小伙驮着七十七个男的,鲸鱼姑娘驮着七十七个女的,整天游呀游,游了九九八十一天,游到了长安东郊的白鹿原上。
后来女娲娘娘炼五彩石把天补严了。地上的天水很快就退了,鲸鱼小伙驮的七十七个男的和鲸鱼姑娘驮的七十七个女的就在白鹿原安家落户了。可是好心的鲸鱼小伙和鲸鱼姑娘被陷在淤泥之中,回不了东海了。一年年过去了,鲸鱼身上的泥土越积越厚,不知道熬过了多少代,皇上传下旨意,要在白鹿原上修一座城,这消息像风一样在白鹿原上传开了。
鲸鱼姑娘吓慌了,她问鲸鱼小伙:“哥哥呀,听说皇上要在这里修城,咱们挪也挪不动,逃也逃不脱,怎么办呢?”鲸鱼小伙安慰鲸鱼姑娘说:“风言风语听不得,道听途说信不得,你不必自找烦恼。”没几天,一帮帮修城民工被官家赶上原了,修城的事就要动工了。
鲸鱼姑娘吓得哭,哭得水不流、云不走,原上原下的老百姓吃也吃不下,坐也坐不安。他们都是被鲸鱼救下来的,眼看着鲸鱼要遭灾难,就从四面八方赶到鲸鱼身边,磕头呀、祈祷呀,哀求神仙保佑,保佑那一对好心的鲸鱼免除这一场灭顶之灾。
后来,两条鲸鱼在神仙的帮助下抖落身上的泥土,情急之下,顾不得商量,便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各自逃走了。鲸鱼姑娘冲开一条沟,从蓝田游到灞河,从此,这三十里沟就叫“母鱼沟”,即今天的沐峪沟;鲸鱼小伙冲开一条沟,游进浐河,这三十里深沟就叫“公鱼沟”,后来,人们慢慢地叫成鲸鱼沟,也就是荆峪沟。
充满神奇魅力的荆峪沟,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总是送给你不同惊喜。不同美景、不同震撼、不同陶醉……看得累了,便干脆席地坐下,就这样背倚树干,或捧读陈忠实的名著《白鹿原》,品味艺术的苦辣酸甜;或闭着眼,裹着一袭泥土的芳香,听着满树鸟鸣,任山风吹拂,让思绪远飘。那感觉,好像到此一游,自己也成了神仙。□白来勤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古都西安东南的白鹿原,地势东高西低,遇大雨洪水激流,逐渐冲刷出一条自东向西的沟壑。年久日深,沟道变宽变深,自沟首的蓝田安岱坊至沟口的灞桥高桥村,总长约十五公里,名“荆峪沟”,俗称鲸鱼沟。该沟把白鹿原分为南、北两原,为灞桥区与长安区交界,北原为狄寨原,南原称炮里原。这里气候温和,自然风光秀丽,一年四季景色各异,亦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和网红打卡地。
荆峪沟最宽处约一公里,最窄处仅十五米。沟旁崖谷间涌出无数泉溪,至沟底汇聚成一条小河,名叫“荆峪河”。水流时缓时急,时弯时直,时隐时现,颇显灵气。此河古名“长水”,汉武帝时曾以当地狄人组成“长水校尉”护卫鼎湖宫。十六国时期,后秦皇帝姚兴为避父讳(其父名姚苌),以沟中多荆棘,改名荆峪沟,民间又称“鲸鱼沟”。
至湖岸河边,只见波光粼粼,天光云影,摇曳水中,风光如画。相传“八仙”常来此处对弈吟咏,观景赏玩,百至不厌。“铁仙”“百至”的沟名即因此而来。因而,荆峪沟又称“仙人沟”。荆峪沟内有造化形成的多个湖泊,湖面镜开,碧波荡漾,鱼翔浅底,百鸟争鸣,游艇穿梭,蓝天白云倒映,几处瀑布飞流直下,水雾漫天,形似银带,响彻沟谷,活像万马奔腾。
伫立沟畔俯察,沟壑笔直,悬崖峭壁令人触目惊心。这里泉水清洌甘醇,相传唐时长安樊家酒铺以此水酿酒上贡。远观河流穿湖而过,如串明珠,近至湖边,可泛舟,可休息,使人如临仙境,乐以忘忧。
远眺荆峪沟两岸,竹影摇曳,叠翠泻碧。近观谷旁河畔竹林遍生,小者数亩,大者数十亩,从塬畔到沟底,竟有数千亩之多,是关中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原生态竹子生长区,素有“关中竹海”之美誉。竹林春日萌笋,夏秋葱翠,严冬不凋。盛夏时分,漫步竹海,隐天蔽日,头顶啾啾鸟鸣,脚下溪水淙淙,凉气袭人,曲径通幽的感觉油然而生。茂林修竹,叶涛飘摇,簌簌作响,如同雨落晴瓦。置身其中,犹进画屏,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竹海中有瀑布从悬崖石层上落下,形成落差分别为十米、八米、十五米不等的“三叠水”瀑布链,飞珠溅玉,流光溢彩。
