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栗清亚
坐在返乡的列车上,听着王源的歌《离家的人才会想听的故事》:“谁慢慢长大,谁夜里哭啊,谁好想回家,谁被迫长大,谁扛得累吗,谁被迫离家,究竟是谁等你回家,谁离开了家……”小时候喜欢听故事,故事里尽是别人的事、别人的人生,我只是个听故事的人。长大后,学会了讲故事,自己亦成了故事里的主人公,故事里讲的是自己从年少时背起行囊离家后求学的点点滴滴。小时候不明白诗词中浓浓的思乡情却为何不归去,长大后才知道思乡而不归是何等愁绪,背井离乡总有迫不得已的原因。
于是,我在听故事和讲故事中长大,在长大中也逐渐明白故乡之于个体的重要性,在见证家乡变化后更多的是描摹记忆深处故乡的模样。那些年,我慢慢长大,听着那些故事;那些年,我离开家乡,重返家乡后看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忆中那故乡的模样异常清晰,眼前的家乡面貌焕然一新。
记忆中故乡的春天,河堤旁有一排垂柳,微风吹过,杨柳依依,柳枝在风中翩跹起舞。河水缓缓流淌,河岸边开着些许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夕阳西下时总会看到远处赶着牛羊回家的人的影子,牛羊的叫声掺杂着乡亲们打招呼的声音,嘈杂,却是记忆深处跳动的美丽音符。夏天的傍晚,会在屋顶上铺上席子,躺在房顶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多到数不清,从北斗七星到北极星,从牛郎星到织女星,夏日夜晚总是点缀着星光,星光里亦有听不完的故事。秋天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幅幅五谷丰登的画面迎面扑来,从金灿灿的玉米到低垂的谷子,从高昂头颅的红高粱到笑开颜的白棉花,从红彤彤的柿子、龇牙咧嘴的石榴到金黄的梨和紫葡萄,冒着烟的拖拉机载着满满车斗的苞米一趟趟穿梭在田地与家之间,老乡在收完玉米的田地上用犁和耙耕地,不远处还有端着盆儿撒化肥的身影。下过雪后的冬天,冷冽而温馨,放学后喜欢坐在火炉旁,看着蜂窝煤的火苗跳跃,厨房灶台里的柴火烧得噼里啪啦作响,灶台上蒸着一锅热气腾腾的馒头。雪夜中院子里嬉戏玩闹的身影,被记忆拉得很长很长。
后来,一切都在慢慢变化。随着祖国的富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那故乡的小村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河堤旁的玉米田和麦田变成了防护林,儿时记忆中成片的棉花、花生、大豆、芝麻、谷子变成了葡萄园,甚至建了大棚。村口的油菜花田和种着各式各样蔬菜的菜园变成了农家院。家门口那条尘土飞扬的土路变成了公路,地头前泥泞坑洼的小土路也修成了水泥路。低矮的红砖房变成了二层三层的小楼房,屋子越来越大,院子越来越小,院子里的果树和泡桐树被砍伐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棵纤细的小树和数盆花花草草。屋顶上矗立的烟囱消失了,厨房里烧柴火的土灶拆除了,多了天然气灶和电磁炉。搓衣板不见了,贴着各式图案和喜字的脸盆不见了,冰箱、洗衣机、空调却一应俱全。曾经骑了好多年的自行车报废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颜色的电动车,家家户户门口或院子里也大多停放了小汽车。不知何时,乡亲们手中的手机从诺基亚老年机变成了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刷短视频、网上购物,小村庄里快递同样络绎不绝。走街串巷吆喝的小商贩隐匿了踪迹,赶着马车卖咸菜的老爷爷也不再出摊,小卖部变成了超市,收银台摆上了收款码,超市里东西一应俱全,村民们也不用逢五逢十出去赶集了。在村子里读书的小孩儿越来越少,村北边唯一的小学变成了幼儿园,而后没几年关闭了。家乡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少时熟识的老乡头发白了,腰也弯了,脸上的皱纹留下了岁月的洗礼,也见证了家乡的发展变化。
而我,离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离家的时间越来越长,在家的时间却越来越短。
离家,从乡镇到县城到省会到千里之外的古都西安再到首都,交通工具从开始的步行,到骑自行车,到公交车,到大巴车,到现在的火车高铁。离家时间,从开始的两周到后来的一个月,再到后来的半年,甚至一年。
儿时回家路上,踏着阳光,和小伙伴手牵手蹦蹦跳跳,唱着“好春光,不如梦一场,梦里青草香,你把梦想带身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还有轻风吹斜阳”,路上看到的是低矮的砖瓦房和红砖墙。后来,每隔一周的周五下午骑着自行车回家,沿着长长的河堤,远远望去,太行山脉似乎在天地交接处横亘着,河堤的另一边是长满绿油油农作物的田地。初中的时候,公交车上看到的是由楼房到农田到平房的转变。高高耸立的冒着烟的烟囱逐渐消失在视线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农田劳作的老乡逐渐浮现在眼前。高中时,大巴车上,从省市到郊区再到农村,弯弯曲曲的公路,不断闪现的路标和指示牌,以及市分界线。如今,火车上,穿越山洞隧道,跨过河流,见到数不清的铁路旁的绿化带,途经一个个车站,火车停了又前进,车上弥漫着各种声音和不同的味道。当播报员说出熟悉的车站,我知道,我即将回到我魂牵梦萦的家乡。
那年,我学着大人的模样,背上行囊离开故乡,行囊里装满成长的故事和家乡的记忆。那年,我变成大人,怀揣深深的思念,带着长大后经历的故事,回归故乡。
蓦然,想起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终于在此刻,我明白其中深意。经历了那些年的那些故事,我也终于回到令我心安的家乡。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栗清亚
