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虫儿
□余显斌
在小村,每到将要下雨的时候,对面的山崖上就迷蒙着一袭淡淡的雾。灰色里透着一种淡蓝,一种迷离,不经意地随意漂浮着。
这时,一个个村人都向家里跑去,有人边跑还边哦呵呵地叫着,声音从雾里传出来,传入村子的每个角落。牛羊也下山了,走在雾气里,走在弯曲的山路上。
今天,站在都市的楼上,面对着窗外浮荡的薄雾和雾里亮晶晶的细雨,我仍能想象到童年雨意将至的样子,能想象到小村在细雨霏霏里的情景。
望着雨雾中的灯一盏盏亮起来,望着一个个归人打着伞在雨里回家的身影,我的心里竟然滋生出一种淡淡的担心。雨下下来了,那些乡村的虫儿该去何处?
一
乡村,永远是虫儿的世界,是虫儿的乐园。这点是城市怎么也比不上的。
城市是水泥地,如同给土地穿上了一层盔甲。土地在盔甲中憋闷着,难以透气,几乎窒息,当然就没有了虫儿。因为,虫儿是离不开泥土、离不开草色、离不开露珠的。这些都是城市稀缺甚至没有的。有时,人走在都市里都会感到憋闷,何况虫儿。
乡村的虫鸣多密啊!有人说,在乡村,有多少根草芽就有多少颗露珠;有多少颗露珠,就有多少声虫鸣。这样一说,好像虫儿和草有着很亲近的关系似的。小的时候,夏日的黄昏就走在乡村的田埂上,秧田里的秧苗上已经有了露珠,热气在水面上浮荡,也在秧苗上浮荡。青蛙跳水的声音咚咚咚地响着,空净而沉闷。虫鸣一声声响起来,在水汽荡漾中,在黄昏的夕光中,就如露珠一样,一颗颗闪烁着,开始稀疏,渐渐地密集、清亮起来,也圆润起来。
我拉着娘的手,走在回家的田埂上。
娘的额头上有汗珠,也亮晶晶的。娘的肩膀上还扛着锄头。我们一路走着,虫鸣一路伴随着。我们到了河边,虫鸣在河边唱着;我们走在河堤上,虫鸣在河堤上响着。我们终于走进院子,虫鸣又在院子的角落里响起,甚至在石板下响起。我们坐在家里,外面是密密麻麻的虫鸣,如夏日的太阳雨一样。
虫鸣到了深夜,逐渐稀疏寥落下来。虫儿也要睡觉吗?虫儿睡觉的时候会打鼾吗?
小虫会依偎在大虫的怀里睡觉吗?睡梦中,它们会做噩梦吗?如果吓着了,会唧唧地叫着吧?这时,大虫一定会轻轻地唱着眠歌哄着它们吧?当然,如果在梦里遇见好事,它们也一定会笑的吧!
乡村的深夜渐渐地静了下来。月亮照着远山,照着远处的水田,照着我走过的田埂,照着河上白亮亮的水光。东墙角的那棵芭蕉树下,那只叫声最为粗猛的虫儿,也没有了声音。我睡在床上,梦中隐约能听到滴答一声,再滴答一声,就在窗外,不是虫鸣,是露水滴落的声音。
露水硕大,将梦沾湿了,将我的童年沾湿了。露水硕大,将零落的虫鸣沾湿,将月光也沾湿了。
二
虫是有家的。
我行走在田埂上,虫鸣就在草根下响起,一声复一声,自然流畅,毫不拖泥带水。乡村长得最多的是狼牙草,又叫甜根草。狼牙草在地面上是铺展着长的,一根茎遇节扎根,发出新芽,再铺展开去。几天工夫,就是绿乎乎的一片。这种草的根是白色的,很嫩,嚼在嘴里,有着一种青嫩甘甜的韵味。
这种草爱结露珠。
村人将草上出现露珠,不叫出现,叫结,好像露珠是草儿是叶儿结的果实一般,属于草木的一部分似的。每一棵草都能结一颗露珠,有的很小,譬如茶芽,上面的露珠也小的如针尖一般。可是,狼牙草却不是的,那么细瘦的草尖上,一根根挑着一颗露珠,硕大圆润清亮,如缀着一颗珍珠一般。人走近,一种清凉的气韵就徐徐地浮荡上来,沁得人眼皮凉凉的。
虫儿喜欢在这种草木下鸣叫。
我想,虫儿为什么会这样啊?一种原因,如果唱饿了,随嘴就可以咬下一片叶子或一根须嚼一嚼;唱得时间长了,喉咙也会沙哑,就得润润嗓门儿。这么大的露珠,张嘴就喝,清热解渴。
只是,我一直弄不清楚,它们为什么那么使劲地唱。也没有谁逼迫着让它们就那样扯着嗓门唱。可是,它们就那么唱着——唱累了,歇一下接着再来,从没有一只偷懒的,也没有一只闭口不唱的。
那么小的虫儿,嗓门儿真不小。
我曾经捉住一只蟋蟀,乡村叫土狗子。也就有半粒花生米大小,放在一个小小的空瓶子里。这只虫儿摆动着须子,如同舞台上的戏剧演员,摆弄着帽盔上的翎子,唧唧唧唧地叫着,那声音流畅清亮,如一股水流在房内流淌。如果按比例将这样的嗓门儿移到人身上,这一嗓子,真有雷震长空的威势。
我将那只虫子放了,它一弹腿就不见了,回家了。