至若秋日,芦花盛开,荆峪沟白茫茫一片,与山色湖光相映成趣,别是一派动人风光。凡花皆美,各有不同。芦花之美,如邻家小妹,美得平实、舒心、温暖。芦花开满的十月,就像飘过了一场雪,在阳光下摇曳生姿,整片整片的芦花飘扬苇秆上,如轻盈细碎的棉絮,又如自由快意的云朵,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起舞,又像成群仙鹤的羽毛飘洒在半空中……白茫茫的雪海里点缀着淡青、微红和浅紫,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芦花荡绘成艳丽的油画,那簇拥摇曳的芦穗,像一支支饱蘸诗情的妙笔,流淌着不可言状的神韵。
荆峪沟周边,还有一系列极具传奇色彩的景观和古迹。姚家沟西南有一高岭,先高后低,自北原伸向南原,岭头与南岸几乎成一线,形如骆驼颈,故称骆驼脖子岭。岭下有石板,河水击潭,瀑声如吼,因名“大吼潭”,后演变为“打虎潭”。传说东海龙王的小孙子曾化身金马驹在此饥食仙草,渴饮清泉,水声伴和马鸣,日夜不息。至今石板上马蹄与马槽印痕依稀可见。姚家沟对岸的炮里原上有一村名伯夷坊,相传殷朝遗民伯夷叔齐兄弟耻食周粟,来此隐居,忠孝之名千古流传。村外,由骆驼脖子岭与南原之缝隙西望,长安城历历在目。视线稍偏离,再也看不到,故名为“一线天”。
关于荆峪沟,在长安、蓝田和灞桥民间,还有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很久以前,共工怒触不周山把天撞了个窟窿,天水就漏了下来,人间变成汪洋大海。龙子龙孙、鱼鳖海怪被天水淹死的淹死,冲走的冲走,连龙王爷也没有办法。东海里有一对大鲸鱼,一个是健壮的鲸鱼小伙,一个是美丽的鲸鱼姑娘。他们分别驮着七十七个老百姓,鲸鱼小伙驮着七十七个男的,鲸鱼姑娘驮着七十七个女的,整天游呀游,游了九九八十一天,游到了长安东郊的白鹿原上。
后来女娲娘娘炼五彩石把天补严了。地上的天水很快就退了,鲸鱼小伙驮的七十七个男的和鲸鱼姑娘驮的七十七个女的就在白鹿原安家落户了。可是好心的鲸鱼小伙和鲸鱼姑娘被陷在淤泥之中,回不了东海了。一年年过去了,鲸鱼身上的泥土越积越厚,不知道熬过了多少代,皇上传下旨意,要在白鹿原上修一座城,这消息像风一样在白鹿原上传开了。
鲸鱼姑娘吓慌了,她问鲸鱼小伙:“哥哥呀,听说皇上要在这里修城,咱们挪也挪不动,逃也逃不脱,怎么办呢?”鲸鱼小伙安慰鲸鱼姑娘说:“风言风语听不得,道听途说信不得,你不必自找烦恼。”没几天,一帮帮修城民工被官家赶上原了,修城的事就要动工了。
鲸鱼姑娘吓得哭,哭得水不流、云不走,原上原下的老百姓吃也吃不下,坐也坐不安。他们都是被鲸鱼救下来的,眼看着鲸鱼要遭灾难,就从四面八方赶到鲸鱼身边,磕头呀、祈祷呀,哀求神仙保佑,保佑那一对好心的鲸鱼免除这一场灭顶之灾。
后来,两条鲸鱼在神仙的帮助下抖落身上的泥土,情急之下,顾不得商量,便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各自逃走了。鲸鱼姑娘冲开一条沟,从蓝田游到灞河,从此,这三十里沟就叫“母鱼沟”,即今天的沐峪沟;鲸鱼小伙冲开一条沟,游进浐河,这三十里深沟就叫“公鱼沟”,后来,人们慢慢地叫成鲸鱼沟,也就是荆峪沟。
充满神奇魅力的荆峪沟,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总是送给你不同惊喜。不同美景、不同震撼、不同陶醉……看得累了,便干脆席地坐下,就这样背倚树干,或捧读陈忠实的名著《白鹿原》,品味艺术的苦辣酸甜;或闭着眼,裹着一袭泥土的芳香,听着满树鸟鸣,任山风吹拂,让思绪远飘。那感觉,好像到此一游,自己也成了神仙。□白来勤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