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687期:第04版 秦风

浆水鱼鱼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浆水鱼鱼作为一道地方传统小吃,向来就是三秦百姓四季喜欢的美食。尤其是夏天,吃鱼鱼、喝浆水汤,美味沁人心脾,酸爽舒服至极,既能缓解酷热烦躁,又可开胃提升食欲。

这道美食吃起来只需用竹筷或勺子送到嘴边,轻轻一吸就入了口,无需费牙多咬,舌头卷压几下就碎了,轻松滑下喉咙。人到了中老年,牙齿多少都有点毛病,这大概是浆水鱼鱼额外受宠的又一因素。

做鱼鱼的主料是玉米面,或一般淀粉。两种鱼鱼口感各不相同,各有特色——玉米面鱼鱼略显粗粝却有玉米的甜香,淀粉鱼鱼则以其筋道细腻见长。

鱼鱼的做法简单易学,秦岭深处的乡间妇女几乎人人都会,一个比一个拿手。母亲爱吃鱼鱼,年轻时就是做鱼鱼的把式,每一次家里刚磨好玉米面,她都少不了要做几顿鱼鱼吃。

水在大铁锅里煮沸时,母亲一边慢慢往锅里撒入玉米面粉,一边用长筷子或棍子不停地搅,凭经验,直到稀稠合适为止。然后加入适量碱面,待面糊在锅里咕咕冒着气泡,煮熟溢出香味,再舀到漏瓢里,用铁勺背慢慢按压。漏瓢是用火筷烧红,在葫芦瓢上均匀烙出小孔做成的。黏稠的面糊从小拇指粗细的窟窿里挤出,漏进事先备好的大盆凉开水里,一盆鱼鱼就形成了,状若小鱼,又如蝌蚪,因而得“鱼鱼”之名。陕南人叫它时,多习惯于在后面再加个“儿”字,更显亲切顺口。

打面糊是做鱼鱼至关重要的环节。撒面与搅动得同步进行,才能尽量减少出现面疙瘩。同时还要把握好稀稠与火候,稀稠不合适鱼鱼自然不好。稠了不好漏出,太硬;稀了又软得上不了筷子,入口也没了感觉。无论太稀或太稠,必然都有失筋道。跟做豆腐一样,拿捏好火候也尤为关键,锅底烧出了焦煳味,口感就难免大打折扣。

趁鱼鱼在水里冷却定型,再用另一口锅烧好油,根据爱好和口味,辅以葱、姜、蒜等炒好浆水。浆水的好坏,不用说也是决定鱼鱼香否的重要因素。那时母亲用河里采回的水芹菜,或地里拔的野刺苋窝出的浆水,菜香浆清,又能在缸里存放十天半月不坏。盛夏里,我们常舀出半瓢乳白的浆水,咕咚咚当饮料一饮而尽。

冷好的鱼鱼既可捞在碗里凉吃,也可烩入锅中热吃,完全根据季节或个人喜好而定。不管热吃凉吃,若再泼上红红的辣椒油,就连对鱼鱼兴趣不大的年轻人往往也忍不住呼呼噜噜喝上一碗半碗。

如果趁热把炒浆水及其他汤汁,直接浇在打好的玉米面糊上,又是另一吃法。谓之搅团,也别有风味,喜食者仍不在少数。

因鱼鱼好消化,往往吃两大碗,过不了半天肚子又空得咕咕叫。所以,过去人们常说:“鱼鱼不是饭。”体力活重的人,吃了鱼鱼多少还得吃点其他硬实东西帮衬,要不早上根本顶不到晌午。小时候我很反感吃鱼鱼,母亲若做鱼鱼,通常会炒洋芋给我“开小灶”,或再做一些炒面给父亲。这里所说的炒面,当然不是现在的炒面条,而是用豆渣、麦麸、玉米面、碾碎的豆类,甚至还有某些树皮掺和在一起,以油盐炒熟呈散状,不易消化,却是父辈们早晚上山,随身携带果腹的干粮。

如今,葫芦水瓢和用它烙制的漏瓢已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不锈钢或铝制品、塑料,漏鱼鱼时格外轻便顺畅,用后更便于清理,干净卫生。浆水鱼鱼,在丰富多彩的三秦饮食领域里,依旧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我生活的小城丹凤,冬夏常见有人骑着三轮车,走街入巷叫卖浆水鱼鱼。遇上对口味的就在一边停下来,取下凳子招呼客人坐下,麻利地从桶里锅里舀出端上。待客人抹了嘴,满意起身,三轮车又摇晃着再向别处驶去。日复一日,寒来暑往,艰辛自不必说,日子倒充实美好。□王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