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深流写情怀
——读陈长吟散文集《行者的风度》
赏读著名作家、文化学者陈长吟先生散文集《行者的风度》时,我的思绪在先生行文如行云流水、云卷云舒的段落篇章中,在他波澜不惊、静水深流的文章气韵中,忽然冒出清代扬州八怪郑板桥的诗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陈先生文章语态内敛、凝练,惜墨如金。他文章的风格就是删繁就简,静水深流。他笔下的文字,没有大段的浓艳抒情,纤毫笔至,笔笔到位。他善于用精炼的文字赋予一事一物神韵,文章起始干净利索,绝不拖泥带水,絮絮叨叨。读陈先生的文章,舒畅轻松,不疲不累。
我的眼神沿着先生在沧桑岁月、丰富阅历中淘洗锤炼过千遍万遍的文字,在他文字构筑的一片小树林、一块青草地、一座打上历史烙印的建筑、一方静谧清澈的湖面、一串鸟鸣、一叶扁舟中自由徜徉。我在文字中沉醉,在篇章美的音律韵味中思绪万千、意荡神移。在一篇名叫《汉水边的老镇》的文章中,那些精炼的文字、浓缩的语句时时勾住我专注的视线。“古镇的岁数已经1700年了,尽管曾经多次整容、修面、瘦身,但它的骨骼依旧很结实,它的繁盛景象出现在明清时期。”一句话概括了古镇的历史年代,拟人化的修辞手法,颇具幽默俭省的词语,道出了古镇的多次修缮改变但风骨犹存。在短暂的语句中,缓缓流动着历史气息,古镇一抹浅淡的剪影,带着明清的标签,在我们的心头乍现。
该文中还有这样新颖别致的语句:“我们期待在某夜,能够邂逅奇迹。假若石板街道是一条长长的磁带,它播放出当时的录音,那该是多么嘈杂混乱、澎湃激昂的交响曲啊……外地人把蜀河称为‘钱窝’,商人也一窝一窝地集中到这里来……老墙不语、风尘满面。石头的纹路就是皱褶……老树是屹立的路标,老人是移动的品牌……”品读这样的语句,你感觉到作者哪里是在写一篇散文,简直是在写一首散文诗。它有散文诗的意象,用词大胆而奇妙,在抽象与含蓄兼容中,向我们传递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镇,正在用它古韵犹存的文化气息,与现实明明灭灭的烟火气息所散发的无限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来此凭吊曾经的繁华,走远的传奇。
大凡一个作家名人,在自己的精神高地里自会呈现出作品的骨骼和血肉,辐射出作品卓尔不群的品格与构建。这与一个人博闻强记,文化修养不无关系,与他做人为文,所折射出的个人气质不无关系。陈先生的文章也不例外,自有作家个人的作品风骨,有他静水深流的精神质地。在作者大量的散文篇章中,他的叙事冷静而温和,坦然而舒缓。他对人物事物的抒情非常节制,没有大雨滂沱,雷电交加的大肆宣泄,没有汹涌澎湃的号啕怒吼,没有声嘶力竭的催泪悲泣,就如同他书写的那篇《江畔那株君子兰》。
这是一篇缅怀文友的文章,作者借物思友,怀念英年早逝的安康石泉县文学青年刘汉君。文章通过对刘汉君生前留下的一本散文集《北上列车》、一盆放置在阳台上的君子兰,以及自己曾与逝者生前交往的细节片段的描写,仿佛一位兄长追思自己逝去的亲人。整篇文章虽处处有惋惜之情、悲痛之态,但忧伤的流露、疼痛的宣泄是非常节制的,不滥情、不煽情。在浅淡的忧伤疼痛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刘汉君最后留在人世间的一抹鲜亮。那一抹鲜亮,是一盆盛开的君子兰,清香缕缕,不绝不衰,是逝者曾经执着追求文学所散发的精神光芒,阵阵温暖,照彻心扉。
陈先生除了对自己情感十分节制外,在对文字词语的用法上、组合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俭省、凝练的背后,映射出一个作家对文字的反复打磨,研习探索。对文章结构的谋篇布局,我们也可从一篇篇文章的段落中看出端倪,发现他长久以来,自然养成的行文走势与行文品貌。没有深厚的修养、鲜明的个性,是很难达到这种境界的。
在散文《有个小城叫安康》一文中,作者起笔就亮明自己的态度。“关于适合生活的居住地,在中国,我认为最理想的还是小城。”文字干净,观点明确。接着文章先抑后扬,说出了在大城市、在乡村居住的利弊,最后才点明“我对安康情有独钟。”然后作者又用四句精炼的话语总结出在安康居住的好处,“走进安康清肺,食在安康养胃,住在安康亲水,活在安康不累。”接下来,作者对这四句话分别展开细致说明和阐述,并作为小城居民,对安康长远发展提出建议。通篇文字如同漏斗般溢出作为土生土长的安康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感恩之心。作者删减了情感的大肆铺展与挥霍,转而通过一座小城适合居住的优点,来表达自己对小城的拳拳之心。