黄昏的时候,我们得回家睡觉。儿时,我们经常在河里捉鱼,晚霞斜铺下来,沁润在水面上,水面就像铺着大朵大朵的鸡冠花,红艳艳的。我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将一河的红色踩破,将一河的光影踩破,可是什么也没有捉到。这时,远处传来娘的叫声,烟囱上冒出炊烟,在黄昏里显得格外清晰。我们在娘的叫声中向家里跑去。
娘站在院门前望着,暮色将娘画成一个影子。
暮色也将我们画成一个个影子。
虫儿一定如我们一样,一定也有娘。天黑了,虫儿的娘一定也会喊它们的,它们将回到哪儿呢?长大后,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虫儿是有房子的,譬如蟋蟀的洞穴就是它们的房子。作者在文章里写道,蟋蟀洞穴“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我读到这儿很高兴,因为我知道,虫儿都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归宿。
虫儿有家,就不至于四处漂泊,就不会成为天涯游子。这是生命最幸福的事,也是最幸运的事。
三
可是,下雨呢,雨中的虫儿怎么办?童年记忆里,雨季来临时雨下得并不大,一丝丝落下来,一落就是三四天。那时,雾气就渐渐地升起来。细雨里,有人从远处走来,脚步嚓嚓的,渐渐走近,又渐渐走远。
有时,爹会出去,去别人家借东西或者谈事情,然后披着油纸、戴着草帽回来。这时,我的心里会轻松下来,喜悦起来,这是一种无来由的轻松和喜悦。多少年过去,我自己也说不出当时的喜悦原因。我走得太远了,远得忘记了很多东西,很多记忆。
雨里,雾气在屋瓦上浮荡着,若有若无的。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细雨洒在树叶上,洒在花草上,沙沙地响着。远处人家,一个穿着红衫子的女孩提着篮子下河了,不一会儿又回去了,走在弯弯曲曲的路上,慢慢走入雾中不见了。
虫儿无声,世界空净。即使到了黄昏,也无虫鸣,即使有,也是一声两声的。
虫儿是躲起来了吗?它们躲在了哪儿?它们如果躲在洞穴里,洞穴不渗水吗?尤其是水田或水渠边上的。此时,水已经满溢起来,渠里也白亮亮的,青蛙没有了声音,田里的秧苗显得稀疏了一些。那些住在草根下的虫儿,不会让水淹没它们的房子吧?不会让水冲毁了它们的卧室吧?尤其那些小虫儿,不会被水淹了吧?
有时,真替它们担心。虫儿一定也有虫儿生存的艰难,也有虫儿的烦恼。这些,人不理解,也不会理解。可是,虫儿得面对,得克服。做一只虫儿,看来也不是自由自在的,有着生存的困窘。
可是虫儿永远是快乐的,是兴奋的。天晴了,第二天一早,太阳干干净净地流淌出来,天是一种鸡蛋清的色泽。田野里,有淡蓝色的雾气漂浮上来,和阳光纠缠着、渗透着。
蚯蚓在刨土,很忙碌。草儿在青绿中随风舒展。荷塘中,莲叶有锅盖大,圆圆满满的,盛满了青葱的气韵和一种难以言说的水韵,就那样摇曳着,和荷花相互衬托着,美丽着。
我走在村路上,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走向山口,走向学校。学校在几棵杨树旁,被一片翠绿罩着,一棵石榴花红着。那儿也有虫鸣,因为那儿也有草,一棵棵细密青嫩着,翠绿着。这些虫儿依草而活,依草而歌,下雨的日子它们无恙。雨后的日子它们兴奋。
草,是乡村的孩子,更是虫儿们的家。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余显斌
在小村,每到将要下雨的时候,对面的山崖上就迷蒙着一袭淡淡的雾。灰色里透着一种淡蓝,一种迷离,不经意地随意漂浮着。
这时,一个个村人都向家里跑去,有人边跑还边哦呵呵地叫着,声音从雾里传出来,传入村子的每个角落。牛羊也下山了,走在雾气里,走在弯曲的山路上。
今天,站在都市的楼上,面对着窗外浮荡的薄雾和雾里亮晶晶的细雨,我仍能想象到童年雨意将至的样子,能想象到小村在细雨霏霏里的情景。
望着雨雾中的灯一盏盏亮起来,望着一个个归人打着伞在雨里回家的身影,我的心里竟然滋生出一种淡淡的担心。雨下下来了,那些乡村的虫儿该去何处?
