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总是春色好
□史红霞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癸卯下岗,甲辰上任。过年真好,升腾于天地间的是那一派祥和气氛。到处是祝福,满眼是喜庆。千家万户,大街小巷,盏盏华灯,副副联语。笑意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和谐融洽如涌动的春潮四处荡漾。
春节是民间的,是从历史远处薪火相承的。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文人对于一年的始末这个重要标志,大多敏感地发出一番感慨,因而形成对“一年将尽夜”的长吁短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七绝《元日》,是对新旧交替、万象更新的欣喜,对旧生命死去、新生命开始的感悟,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和期盼,澎湃着改革的激情。
一年之中,过年之时最好。这一天,千人有千般心愿,万人有万种情感。从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到工作进步身体健康;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虔诚的祝福、殷切的希望,涨满了每条河流,笼盖了每一处山野。宋代词人姜夔的《鹧鸪天·丁巳元日》,“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姜夔笔下的新年犹如一幅风俗画,绿色的柏叶酒与红色的椒酒置于几案,屋外的竹篱看到提着灯笼的拜年人。钟声是新春的降临,词人以清闲自足不愿开门应酬,有梅花相伴,娇儿戏耍足矣。家庭的温暖与人伦的快乐,在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春节,弥漫于人与人之间的又是一份温馨。没有人怄气、没有人计较,人们都在努力创造、奉献、维护一种祥和的气氛。为自己、为他人、为生活,捧出种种有形无形的供奉。春节也是文化大升华、文明大升华。翻阅《红楼梦》五十三、五十四回,曹雪芹对过年情景的描摹让人身临其境。鲁迅先生写的《庚子送灶即事》等诗文中的过年,让人记忆犹新。丰子恺的散文《过年》、钟敬文的散文《岁尾年头随笔》都写了故乡腊月办年酒、做年糕,烧祭品猪、鸡、鱼、肉,祭菩萨、拜祖宗,买年画、贴春联、接财神等过年中的繁华气象和充满年味的年俗文化。可以说,在中国的传统年节文化中,文人与这种精神文化的联系,是一道独特美丽的风景。文人的怀旧,正是他们对传统的认同,是他们文化的根。正如作家冯骥才说的“年味是文化的丰美”“如果文化消失了,民族也就没了”。
梦想未来,激情满怀,岁终盘点辉煌,新春始开新篇。年年总是春色好,改革进取赋新声。春节给了我们很多东西,每一个春节都让我们激动和亢奋。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史红霞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癸卯下岗,甲辰上任。过年真好,升腾于天地间的是那一派祥和气氛。到处是祝福,满眼是喜庆。千家万户,大街小巷,盏盏华灯,副副联语。笑意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和谐融洽如涌动的春潮四处荡漾。
春节是民间的,是从历史远处薪火相承的。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文人对于一年的始末这个重要标志,大多敏感地发出一番感慨,因而形成对“一年将尽夜”的长吁短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七绝《元日》,是对新旧交替、万象更新的欣喜,对旧生命死去、新生命开始的感悟,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和期盼,澎湃着改革的激情。
一年之中,过年之时最好。这一天,千人有千般心愿,万人有万种情感。从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到工作进步身体健康;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虔诚的祝福、殷切的希望,涨满了每条河流,笼盖了每一处山野。宋代词人姜夔的《鹧鸪天·丁巳元日》,“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姜夔笔下的新年犹如一幅风俗画,绿色的柏叶酒与红色的椒酒置于几案,屋外的竹篱看到提着灯笼的拜年人。钟声是新春的降临,词人以清闲自足不愿开门应酬,有梅花相伴,娇儿戏耍足矣。家庭的温暖与人伦的快乐,在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春节,弥漫于人与人之间的又是一份温馨。没有人怄气、没有人计较,人们都在努力创造、奉献、维护一种祥和的气氛。为自己、为他人、为生活,捧出种种有形无形的供奉。春节也是文化大升华、文明大升华。翻阅《红楼梦》五十三、五十四回,曹雪芹对过年情景的描摹让人身临其境。鲁迅先生写的《庚子送灶即事》等诗文中的过年,让人记忆犹新。丰子恺的散文《过年》、钟敬文的散文《岁尾年头随笔》都写了故乡腊月办年酒、做年糕,烧祭品猪、鸡、鱼、肉,祭菩萨、拜祖宗,买年画、贴春联、接财神等过年中的繁华气象和充满年味的年俗文化。可以说,在中国的传统年节文化中,文人与这种精神文化的联系,是一道独特美丽的风景。文人的怀旧,正是他们对传统的认同,是他们文化的根。正如作家冯骥才说的“年味是文化的丰美”“如果文化消失了,民族也就没了”。
梦想未来,激情满怀,岁终盘点辉煌,新春始开新篇。年年总是春色好,改革进取赋新声。春节给了我们很多东西,每一个春节都让我们激动和亢奋。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