同样,陈先生在该文集一篇名叫《故乡的味道》一文中,将行文风格一以贯之。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有人说祖籍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因为根与血脉相连;有人说出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因为呱呱坠地的印痕十分重要;有人说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亲情是人生最大的牵挂;有人说口音是哪里的,哪里就是故乡,水土是人成长的重要基因;有人说口味是哪里的,哪里就是故乡,饮食习惯最让人留恋。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从日常生活角度出发,我认同最后一点。”
文章连续用了五个排比句书写出对故乡亲切感人的情愫,并亮出自己所认同的观点,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那一种亲近之力,力透纸背,让读者沿着文字编制的小船,抵达我们曾经留下胎记、留下母语、留下脐血的地方。作者通过回忆自己曾经上学的学校及老师对自己的关怀,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深厚情谊。文章最后道出:“故乡,游子还会回去,我们永远忘不了故乡的味道。”首尾呼应,将故乡的味道落到实处。
陈先生曾说,自己早年是写诗的,因而他的散文作品在语言布局上、语意营造上似乎总有诗歌的影子。他多用短句,有的短句排列有着诗歌氤氲的意境。他的情绪稳健,不喜张扬,散文语言宁静安详,可他总是铅华洗尽,不蔓不枝,独具特色。陈先生在散文创作中博采众长,但从不走别人的老路,他拥有自己的文风和语态。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的这句诗词,是我对陈先生散文风格的简短总结,也愿与广大读者和文学爱好者共勉。□叶柏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赏读著名作家、文化学者陈长吟先生散文集《行者的风度》时,我的思绪在先生行文如行云流水、云卷云舒的段落篇章中,在他波澜不惊、静水深流的文章气韵中,忽然冒出清代扬州八怪郑板桥的诗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陈先生文章语态内敛、凝练,惜墨如金。他文章的风格就是删繁就简,静水深流。他笔下的文字,没有大段的浓艳抒情,纤毫笔至,笔笔到位。他善于用精炼的文字赋予一事一物神韵,文章起始干净利索,绝不拖泥带水,絮絮叨叨。读陈先生的文章,舒畅轻松,不疲不累。
我的眼神沿着先生在沧桑岁月、丰富阅历中淘洗锤炼过千遍万遍的文字,在他文字构筑的一片小树林、一块青草地、一座打上历史烙印的建筑、一方静谧清澈的湖面、一串鸟鸣、一叶扁舟中自由徜徉。我在文字中沉醉,在篇章美的音律韵味中思绪万千、意荡神移。在一篇名叫《汉水边的老镇》的文章中,那些精炼的文字、浓缩的语句时时勾住我专注的视线。“古镇的岁数已经1700年了,尽管曾经多次整容、修面、瘦身,但它的骨骼依旧很结实,它的繁盛景象出现在明清时期。”一句话概括了古镇的历史年代,拟人化的修辞手法,颇具幽默俭省的词语,道出了古镇的多次修缮改变但风骨犹存。在短暂的语句中,缓缓流动着历史气息,古镇一抹浅淡的剪影,带着明清的标签,在我们的心头乍现。
该文中还有这样新颖别致的语句:“我们期待在某夜,能够邂逅奇迹。假若石板街道是一条长长的磁带,它播放出当时的录音,那该是多么嘈杂混乱、澎湃激昂的交响曲啊……外地人把蜀河称为‘钱窝’,商人也一窝一窝地集中到这里来……老墙不语、风尘满面。石头的纹路就是皱褶……老树是屹立的路标,老人是移动的品牌……”品读这样的语句,你感觉到作者哪里是在写一篇散文,简直是在写一首散文诗。它有散文诗的意象,用词大胆而奇妙,在抽象与含蓄兼容中,向我们传递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镇,正在用它古韵犹存的文化气息,与现实明明灭灭的烟火气息所散发的无限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来此凭吊曾经的繁华,走远的传奇。
