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466期:第04版 憩心亭

秋天的第一场雨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刘向月

淅淅沥沥的,早晨五点多醒来就听到雨声稠密,秋天的第一场雨就这样来了。

从阳台的窗口看出去,是一成不变的楼群以及停满院落的汽车,行人打着伞静静地走过。南边的低楼顶上,露出一个山头,青翠的树木群里,裸露着黄土的寂寞,它们混合着秋天的雨雾,互相缠绕、低语,强调这秋色蒙蒙。

这时候天空是灰白的,没有云朵,没有边际,只是安静地、朦胧地在那里,不高不低,似乎正好是天空该有的高度。

静静地看着,不专注任何事物,也没有思绪纷飞,就会听到雨水滴落,敲打不同物件发出的声音,汽车的疾驰、路人的交谈……不管远的还是近的,全都能听到。这时,你会感受到世界是静的,安静到你能听到这些声音。

一个专注于冥想事业的老师说过,更多时候,我们不会留意真实发生在自己生命里的东西,我们的内心被各种情绪占据着,焦虑、欲望、恐惧,以及各种各样的投射。我们忙着追求别人,或者对自己要求达成的目标,忙着不断征服和克服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让我们的心无法安宁下来,我们只会去听那些能够给我们带来慰藉、满足和减轻痛苦的内容,我们听到的,也只可能是我们的独白和欲求。

这样的雨,下了一早上,整个夏天的炎热,突然毫无预示地远去了,就像幻觉一样,似乎从没存在过,凉意从脚底慢慢延伸出来,空气也冷幽幽的。

其实,自然界时时提醒我们,就像道教所云:道法自然。用于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内心,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这个秋雨的早晨,我静静地坐在阳台上,故意光着脚,听着喧嚣的雨声,内心说不上多么的平静,但我能看到它的涌动。如老师所说,想要触碰真相,心就需要安静下来,抛开各种各样的想法,纯粹地去感知。

想起今年春天,和外孙女摘了各种颜色、形状不同的树叶,带回家后,她贴在一张A4纸上,放在窗台很久了,还是珍贵得不得了。我每天从窗边经过无数次,每次都看着它由鲜艳夺目到渐渐卷曲、暗淡、枯干。即使这样,它还是在那里,既不等待也不拒绝。我想,这就是生命本来的样子吧!

时间经过了我们,孩子长大、青年飞扬、中年成熟、老年呢,也不必沧桑,就像白居易写的这首感叹老去的诗《咏老赠梦得》: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当他寄给刘禹锡时,刘禹锡在《酬乐天咏老见示》回赠诗中所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人无法改变自然规律,但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安然恬淡的生活方式。

是的,时间不仅经过人的生命,它也经过外孙女这张贴了不同形状和颜色树叶的A4纸,经过世间一切存在的物体,它让我感受到,似乎这一切都是本该有的样子。

我们无法进入,也无法阻止。只有岁月,一点一点地让万物融入各种似不相干的实相中。其实一切都是自有的本质。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