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540期:第04版 创造

故乡小路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周养俊

不知从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开始,也不知是哪一代哪一辈哪一个勇敢者踏出了第一步,抡起了第一把挖土的工具,砍下了第一棵荆棘,垒出了第一个台阶,从此这座山塬就有了路,这座无数层黄土堆积起来的庞然巨体就有了血脉、有了生机,就长出了皱纹,刻下了年轮,留下了记忆。

第一次看到这山坡,第一次踏上这山路,谁也不敢相信这七八十度坡度的羊肠小路竟有人可以肩挑重物行走。只有生活在这里的人知道,几千年了,他们的祖先就居住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每天都走在这山路上,每天都在这山坡上辛勤劳作。

这就是我的故乡,在白鹿原的侧面,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小路。

走在这些山路上的,曾是故乡的先辈和现在故乡的亲人们。秋天,他们把种子撒在山坡上,祈祷来年有个好收成。冬季,他们挑着粪担上坡送肥,汗水在脸上弥漫成水蒸气,眉毛上也挂了霜花。春天,他们在庄稼地里拔草锄地,企盼着粮食早点成熟。夏季,他们挑着沉甸甸的麦子下坡,汗水湿透了衣衫,每个人的背上都画了图案。扁担把肩膀磨出了一层层厚茧,石子磨破了一双双百层鞋底,岁月的煎熬使他们驼了背,生活的重负压弯了他们的腰。

活着,他们终年在山路上奔走,在山坡上劳作,肩挑着日子的需要,放飞着单纯的理想、信念,追赶着心中的太阳。死后,他们的子孙在山坡向阳的地方挖一土坑,就像死者曾埋葬他们的父辈一样,在一阵阵哀哀的哭声中把他们掩埋在这块贫瘠的热土上,让他们长眠在这里,看子孙的成长和这里的变化。于是,山路旁就有了一个个黄土堆,清明时节的山路上就撒满了白色的、黄色的纸钱。

这山路,唱过我童年的歌谣,响过我牧羊的皮鞭,撞烂过我打柴的柴筐,摔破过我稚嫩的膝盖。

这山路,流过我心酸的泪,洒过我辛苦的汗水,走过我攀登的脚步,有过我欣慰的微笑。

离开家乡已经许多年了,故乡的山路还是那么高、那么窄、那么长、那么陡。

我的头发已经花白了,故乡的山路还年轻着,路旁的草还那么绿,坡塄上的花还是那样红。

沙石铺出宽敞笔直的公路时,山坡的小路没有变化,如今水泥路都修到村里了,山坡的小路还依然存在着。

故乡的小路,古老又年轻的小路,你是我的起点,我从你的脚下出发;你是我的归宿,我很快要回到你的身旁。我永远走在你的身上,你永远都在我的心头。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