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鸣犊
鸣犊镇,又叫牛犊镇,是西安市长安区东部的一座古镇。
鸣犊镇面向白鹿原,背靠少陵塬,环抱风凉塬,浐河、库峪河由南向北蜿蜒流过,纵贯鸣犊全境。鸣犊镇所辖范围,包括鸣犊镇和马兴乡。北边和灞桥区红旗街办常家湾接壤,南边经引镇通终南山,东边和炮里乡交界,西边和大兆乡连畔。主产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水稻等。
马兴乡原是一个独立的乡,2001年撤乡并镇,马兴乡与鸣犊镇合并,统称鸣犊镇,现在叫鸣犊街办。原马兴乡政府驻地马莲滩,因地属浐河岸,遍地生马莲花而得名。马兴乡曾叫马兴人民公社,1966年改为向阳川人民公社,1972年恢复原名,1984年改建马兴乡。
据宋代张礼《游城南记》记载:“浐河之西岸,其地有泉,旧时传有犊跑鸣而泉水出,今谓之鸣犊镇。”宋《长安志》载,“鸣犊在县南六十里。”清代嘉庆《咸宁县志》引古志载:“钟楼寺在城南十里鸣犊里,即万年县故址。”《西安通览·鸣犊镇》记载:“鸣犊镇西有鸣犊泉,因地处浐河断层边缘,每隔若干年发生一次地啸,地啸时泉水涌出,日久泉枯,当地老人多次听到过地啸时有老牛呼犊之声,故此地曰鸣犊。”
鸣犊是先民遗址。鸣犊镇依塬面川,地形宜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是先民繁衍生息的理想地所在,现有沈家村遗址、咀头遗址和杨家湾遗址。沈家村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先民居住遗址,遗物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纹饰有绳纹、蓝纹、压印纹等。咀头遗址分布较长,遗址在土塬的横断面,可以看到许多文化层,文化层中有陶片,遗物有红泥、红陶盆、尖底瓶、罐、盆等。杨家湾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器物有夹砂红陶盆,素面沿外翻,沿下有小孔。
鸣犊镇,包括马兴,是一块美丽肥沃的土地,也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浐河东岸是白鹿原,高陡奇险,原上平坦开阔,是古长安的天然屏障。公元前206年,刘邦曾驻军白鹿原上,召集乡贤豪杰开会,宣布了休养生息、安定人心、废除苛捐杂税的政策,对属下约法三章,这些都为刘邦后来占据关中,创建汉朝奠定了基础。汉景帝三年,周亚夫屯兵细柳,从白鹿原出发,平定河南荥阳七国叛乱。东晋永和十一年,桓温和苻坚带领的秦军在白鹿原决战。在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上,白鹿原演绎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恶斗。现代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写的就是白鹿原上发生的故事。
鸣犊镇的旅游资源也很丰富。二圣宫相传是秦二世胡亥的行宫。村子里还有风景秀丽的花马沟。侯坪村,也叫候驾坪,传说某朝某代皇帝出游,大臣们曾在这里候驾。师村,原叫狮村,村后的山坡上有一琴音洞,因滴水声似琴音而得名。马嘶坡有二说,一说皇帝上坡时马失前蹄而嘶叫;二说是穆桂英在此战马嘶鸣。王乐村的故事,传说清初期西安府富家子弟王乐,赶考不第,受父母责备,弃家来此耕地,后成为村庄,人称王落第,清嘉庆《咸宁县志》记为王落村,民国初年改为王乐村。吊钟沟有斗母宫,庙前原有一口吊钟,故村名叫吊钟沟。
浐河东岸有一将军庙村,因属古代将军堡遗址而得名。将军庙唐代就有,清嘉庆《咸宁县志》名将军庙,此地是西汉武帝鼎湖宫前沿校尉将军驻地。所谓将军,指“汉代苏武的父亲苏建”。将军堡遗址碑文上有,据《咸宁志》载:“荆峪水南有将军堡,即长水校尉屯兵处”。汉武帝元光元年,招贤良举茂才,苏建以德才兼备入选,被封为长水校尉,屯兵故里。远光二年,苏建筑堡于白鹿原南坡,其三面临崖一面依塬,地势险峻。经历两千余年沧桑,将军堡早已成为农田,只有几座土墩还依稀可见。苏武是苏建的次子,年轻时出任郎官,后升任栘中厩监,为皇帝掌管马厩。永初四年,汉武帝派遣苏武等送在汉的匈奴使者返回,苏武被匈奴扣押,并且诱骗苏武投降,苏武不从,被流放北海牧羊。始元六年,苏武才回到长安,拜为典属国。苏武在匈奴被拘19年,威武不屈,富贵不移,显示了民族气节,归来时已是满头白发。
鸣犊镇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生产小麦、玉米、水稻。马兴生产的粳米叫桂花球,色香味俱佳,在西安很有名声,渭北人也交口称赞。鸣犊镇的空心挂面、花花馍很有特色,空心挂面营养丰富,细如粉丝,洁白如玉,入口筋道,口感舒服,余味悠长,很受欢迎。传说,慈禧太后当年来西安,蒋介石的儿子蒋纬国当年在西安完婚,当地官员所送礼物就有鸣犊的空心挂面。吊钟沟的花花馍是长安一绝,不含添加剂,色、香、味、型俱佳。花花馍形态逼真,颜色鲜艳,做啥像啥,既是特色食品又是馈赠亲友的艺术作品,小孩子非常喜欢。
鸣犊镇确实是一块神秘而美丽的地方,风景秀丽,土壤肥沃,历史悠久,传说美妙,水塬充足,名胜古迹多,土特产驰名,发展潜力很大,明天的鸣犊一定更加辉煌壮丽。□周养俊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鸣犊镇,又叫牛犊镇,是西安市长安区东部的一座古镇。