一
乡村,永远是虫儿的世界,是虫儿的乐园。这点是城市怎么也比不上的。
城市是水泥地,如同给土地穿上了一层盔甲。土地在盔甲中憋闷着,难以透气,几乎窒息,当然就没有了虫儿。因为,虫儿是离不开泥土、离不开草色、离不开露珠的。这些都是城市稀缺甚至没有的。有时,人走在都市里都会感到憋闷,何况虫儿。
乡村的虫鸣多密啊!有人说,在乡村,有多少根草芽就有多少颗露珠;有多少颗露珠,就有多少声虫鸣。这样一说,好像虫儿和草有着很亲近的关系似的。小的时候,夏日的黄昏就走在乡村的田埂上,秧田里的秧苗上已经有了露珠,热气在水面上浮荡,也在秧苗上浮荡。青蛙跳水的声音咚咚咚地响着,空净而沉闷。虫鸣一声声响起来,在水汽荡漾中,在黄昏的夕光中,就如露珠一样,一颗颗闪烁着,开始稀疏,渐渐地密集、清亮起来,也圆润起来。
我拉着娘的手,走在回家的田埂上。
娘的额头上有汗珠,也亮晶晶的。娘的肩膀上还扛着锄头。我们一路走着,虫鸣一路伴随着。我们到了河边,虫鸣在河边唱着;我们走在河堤上,虫鸣在河堤上响着。我们终于走进院子,虫鸣又在院子的角落里响起,甚至在石板下响起。我们坐在家里,外面是密密麻麻的虫鸣,如夏日的太阳雨一样。
虫鸣到了深夜,逐渐稀疏寥落下来。虫儿也要睡觉吗?虫儿睡觉的时候会打鼾吗?
小虫会依偎在大虫的怀里睡觉吗?睡梦中,它们会做噩梦吗?如果吓着了,会唧唧地叫着吧?这时,大虫一定会轻轻地唱着眠歌哄着它们吧?当然,如果在梦里遇见好事,它们也一定会笑的吧!
乡村的深夜渐渐地静了下来。月亮照着远山,照着远处的水田,照着我走过的田埂,照着河上白亮亮的水光。东墙角的那棵芭蕉树下,那只叫声最为粗猛的虫儿,也没有了声音。我睡在床上,梦中隐约能听到滴答一声,再滴答一声,就在窗外,不是虫鸣,是露水滴落的声音。
露水硕大,将梦沾湿了,将我的童年沾湿了。露水硕大,将零落的虫鸣沾湿,将月光也沾湿了。
二
虫是有家的。
我行走在田埂上,虫鸣就在草根下响起,一声复一声,自然流畅,毫不拖泥带水。乡村长得最多的是狼牙草,又叫甜根草。狼牙草在地面上是铺展着长的,一根茎遇节扎根,发出新芽,再铺展开去。几天工夫,就是绿乎乎的一片。这种草的根是白色的,很嫩,嚼在嘴里,有着一种青嫩甘甜的韵味。
这种草爱结露珠。
村人将草上出现露珠,不叫出现,叫结,好像露珠是草儿是叶儿结的果实一般,属于草木的一部分似的。每一棵草都能结一颗露珠,有的很小,譬如茶芽,上面的露珠也小的如针尖一般。可是,狼牙草却不是的,那么细瘦的草尖上,一根根挑着一颗露珠,硕大圆润清亮,如缀着一颗珍珠一般。人走近,一种清凉的气韵就徐徐地浮荡上来,沁得人眼皮凉凉的。
虫儿喜欢在这种草木下鸣叫。
我想,虫儿为什么会这样啊?一种原因,如果唱饿了,随嘴就可以咬下一片叶子或一根须嚼一嚼;唱得时间长了,喉咙也会沙哑,就得润润嗓门儿。这么大的露珠,张嘴就喝,清热解渴。
只是,我一直弄不清楚,它们为什么那么使劲地唱。也没有谁逼迫着让它们就那样扯着嗓门唱。可是,它们就那么唱着——唱累了,歇一下接着再来,从没有一只偷懒的,也没有一只闭口不唱的。
那么小的虫儿,嗓门儿真不小。
我曾经捉住一只蟋蟀,乡村叫土狗子。也就有半粒花生米大小,放在一个小小的空瓶子里。这只虫儿摆动着须子,如同舞台上的戏剧演员,摆弄着帽盔上的翎子,唧唧唧唧地叫着,那声音流畅清亮,如一股水流在房内流淌。如果按比例将这样的嗓门儿移到人身上,这一嗓子,真有雷震长空的威势。
我将那只虫子放了,它一弹腿就不见了,回家了。