坐在返乡的列车上,听着王源的歌《离家的人才会想听的故事》:“谁慢慢长大,谁夜里哭啊,谁好想回家,谁被迫长大,谁扛得累吗,谁被迫离家,究竟是谁等你回家,谁离开了家……”小时候喜欢听故事,故事里尽是别人的事、别人的人生,我只是个听故事的人。长大后,学会了讲故事,自己亦成了故事里的主人公,故事里讲的是自己从年少时背起行囊离家后求学的点点滴滴。小时候不明白诗词中浓浓的思乡情却为何不归去,长大后才知道思乡而不归是何等愁绪,背井离乡总有迫不得已的原因。
于是,我在听故事和讲故事中长大,在长大中也逐渐明白故乡之于个体的重要性,在见证家乡变化后更多的是描摹记忆深处故乡的模样。那些年,我慢慢长大,听着那些故事;那些年,我离开家乡,重返家乡后看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忆中那故乡的模样异常清晰,眼前的家乡面貌焕然一新。
记忆中故乡的春天,河堤旁有一排垂柳,微风吹过,杨柳依依,柳枝在风中翩跹起舞。河水缓缓流淌,河岸边开着些许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夕阳西下时总会看到远处赶着牛羊回家的人的影子,牛羊的叫声掺杂着乡亲们打招呼的声音,嘈杂,却是记忆深处跳动的美丽音符。夏天的傍晚,会在屋顶上铺上席子,躺在房顶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多到数不清,从北斗七星到北极星,从牛郎星到织女星,夏日夜晚总是点缀着星光,星光里亦有听不完的故事。秋天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幅幅五谷丰登的画面迎面扑来,从金灿灿的玉米到低垂的谷子,从高昂头颅的红高粱到笑开颜的白棉花,从红彤彤的柿子、龇牙咧嘴的石榴到金黄的梨和紫葡萄,冒着烟的拖拉机载着满满车斗的苞米一趟趟穿梭在田地与家之间,老乡在收完玉米的田地上用犁和耙耕地,不远处还有端着盆儿撒化肥的身影。下过雪后的冬天,冷冽而温馨,放学后喜欢坐在火炉旁,看着蜂窝煤的火苗跳跃,厨房灶台里的柴火烧得噼里啪啦作响,灶台上蒸着一锅热气腾腾的馒头。雪夜中院子里嬉戏玩闹的身影,被记忆拉得很长很长。
后来,一切都在慢慢变化。随着祖国的富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那故乡的小村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河堤旁的玉米田和麦田变成了防护林,儿时记忆中成片的棉花、花生、大豆、芝麻、谷子变成了葡萄园,甚至建了大棚。村口的油菜花田和种着各式各样蔬菜的菜园变成了农家院。家门口那条尘土飞扬的土路变成了公路,地头前泥泞坑洼的小土路也修成了水泥路。低矮的红砖房变成了二层三层的小楼房,屋子越来越大,院子越来越小,院子里的果树和泡桐树被砍伐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棵纤细的小树和数盆花花草草。屋顶上矗立的烟囱消失了,厨房里烧柴火的土灶拆除了,多了天然气灶和电磁炉。搓衣板不见了,贴着各式图案和喜字的脸盆不见了,冰箱、洗衣机、空调却一应俱全。曾经骑了好多年的自行车报废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颜色的电动车,家家户户门口或院子里也大多停放了小汽车。不知何时,乡亲们手中的手机从诺基亚老年机变成了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刷短视频、网上购物,小村庄里快递同样络绎不绝。走街串巷吆喝的小商贩隐匿了踪迹,赶着马车卖咸菜的老爷爷也不再出摊,小卖部变成了超市,收银台摆上了收款码,超市里东西一应俱全,村民们也不用逢五逢十出去赶集了。在村子里读书的小孩儿越来越少,村北边唯一的小学变成了幼儿园,而后没几年关闭了。家乡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少时熟识的老乡头发白了,腰也弯了,脸上的皱纹留下了岁月的洗礼,也见证了家乡的发展变化。
而我,离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离家的时间越来越长,在家的时间却越来越短。
离家,从乡镇到县城到省会到千里之外的古都西安再到首都,交通工具从开始的步行,到骑自行车,到公交车,到大巴车,到现在的火车高铁。离家时间,从开始的两周到后来的一个月,再到后来的半年,甚至一年。
儿时回家路上,踏着阳光,和小伙伴手牵手蹦蹦跳跳,唱着“好春光,不如梦一场,梦里青草香,你把梦想带身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还有轻风吹斜阳”,路上看到的是低矮的砖瓦房和红砖墙。后来,每隔一周的周五下午骑着自行车回家,沿着长长的河堤,远远望去,太行山脉似乎在天地交接处横亘着,河堤的另一边是长满绿油油农作物的田地。初中的时候,公交车上看到的是由楼房到农田到平房的转变。高高耸立的冒着烟的烟囱逐渐消失在视线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农田劳作的老乡逐渐浮现在眼前。高中时,大巴车上,从省市到郊区再到农村,弯弯曲曲的公路,不断闪现的路标和指示牌,以及市分界线。如今,火车上,穿越山洞隧道,跨过河流,见到数不清的铁路旁的绿化带,途经一个个车站,火车停了又前进,车上弥漫着各种声音和不同的味道。当播报员说出熟悉的车站,我知道,我即将回到我魂牵梦萦的家乡。
那年,我学着大人的模样,背上行囊离开故乡,行囊里装满成长的故事和家乡的记忆。那年,我变成大人,怀揣深深的思念,带着长大后经历的故事,回归故乡。
蓦然,想起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终于在此刻,我明白其中深意。经历了那些年的那些故事,我也终于回到令我心安的家乡。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