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里,西安名医回乡送温暖
——西安交大二附院开展“情系家乡心系健康”大巡诊小记
故乡是每个人心中最绵长的记忆,回到故乡,服务乡亲,让医护人员感到由衷自豪。今年10月至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把全院医护人员按照家乡所在地划分,组建了86支“名医天团”小分队,让他们回到各自家乡开展“情系家乡心系健康”大巡诊系列活动,用自身专长回报家乡人民,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基层广大职工群众。
“作为党员,要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西安交大二附院源于1912年中国第一所由国家教育部创办的从事现代高等西医教育的医学院校——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及其附属诊察所,1937年10月西迁到西安,已扎根西部86载。
今年10月,正值该院抗战西迁86周年之际,医院党委和工会向全院职工发出“情系家乡心系健康”大巡诊动员令,得到全院职工的积极响应。10月13日,在医院举办活动启动仪式后,首批由80人组成的3支“名医天团”小分队分赴韩城市矿务局总医院、澄城县医院和榆林横山区医院开展学术讲座及义诊活动。
今年已经70岁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康全清教授,不仅积极参加活动,还激励身边的年轻人一起出发。他动情地说:“作为党员,我们要抓住医院抗战西迁86周年这一契机,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积极参与并做好义诊的每一项工作。”
康全清是榆林靖边县人,他在上大学时就离开了家乡,迄今在西安已有50余年。康教授深知家乡一个人生病,牵动的就是一家人。他十分珍惜这次回家乡义诊的机会,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个患者看病,忙得没有时间吃饭,却依然坚持看完最后一个患者。他还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在诊疗实践中培训当地医护人员。他说:“党和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也要时刻感党恩,发挥专长,多为群众办点实事。”
“作为医生,看到曾救治的患者健康很欣慰”
此次“情系家乡心系健康”大巡诊活动地不仅限于陕西。甘肃省庆阳市是此次活动中唯一在省外开展义诊的地方。义诊由该院甘肃籍人、骨二科主任李浩鹏牵头,组织医院多名教授出省义诊。预告刚一发出,就有一名特殊的患者主动联系当地的医疗机构,表示一定要前来探望来自西安的名医们。
五年前,这名患者得病后情况危急,便联系交大二附院重症医学科的王国恩教授。王教授立刻前往当地会诊,从死神手中将这名患者抢救回来。因当地救治条件有限,患者病情稍稳定后又辗转来陕入住到交大二附院妇产科,经多学科共同诊疗后,在妇产科谢秀英教授等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康复出院。得知当年救治自己的专家要来庆阳义诊,这位患者喜出望外,表示要在家门口感谢西安医生的救治之恩。当医患双方相逢在义诊现场时,医生看到健康的患者倍感欣慰,患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感谢和祝福的场景让人泪目。这位患者的主治医生、谢秀英教授激动地说:“作为医生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我们曾经救治的患者依然健康地生活!”
“回馈家乡,我们成了父老乡亲眼里的骄傲”
在为期两个月的大巡诊中,医护人员通过义诊、查房、学术讲座、手术演示、等级评审指导、管理座谈、赠送爱心大礼包等形式,为家乡人民服务,为基层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添砖加瓦。他们在回馈家乡的同时,也成了父老乡亲眼里的骄傲。
该院全科医学科的王哲是刚工作了4年的青年医生,他的家乡在渭南白水县。这次他跟随“名医天团”小分队一起回到了家乡义诊,得知消息的爷爷和四叔高兴地来到义诊现场,以“送吃送喝”最朴素的方式慰问自家的孩子和义诊医生。
王哲的爷爷是一名中医爱好者,经常给左邻右舍讲述中医方面的知识。王哲的四叔是当地有名的口腔科医生,在他的成长中四叔给予了很大帮助。家人的“现场慰问”,让王哲和在场的年轻医生都觉得意义非凡:“我们响应医院的号召回乡义诊,既为家乡人民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也让父老乡亲进一步认识了我们,我们是他们眼中的骄傲。”
截至记者发稿时,在这近2个月里,该院共有近千名医护人员,足迹遍布三秦大地和甘肃的11个地市、45个区县,开展大巡诊活动86场次,服务群众1.5万余人次,受到当地医院、医务人员和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该院党委书记刘昌表示,此次大巡诊活动是医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乡村医疗振兴的务实行动,我们为基层百姓服务永无止境。2024年,将重点聚焦基层群众健康服务需求,按需组建“名医天团”小分队,创新更多形式,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卫生健康服务。
