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433期:第04版 百味

保锁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刘旭

从前,陕北农家炕头上几乎都有一个小石狮子。陕北人叫它炕狮子,也叫拴娃石。

石狮子大不盈尺,小不过寸,形态各异。随着时代变迁,炕头石狮子从较大范围的镇邪功能,转移到具体的“保锁孩子”生命神的功能。

这个历经不知多少辈传下来的老物件,在其语言符号里储存了陕北人的原始文化形态……

我小时候体弱,并且得一病,此病病发时毫无征兆,明明刚刚还好好的有说有笑,突然就一头栽倒在地,口吐白沫、牙关紧咬,脸色发紫喘不过气来,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当地有人把此病叫羊疯病,也有人叫癫痫病。

此病来得突然,去得也快,醒来后就和正常人一样了。当然,如果醒不过来就另当别论了。父母为了治好我的病可没少花费心血,只要有人说哪里可以治好我的病,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带着我去看病。遗憾的是钱花了不少,我的病还是没有治好。母亲常常无不担忧地看着我说,这娃什么时候才能长成健康人?

最严重的一次是我正和哥哥玩耍,突然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等到我醒过来,身边已经围了一大群人,母亲正抱着我号啕大哭。她见我醒来,抱着我疯了似的又是哭又是亲我,泪水沾了我一脸。母亲哭着说:“娃啊,你要有个三长两短娘咋办呢!”

那是我最凶险的一次,至于过程我是不知道的,都是后来哥哥告诉我的。每次病发,我就感觉好像睡了一觉一样,醒过来后什么都不知道。

我的病让母亲每天都担惊受怕,我无法想象母亲是怎么在我得病的那些日子里熬过来的。

求医不行,母亲就求神。村子里有一座庙,只有在庙会的时候才有人,平时很少有人到庙上去。母亲则不然,天天去烧香磕头,不知道给那泥塑的菩萨磕了多少头,祈求菩萨保佑我。

可是求神拜佛好像对我的病起不了什么作用,我的病说来还是就来。母亲万般无奈之下听从别人的话,找人“保锁”我。

保锁要用到石狮子,作为陕北人,我们家当然也有石狮子。我们家的石狮子和猫一般大小,是一蹲像,经过岁月的侵蚀,已经没有了棱角,模样没有了狮子本来的霸气、威武,仔细看反而有点呆萌可爱。

至于此石狮子在我家传了多少代,父亲说从他有记忆时就有了,我爷爷也说在他的记忆中就有了,确切时间谁也说不清楚。到了我这一代,石狮子又担起护佑我的重任。

给我保锁的人叫王大,认识他的人当着他的面都尊称一声王师。在陕北,也会把风水先生叫阴阳先生。

王大在当地大有名头。我的记忆中,王大高高瘦瘦,花白的头发,颌下一撮山羊胡子,经常上身穿对襟长衫,脚穿圆口布鞋,颇有一番仙风道骨的味道。

请王大看病的大多数人都抱着对鬼神一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也有经过王大看病的病人,王大人还没有走,本来几天了茶饭不思,突然就嚷嚷着饿了。于是王大就成了有些人眼中的“活神仙”。其实仔细一想,这其中有心理暗示,道理很简单,一个病人你如果说他的病不是什么大病,病人立马会感觉很轻松。反之你说病人的病很严重,病人感觉自己的病就加重了。

王大并不是保锁我一个人,他一个人保锁好多孩子。我至今还记得王大给我保锁时的情景。保锁要举行仪式,先拿一根绳子,叫“拴缰绳”,拴在石狮子上,在灶君前供起神灵牌位,点香焚裱,口中念念有词:

众家神灵一声请,家宅六神紧伺候,

早受香火晚收灯,东西南北解通行,

……

后面王大念叨了什么,由于年代久远记不清了,总之大意是保佑孩子没病没灾、长命百岁。

最后还要念祝文,说明保锁的孩子姓名,保锁的原因等。例如某年某月某日具体到什么地方的人,某某因为什么保锁等等。然后将系在石狮子上的“拴缰绳”的另一头系在保锁孩子的腰间或者胳膊上。接着又是一阵念叨:天承保,地承保,确保孩子一世好等等。

保锁到了十二岁要解锁,解锁比较简单,其实就是要酬谢为孩子保锁之人。我保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犯得次数一年比一年少,父母就认为这是王大保锁我的成果。

实际上是随着我的年龄增长,自身抵抗力增强的原因。再后来我的病好了。

现在陕北的年轻人已经没有人相信保锁能保平安一说了,那些健在的老年人依旧相信保锁能保平安,有时候并不一定是迷信,他们坚持的是一种信仰,一种习俗。

回忆保锁的事,是回忆父母养育我的不易。想起那个年代的好多事、好多人,不惑之年的我一想起,总有一股温暖在心中流淌。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