黄昏的时候,我们得回家睡觉。儿时,我们经常在河里捉鱼,晚霞斜铺下来,沁润在水面上,水面就像铺着大朵大朵的鸡冠花,红艳艳的。我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将一河的红色踩破,将一河的光影踩破,可是什么也没有捉到。这时,远处传来娘的叫声,烟囱上冒出炊烟,在黄昏里显得格外清晰。我们在娘的叫声中向家里跑去。
娘站在院门前望着,暮色将娘画成一个影子。
暮色也将我们画成一个个影子。
虫儿一定如我们一样,一定也有娘。天黑了,虫儿的娘一定也会喊它们的,它们将回到哪儿呢?长大后,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虫儿是有房子的,譬如蟋蟀的洞穴就是它们的房子。作者在文章里写道,蟋蟀洞穴“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我读到这儿很高兴,因为我知道,虫儿都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归宿。
虫儿有家,就不至于四处漂泊,就不会成为天涯游子。这是生命最幸福的事,也是最幸运的事。
三
可是,下雨呢,雨中的虫儿怎么办?童年记忆里,雨季来临时雨下得并不大,一丝丝落下来,一落就是三四天。那时,雾气就渐渐地升起来。细雨里,有人从远处走来,脚步嚓嚓的,渐渐走近,又渐渐走远。
有时,爹会出去,去别人家借东西或者谈事情,然后披着油纸、戴着草帽回来。这时,我的心里会轻松下来,喜悦起来,这是一种无来由的轻松和喜悦。多少年过去,我自己也说不出当时的喜悦原因。我走得太远了,远得忘记了很多东西,很多记忆。
雨里,雾气在屋瓦上浮荡着,若有若无的。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细雨洒在树叶上,洒在花草上,沙沙地响着。远处人家,一个穿着红衫子的女孩提着篮子下河了,不一会儿又回去了,走在弯弯曲曲的路上,慢慢走入雾中不见了。
虫儿无声,世界空净。即使到了黄昏,也无虫鸣,即使有,也是一声两声的。
虫儿是躲起来了吗?它们躲在了哪儿?它们如果躲在洞穴里,洞穴不渗水吗?尤其是水田或水渠边上的。此时,水已经满溢起来,渠里也白亮亮的,青蛙没有了声音,田里的秧苗显得稀疏了一些。那些住在草根下的虫儿,不会让水淹没它们的房子吧?不会让水冲毁了它们的卧室吧?尤其那些小虫儿,不会被水淹了吧?
有时,真替它们担心。虫儿一定也有虫儿生存的艰难,也有虫儿的烦恼。这些,人不理解,也不会理解。可是,虫儿得面对,得克服。做一只虫儿,看来也不是自由自在的,有着生存的困窘。
可是虫儿永远是快乐的,是兴奋的。天晴了,第二天一早,太阳干干净净地流淌出来,天是一种鸡蛋清的色泽。田野里,有淡蓝色的雾气漂浮上来,和阳光纠缠着、渗透着。
蚯蚓在刨土,很忙碌。草儿在青绿中随风舒展。荷塘中,莲叶有锅盖大,圆圆满满的,盛满了青葱的气韵和一种难以言说的水韵,就那样摇曳着,和荷花相互衬托着,美丽着。
我走在村路上,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走向山口,走向学校。学校在几棵杨树旁,被一片翠绿罩着,一棵石榴花红着。那儿也有虫鸣,因为那儿也有草,一棵棵细密青嫩着,翠绿着。这些虫儿依草而活,依草而歌,下雨的日子它们无恙。雨后的日子它们兴奋。
草,是乡村的孩子,更是虫儿们的家。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