本报记者 阎瑞先 通讯员 寇筱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故乡是每个人心中最绵长的记忆,回到故乡,服务乡亲,让医护人员感到由衷自豪。今年10月至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把全院医护人员按照家乡所在地划分,组建了86支“名医天团”小分队,让他们回到各自家乡开展“情系家乡心系健康”大巡诊系列活动,用自身专长回报家乡人民,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基层广大职工群众。
“作为党员,要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西安交大二附院源于1912年中国第一所由国家教育部创办的从事现代高等西医教育的医学院校——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及其附属诊察所,1937年10月西迁到西安,已扎根西部86载。
今年10月,正值该院抗战西迁86周年之际,医院党委和工会向全院职工发出“情系家乡心系健康”大巡诊动员令,得到全院职工的积极响应。10月13日,在医院举办活动启动仪式后,首批由80人组成的3支“名医天团”小分队分赴韩城市矿务局总医院、澄城县医院和榆林横山区医院开展学术讲座及义诊活动。
今年已经70岁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康全清教授,不仅积极参加活动,还激励身边的年轻人一起出发。他动情地说:“作为党员,我们要抓住医院抗战西迁86周年这一契机,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积极参与并做好义诊的每一项工作。”
康全清是榆林靖边县人,他在上大学时就离开了家乡,迄今在西安已有50余年。康教授深知家乡一个人生病,牵动的就是一家人。他十分珍惜这次回家乡义诊的机会,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个患者看病,忙得没有时间吃饭,却依然坚持看完最后一个患者。他还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在诊疗实践中培训当地医护人员。他说:“党和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也要时刻感党恩,发挥专长,多为群众办点实事。”
“作为医生,看到曾救治的患者健康很欣慰”
此次“情系家乡心系健康”大巡诊活动地不仅限于陕西。甘肃省庆阳市是此次活动中唯一在省外开展义诊的地方。义诊由该院甘肃籍人、骨二科主任李浩鹏牵头,组织医院多名教授出省义诊。预告刚一发出,就有一名特殊的患者主动联系当地的医疗机构,表示一定要前来探望来自西安的名医们。
五年前,这名患者得病后情况危急,便联系交大二附院重症医学科的王国恩教授。王教授立刻前往当地会诊,从死神手中将这名患者抢救回来。因当地救治条件有限,患者病情稍稳定后又辗转来陕入住到交大二附院妇产科,经多学科共同诊疗后,在妇产科谢秀英教授等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康复出院。得知当年救治自己的专家要来庆阳义诊,这位患者喜出望外,表示要在家门口感谢西安医生的救治之恩。当医患双方相逢在义诊现场时,医生看到健康的患者倍感欣慰,患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感谢和祝福的场景让人泪目。这位患者的主治医生、谢秀英教授激动地说:“作为医生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我们曾经救治的患者依然健康地生活!”
“回馈家乡,我们成了父老乡亲眼里的骄傲”
在为期两个月的大巡诊中,医护人员通过义诊、查房、学术讲座、手术演示、等级评审指导、管理座谈、赠送爱心大礼包等形式,为家乡人民服务,为基层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添砖加瓦。他们在回馈家乡的同时,也成了父老乡亲眼里的骄傲。
该院全科医学科的王哲是刚工作了4年的青年医生,他的家乡在渭南白水县。这次他跟随“名医天团”小分队一起回到了家乡义诊,得知消息的爷爷和四叔高兴地来到义诊现场,以“送吃送喝”最朴素的方式慰问自家的孩子和义诊医生。
王哲的爷爷是一名中医爱好者,经常给左邻右舍讲述中医方面的知识。王哲的四叔是当地有名的口腔科医生,在他的成长中四叔给予了很大帮助。家人的“现场慰问”,让王哲和在场的年轻医生都觉得意义非凡:“我们响应医院的号召回乡义诊,既为家乡人民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也让父老乡亲进一步认识了我们,我们是他们眼中的骄傲。”
截至记者发稿时,在这近2个月里,该院共有近千名医护人员,足迹遍布三秦大地和甘肃的11个地市、45个区县,开展大巡诊活动86场次,服务群众1.5万余人次,受到当地医院、医务人员和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该院党委书记刘昌表示,此次大巡诊活动是医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乡村医疗振兴的务实行动,我们为基层百姓服务永无止境。2024年,将重点聚焦基层群众健康服务需求,按需组建“名医天团”小分队,创新更多形式,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卫生健康服务。
本报记者 阎瑞先 通讯员 寇筱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