大凡一个作家名人,在自己的精神高地里自会呈现出作品的骨骼和血肉,辐射出作品卓尔不群的品格与构建。这与一个人博闻强记,文化修养不无关系,与他做人为文,所折射出的个人气质不无关系。陈先生的文章也不例外,自有作家个人的作品风骨,有他静水深流的精神质地。在作者大量的散文篇章中,他的叙事冷静而温和,坦然而舒缓。他对人物事物的抒情非常节制,没有大雨滂沱,雷电交加的大肆宣泄,没有汹涌澎湃的号啕怒吼,没有声嘶力竭的催泪悲泣,就如同他书写的那篇《江畔那株君子兰》。
这是一篇缅怀文友的文章,作者借物思友,怀念英年早逝的安康石泉县文学青年刘汉君。文章通过对刘汉君生前留下的一本散文集《北上列车》、一盆放置在阳台上的君子兰,以及自己曾与逝者生前交往的细节片段的描写,仿佛一位兄长追思自己逝去的亲人。整篇文章虽处处有惋惜之情、悲痛之态,但忧伤的流露、疼痛的宣泄是非常节制的,不滥情、不煽情。在浅淡的忧伤疼痛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刘汉君最后留在人世间的一抹鲜亮。那一抹鲜亮,是一盆盛开的君子兰,清香缕缕,不绝不衰,是逝者曾经执着追求文学所散发的精神光芒,阵阵温暖,照彻心扉。
陈先生除了对自己情感十分节制外,在对文字词语的用法上、组合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俭省、凝练的背后,映射出一个作家对文字的反复打磨,研习探索。对文章结构的谋篇布局,我们也可从一篇篇文章的段落中看出端倪,发现他长久以来,自然养成的行文走势与行文品貌。没有深厚的修养、鲜明的个性,是很难达到这种境界的。
在散文《有个小城叫安康》一文中,作者起笔就亮明自己的态度。“关于适合生活的居住地,在中国,我认为最理想的还是小城。”文字干净,观点明确。接着文章先抑后扬,说出了在大城市、在乡村居住的利弊,最后才点明“我对安康情有独钟。”然后作者又用四句精炼的话语总结出在安康居住的好处,“走进安康清肺,食在安康养胃,住在安康亲水,活在安康不累。”接下来,作者对这四句话分别展开细致说明和阐述,并作为小城居民,对安康长远发展提出建议。通篇文字如同漏斗般溢出作为土生土长的安康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感恩之心。作者删减了情感的大肆铺展与挥霍,转而通过一座小城适合居住的优点,来表达自己对小城的拳拳之心。
同样,陈先生在该文集一篇名叫《故乡的味道》一文中,将行文风格一以贯之。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有人说祖籍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因为根与血脉相连;有人说出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因为呱呱坠地的印痕十分重要;有人说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亲情是人生最大的牵挂;有人说口音是哪里的,哪里就是故乡,水土是人成长的重要基因;有人说口味是哪里的,哪里就是故乡,饮食习惯最让人留恋。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从日常生活角度出发,我认同最后一点。”
文章连续用了五个排比句书写出对故乡亲切感人的情愫,并亮出自己所认同的观点,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那一种亲近之力,力透纸背,让读者沿着文字编制的小船,抵达我们曾经留下胎记、留下母语、留下脐血的地方。作者通过回忆自己曾经上学的学校及老师对自己的关怀,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深厚情谊。文章最后道出:“故乡,游子还会回去,我们永远忘不了故乡的味道。”首尾呼应,将故乡的味道落到实处。
陈先生曾说,自己早年是写诗的,因而他的散文作品在语言布局上、语意营造上似乎总有诗歌的影子。他多用短句,有的短句排列有着诗歌氤氲的意境。他的情绪稳健,不喜张扬,散文语言宁静安详,可他总是铅华洗尽,不蔓不枝,独具特色。陈先生在散文创作中博采众长,但从不走别人的老路,他拥有自己的文风和语态。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的这句诗词,是我对陈先生散文风格的简短总结,也愿与广大读者和文学爱好者共勉。□叶柏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