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505期:第03版 健康

为啥“想到上班就心累”

——面对职业倦怠如何破局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10月3日,西安某初级中学任英语老师的徐菲(化名)向笔者倾诉,在调整了接手的班级后,学生的水平和学习态度与之前有很大差距,尝试过不同办法,学生成绩提升不大,这给了她很大压力。

数月“不想上班”造成的睡眠障碍在医院检查后,尝试了理疗、吃药,但效果均不明显。和心理医生谈话后才知道这是职业倦怠的一种表现。

安康乐天心理咨询服务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焦省莉指出,职业倦怠在现如今的职场中并不鲜见。

职业倦怠缘何产生?它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又该如何缓解?本文带您认识了解这一现象和问题。

职业倦怠缘何产生

职业倦怠又称“工作耗竭”,换句话说,是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

焦省莉分析,从成因来看,和其他大多心理问题一样,职业倦怠也是个人内在和外在因素兼而有之。

工作成就感和满足感的缺乏、职业发展的限制,以及工作与生活平衡问题、不良的工作环境等,都可能促成职业倦怠形成。

焦省莉表示,在相关心理咨询的人群中,“心累”“不起作用”和“筋疲力竭”等词出现频率较高。

长期面对重复性的工作任务,缺乏刺激和挑战,容易感到无聊和厌倦。她补充,工作压力大、难度高、工作成果难以展现,同样容易感到困扰和失望。

“工作时间和私人时间并不分明,一个电话叫回来加班是常有的事情。哪怕下班回家,脑子里处理工作事宜的那根弦也很少放松过。”张晓宁(化名)是一名三甲医院内科主治医生,工作性质原因造成他几乎时刻在“待命”,工作和生活常处于不平衡状态。

焦省莉称,虽然很多工作表面上并不是高强度加班的工作模式,但“隐形加班”带来的焦虑感也会造成职业倦怠,对工作产生消极和抵触心理。

对身心健康影响不容忽视

在2022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更新的官方诊断手册中,职业倦怠被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被定义为:“长期暴露于工作场所压力且未能成功管理所造成的一种综合征。”

虽然目前职业倦怠还被归为“影响健康的风险因子”而非疾病,但这种长期的压力会对个人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心理上来说,职业倦怠表现为对工作失去兴趣、产生疲劳感、情绪低落,以及对工作任务持悲观态度。

“工作很累的那段时间,我都像是把自己包裹在一个私人空间里,变成一个‘小透明’似乎还能减少点压力。”在某广告公司策略部门任职的唐辰溪(化名)称,她在职业倦怠期会回避一些人和事,减少一些团队活动或社交场合的出席。

“社交退缩,拖延和逃避,也是职业倦怠表现的一种。”焦省莉说,一些处于职业倦怠的人与同事和上司的交流减少,也更易感受到隔阂和社交压力。

而职业倦怠导致身体的不适感,突出表现在能量耗尽或精疲力竭的感觉。

焦省莉称,很多咨询者都是因为身体产生了不良反应,例如长期失眠、焦虑、头痛、背痛等,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什么病症,才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她强调,心理问题造成的身体不适不容忽视。长期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人群可能面临的焦虑、抑郁、睡眠问题、疲劳和消极情绪等还可能导致心脏病、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等疾病。

应对有道才能降低风险

面对职业倦怠,用人单位首先要意识到其危害。消极对待工作的态度会在工作场所“蔓延”,降低整体工作效率。在制定规则和制度时,用人单位应考虑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强度,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多样化的发展空间。

此外,焦省莉从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等角度给出如下建议:

首先要确认职业目标和动机,思考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以及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每个人性格不同,适合从事的工作类型也不同,在择业时最好能充分考虑该性质的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能激发自己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对于已经处于事业发展期的人来说,可以尝试寻求新的挑战。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工作任务,例如通过学习简单新颖的操作技巧,减少常规的、机械性的流程,可以提高效率,增加成就感。同时,积极参加培训课程、参加研讨会,增加自身职业竞争力,也能激发职业热情。

第三点是建立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合理规划工作时间和个人时间,感觉工作压力超负荷时,尝试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如减少工作量、放慢工作节奏。工作之余多和朋友、家人倾诉;生活中,培养个人兴趣爱好也有助于转移对工作的注意力。如果长期处于职业倦怠中,可以考虑调整职业规划,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尝试新的职业机会或行业。如果问题严重,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帮助。□刘妍言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