鸣犊镇面向白鹿原,背靠少陵塬,环抱风凉塬,浐河、库峪河由南向北蜿蜒流过,纵贯鸣犊全境。鸣犊镇所辖范围,包括鸣犊镇和马兴乡。北边和灞桥区红旗街办常家湾接壤,南边经引镇通终南山,东边和炮里乡交界,西边和大兆乡连畔。主产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水稻等。
马兴乡原是一个独立的乡,2001年撤乡并镇,马兴乡与鸣犊镇合并,统称鸣犊镇,现在叫鸣犊街办。原马兴乡政府驻地马莲滩,因地属浐河岸,遍地生马莲花而得名。马兴乡曾叫马兴人民公社,1966年改为向阳川人民公社,1972年恢复原名,1984年改建马兴乡。
据宋代张礼《游城南记》记载:“浐河之西岸,其地有泉,旧时传有犊跑鸣而泉水出,今谓之鸣犊镇。”宋《长安志》载,“鸣犊在县南六十里。”清代嘉庆《咸宁县志》引古志载:“钟楼寺在城南十里鸣犊里,即万年县故址。”《西安通览·鸣犊镇》记载:“鸣犊镇西有鸣犊泉,因地处浐河断层边缘,每隔若干年发生一次地啸,地啸时泉水涌出,日久泉枯,当地老人多次听到过地啸时有老牛呼犊之声,故此地曰鸣犊。”
鸣犊是先民遗址。鸣犊镇依塬面川,地形宜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是先民繁衍生息的理想地所在,现有沈家村遗址、咀头遗址和杨家湾遗址。沈家村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先民居住遗址,遗物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纹饰有绳纹、蓝纹、压印纹等。咀头遗址分布较长,遗址在土塬的横断面,可以看到许多文化层,文化层中有陶片,遗物有红泥、红陶盆、尖底瓶、罐、盆等。杨家湾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器物有夹砂红陶盆,素面沿外翻,沿下有小孔。
鸣犊镇,包括马兴,是一块美丽肥沃的土地,也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浐河东岸是白鹿原,高陡奇险,原上平坦开阔,是古长安的天然屏障。公元前206年,刘邦曾驻军白鹿原上,召集乡贤豪杰开会,宣布了休养生息、安定人心、废除苛捐杂税的政策,对属下约法三章,这些都为刘邦后来占据关中,创建汉朝奠定了基础。汉景帝三年,周亚夫屯兵细柳,从白鹿原出发,平定河南荥阳七国叛乱。东晋永和十一年,桓温和苻坚带领的秦军在白鹿原决战。在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上,白鹿原演绎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恶斗。现代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写的就是白鹿原上发生的故事。
鸣犊镇的旅游资源也很丰富。二圣宫相传是秦二世胡亥的行宫。村子里还有风景秀丽的花马沟。侯坪村,也叫候驾坪,传说某朝某代皇帝出游,大臣们曾在这里候驾。师村,原叫狮村,村后的山坡上有一琴音洞,因滴水声似琴音而得名。马嘶坡有二说,一说皇帝上坡时马失前蹄而嘶叫;二说是穆桂英在此战马嘶鸣。王乐村的故事,传说清初期西安府富家子弟王乐,赶考不第,受父母责备,弃家来此耕地,后成为村庄,人称王落第,清嘉庆《咸宁县志》记为王落村,民国初年改为王乐村。吊钟沟有斗母宫,庙前原有一口吊钟,故村名叫吊钟沟。
浐河东岸有一将军庙村,因属古代将军堡遗址而得名。将军庙唐代就有,清嘉庆《咸宁县志》名将军庙,此地是西汉武帝鼎湖宫前沿校尉将军驻地。所谓将军,指“汉代苏武的父亲苏建”。将军堡遗址碑文上有,据《咸宁志》载:“荆峪水南有将军堡,即长水校尉屯兵处”。汉武帝元光元年,招贤良举茂才,苏建以德才兼备入选,被封为长水校尉,屯兵故里。远光二年,苏建筑堡于白鹿原南坡,其三面临崖一面依塬,地势险峻。经历两千余年沧桑,将军堡早已成为农田,只有几座土墩还依稀可见。苏武是苏建的次子,年轻时出任郎官,后升任栘中厩监,为皇帝掌管马厩。永初四年,汉武帝派遣苏武等送在汉的匈奴使者返回,苏武被匈奴扣押,并且诱骗苏武投降,苏武不从,被流放北海牧羊。始元六年,苏武才回到长安,拜为典属国。苏武在匈奴被拘19年,威武不屈,富贵不移,显示了民族气节,归来时已是满头白发。
鸣犊镇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生产小麦、玉米、水稻。马兴生产的粳米叫桂花球,色香味俱佳,在西安很有名声,渭北人也交口称赞。鸣犊镇的空心挂面、花花馍很有特色,空心挂面营养丰富,细如粉丝,洁白如玉,入口筋道,口感舒服,余味悠长,很受欢迎。传说,慈禧太后当年来西安,蒋介石的儿子蒋纬国当年在西安完婚,当地官员所送礼物就有鸣犊的空心挂面。吊钟沟的花花馍是长安一绝,不含添加剂,色、香、味、型俱佳。花花馍形态逼真,颜色鲜艳,做啥像啥,既是特色食品又是馈赠亲友的艺术作品,小孩子非常喜欢。
鸣犊镇确实是一块神秘而美丽的地方,风景秀丽,土壤肥沃,历史悠久,传说美妙,水塬充足,名胜古迹多,土特产驰名,发展潜力很大,明天的鸣犊一定更加辉煌壮丽。□周养俊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