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博物馆里的“龙”
唐代·鎏金走龙 西安博物院 藏
唐代·鎏金铁芯铜龙 陕西历史博物馆 藏
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很多文物中都有龙的形象。
陕西,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脉悠远,底蕴深厚。一座座博物馆(院)里,三秦瑰宝灿若星河,它们当中许多带有“龙元素”的文物静待晤面公众。
龙有万象
在我国,龙纹的雏形最早始于新石器时期的玉器和陶器彩绘等,在甲骨文、金文中也出现数十种“龙”字。商、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
秦汉时期,龙的形态基本定形,头、角、四爪及尾均具备鲜明的特征。南北朝以后,龙的形象更加复杂、丰满,头部增大、双角耸立、项部和颏部鬣须加长,身躯扭曲,富于变化。唐宋时期,龙的造型趋于完善,并开始走向程式化。
陕西考古博物馆馆藏的龙纹盉(读作“禾”),有长方形口,四面坡形盖,盖顶有圆雕虎形钮。盉口长7.2厘米,口宽5.2厘米,通高26.7厘米。据工作人员介绍,盉是一种调酒器。盉中盛酒或水,可以调饮酒器中酒的浓淡。盉通常有流(出水口),有鋬(读作“盼”,把手),有盖,有足,且盖与鋬通常有链条相连,器形很像是现代的茶壶。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青铜龙,龙体中空,合铸焊接而成。这件青铜龙,头略呈方形,鼓目,翻鼻,张口,身饰鱼鳞纹。据工作人员介绍,该文物身长2.3米,重75千克。经鉴定,它是秦国或秦朝的遗物。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史书上所记载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铸以为钟鐻”的秦大型乐器架的底座。
西安博物院的汉代龙纹空心砖,砖体长方形,中空。正面纹饰构图中,流动的云纹,充满生机的灵芝草,祥瑞的玉璧和游龙,构成了一幅生动自然的“二龙拱璧图”。据工作人员介绍,璧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在战国以后的礼仪活动中,玉璧是用于祭天的礼器。两侧以爪托璧的双龙是通天神兽,其形态是典型的汉代走龙。
龙啸九天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这个时期的龙纹装饰,有了新的艺术形象,充分体现了唐代包容性和动感活力的审美特点。
“唐龙多为动态,大多呈升腾状,少数也有静态卧伏休息状。龙身有蛇腹装饰,龙的毛发长而飘逸,表现了一种强大勇猛的状态。”西安博物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龙爪从过去的兽爪变为鸟形,龙首的双角多分叉,口角比前期明显向后,上颚较长,特别是上唇,长而往上翘,龙嘴开阔,其嘴角超过眼梢。龙牙形如梳状,眼睛从过去的圆眼、三角眼变为凤眼。
西安博物院的这件唐代鎏金走龙龙嘴张开,长舌卷曲,独角竖耳,头须向后,锯齿状背脊,长尾拖后上卷,全身刻有鱼鳞纹,三爪长腿,昂首行步,展现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和欣欣向荣的气息。据工作人员介绍,鎏金走龙长18厘米,高10.8厘米,出土于大明宫遗址,属于典型的兽身龙形制。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唐代鎏金铁芯铜龙通体鎏金,龙嘴张开,露出尖利的牙齿与弯曲的龙舌,两眼圆睁,直视前方,龙角紧贴头部向后伸展,一簇鬃毛自龙角下方向后飞扬。据工作人员介绍,该文物于1975年出土于西安市南郊草场坡,这条鎏金铁芯铜龙可以说是唐代龙形象的代表之作,充分表现出了唐代龙凌厉遒劲、神采飞扬的风格特征,堪称此类造型中的精品。
西安博物院的唐代千秋龙纹镜,葵花形,圆钮,素缘。钮外饰一条腾跃的巨龙作C形绕钮盘曲。据工作人员介绍,该文物直径21厘米,重1.21千克,于1999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县(区)茅坡村,文物名字来源于铜镜上的“千”“秋”二字。这种云龙千秋纹镜无疑与唐玄宗华诞之庆有关。史载玄宗每年千秋节,有颁赐群臣金镜典礼。玄宗自题诗《千秋节赐群臣镜》:“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分将赐群后,遇象见清心”。
龙行龘龘
龙年纪念币预约火爆,网友直言抢不到;龙年文创产品层出不穷,俏销市场……2024年是农历甲辰龙年,龙作为一个经典文化符号,它承载着怎样的信仰,在国人心中为何能长久不衰?
