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616期:第04版 创造

给母亲打电话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孙子健

去年十二月去天津学习,正好赶上了天津的大雪。作为从小在陕北长大的孩子,这样的雪我司空见惯,但是对于南方的室友来说,看到雪的他开心得像个孩子。

放学路上,他在视频电话里给母亲看北方的大雪,当着同学们的面讲着自带喜感的四川话,一聊就是半个小时。我跟着笑了一路,但总感觉心里痒痒的。

回去之后,我也给母亲打了电话。我给她讲了刚才室友打电话的事情,母亲在电话那头一直听着,没怎么说话,只是叮嘱我穿暖些别感冒。挂了电话后,母亲给我发来了几张榆林下雪的照片:“咱们这儿也下雪了,应该比你那儿还下得大吧。”

之后的几天,室友几乎每天都会给他母亲打电话。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了,问出了那句大家都想问他的话:“你都工作了,怎么还每天给你妈妈打电话呢?”

“有没有可能大家都是这样,只是你不知道呢?”室友回答道。

小时候,父亲对我很严厉,我很害怕他,母亲就像避风港一样,有什么事情我都会给母亲说。后来经历了高中住校、外省上大学、进入职场,我和母亲聊天的次数越来越少。这本来是人之常情,但细想之后,令我震惊的是和母亲聊天频率的减少,已经被我视作理所当然。和亲戚朋友这段时间联系少了,我都会想着是不是关系淡了,但是对于母亲,我似乎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只是在心里默认,母亲一定能理解,孩子大了都这样。

后来听室友说,他的母亲是一位从事了几十年慈善事业的社工,他非常以母亲为骄傲。我的母亲是一位平凡的公务员,小时候,每年的3·15晚会我们都一起看,一边看一边听母亲讲她的工作。那时候放学去外婆家吃饭,只要母亲不在,我就会缠着外婆给母亲打电话。久而久之,母亲的同事甚至领导,都能跟我聊上几句。

我工作之后,父亲反而像变了个人一样,没事就爱给我打电话。每次下班前在办公室接到父亲的电话,问我晚上在哪儿吃,想吃什么,我总是小声回一句“随便”就匆匆挂掉了。而母亲似乎知道我在同事跟前不好意思,有什么事都在微信上说。

一个月之后的现在,我来到重庆参加轮岗学习。这里温度远高于榆林,但我却总能感受到一股不同于家乡的冷。我放好行李,设置好早起的闹铃,打开床头昏黄的夜灯,室友的那句话在这个时候猛地一下又浮现在脑海里。

真的是这样吗?

朋友学会开车之后,每天早上都送父母上班。同事放假了,带着母亲去南京看演唱会。室友来到重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给父母打电话报平安……

我拔下充电器,拨通了那串熟悉又陌生的号码。“有没有可能大家都是这样,只是你不知道呢?”(单位:陕煤运销榆中公司)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