“中华龙的形象,不是单一的动物而是多种动物的集合,它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正是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真实写照。”陕西省考古博物院研究员丁岩表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龙的意蕴有变化有传承,从历史上宗教性和政治性的龙崇拜,到现在衣食住行、岁时节令等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龙文化因子的渗透,中国龙文化所承载的信仰已超出了图腾的意义,转变成了一种更加宏大的观念,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传播力。
奋发向上、威武不屈、刚健和谐、积极进取……从古到今,“龙”身上承载着人们数千年的无尽想象,代表着多元文化的融合精深,见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
(龘:读作“答”,意为龙腾飞的样子)
□高炳 邓楠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唐代·鎏金走龙 西安博物院 藏
唐代·鎏金铁芯铜龙 陕西历史博物馆 藏
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很多文物中都有龙的形象。
陕西,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脉悠远,底蕴深厚。一座座博物馆(院)里,三秦瑰宝灿若星河,它们当中许多带有“龙元素”的文物静待晤面公众。
龙有万象
在我国,龙纹的雏形最早始于新石器时期的玉器和陶器彩绘等,在甲骨文、金文中也出现数十种“龙”字。商、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
秦汉时期,龙的形态基本定形,头、角、四爪及尾均具备鲜明的特征。南北朝以后,龙的形象更加复杂、丰满,头部增大、双角耸立、项部和颏部鬣须加长,身躯扭曲,富于变化。唐宋时期,龙的造型趋于完善,并开始走向程式化。
陕西考古博物馆馆藏的龙纹盉(读作“禾”),有长方形口,四面坡形盖,盖顶有圆雕虎形钮。盉口长7.2厘米,口宽5.2厘米,通高26.7厘米。据工作人员介绍,盉是一种调酒器。盉中盛酒或水,可以调饮酒器中酒的浓淡。盉通常有流(出水口),有鋬(读作“盼”,把手),有盖,有足,且盖与鋬通常有链条相连,器形很像是现代的茶壶。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青铜龙,龙体中空,合铸焊接而成。这件青铜龙,头略呈方形,鼓目,翻鼻,张口,身饰鱼鳞纹。据工作人员介绍,该文物身长2.3米,重75千克。经鉴定,它是秦国或秦朝的遗物。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史书上所记载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铸以为钟鐻”的秦大型乐器架的底座。
西安博物院的汉代龙纹空心砖,砖体长方形,中空。正面纹饰构图中,流动的云纹,充满生机的灵芝草,祥瑞的玉璧和游龙,构成了一幅生动自然的“二龙拱璧图”。据工作人员介绍,璧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在战国以后的礼仪活动中,玉璧是用于祭天的礼器。两侧以爪托璧的双龙是通天神兽,其形态是典型的汉代走龙。
龙啸九天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这个时期的龙纹装饰,有了新的艺术形象,充分体现了唐代包容性和动感活力的审美特点。
“唐龙多为动态,大多呈升腾状,少数也有静态卧伏休息状。龙身有蛇腹装饰,龙的毛发长而飘逸,表现了一种强大勇猛的状态。”西安博物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龙爪从过去的兽爪变为鸟形,龙首的双角多分叉,口角比前期明显向后,上颚较长,特别是上唇,长而往上翘,龙嘴开阔,其嘴角超过眼梢。龙牙形如梳状,眼睛从过去的圆眼、三角眼变为凤眼。
西安博物院的这件唐代鎏金走龙龙嘴张开,长舌卷曲,独角竖耳,头须向后,锯齿状背脊,长尾拖后上卷,全身刻有鱼鳞纹,三爪长腿,昂首行步,展现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和欣欣向荣的气息。据工作人员介绍,鎏金走龙长18厘米,高10.8厘米,出土于大明宫遗址,属于典型的兽身龙形制。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唐代鎏金铁芯铜龙通体鎏金,龙嘴张开,露出尖利的牙齿与弯曲的龙舌,两眼圆睁,直视前方,龙角紧贴头部向后伸展,一簇鬃毛自龙角下方向后飞扬。据工作人员介绍,该文物于1975年出土于西安市南郊草场坡,这条鎏金铁芯铜龙可以说是唐代龙形象的代表之作,充分表现出了唐代龙凌厉遒劲、神采飞扬的风格特征,堪称此类造型中的精品。
西安博物院的唐代千秋龙纹镜,葵花形,圆钮,素缘。钮外饰一条腾跃的巨龙作C形绕钮盘曲。据工作人员介绍,该文物直径21厘米,重1.21千克,于1999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县(区)茅坡村,文物名字来源于铜镜上的“千”“秋”二字。这种云龙千秋纹镜无疑与唐玄宗华诞之庆有关。史载玄宗每年千秋节,有颁赐群臣金镜典礼。玄宗自题诗《千秋节赐群臣镜》:“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分将赐群后,遇象见清心”。
龙行龘龘
龙年纪念币预约火爆,网友直言抢不到;龙年文创产品层出不穷,俏销市场……2024年是农历甲辰龙年,龙作为一个经典文化符号,它承载着怎样的信仰,在国人心中为何能长久不衰?
“中华龙的形象,不是单一的动物而是多种动物的集合,它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正是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真实写照。”陕西省考古博物院研究员丁岩表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龙的意蕴有变化有传承,从历史上宗教性和政治性的龙崇拜,到现在衣食住行、岁时节令等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龙文化因子的渗透,中国龙文化所承载的信仰已超出了图腾的意义,转变成了一种更加宏大的观念,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传播力。
奋发向上、威武不屈、刚健和谐、积极进取……从古到今,“龙”身上承载着人们数千年的无尽想象,代表着多元文化的融合精深,见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
(龘:读作“答”,意为龙腾飞的样子)
□高炳 邓楠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