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17期:第04版 憩心亭

半盏流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朱金华

一晃眼,就到了知天命之年。

走过五十年人生旅程,至今似乎还没有完全开窍,好多事百思不得其解。不曾有些微懒散懈怠,从未停歇奋斗的脚步,却绝少品味到成功喜悦。好在渐渐懂得知足,提得起放得下,学会珍惜。

十多岁的时候,用刀背拍死了自己呵护救活后又成长壮硕的公鸡,从此便开了杀生的戒律,之前是遵从家训连一只蚂蚁都不伤害。贪吃,把活蹦乱跳的鱼举过头顶使劲儿甩向地板;龇牙咧嘴掰掉螃蟹两把大钳,又虚伪善良地把失了钳子的螃蟹放归河里。爬上树干拿走雀巢温热的鸟蛋,从不顾及鸟雀的叽喳哀鸣。用长竹竿桶掉并未蜇人的蜂包,只是图一时的快意。长大了不再那么顽皮,摸鱼捉螃蟹逮知了仍在继续。直到发生在身边几件事,让我对生命有了真切的敬畏。

在我下乡工作期间,一个贷款户约定第二天归还贷款,当我上门,却是铁将军把门,不见人影。在其邻居处打听,言说该户去亲戚家有事,心想分明是躲债,内心愤然。时隔两天再次登门,该户叙述亲戚家遭遇变故,原来夫妻俩趁着夜黑风清去后山梁树林里烧蜂包,将焚烧后大半个蜂包捡回,落下一部分蜂仁在草丛中。第二天上午,丈夫去工地干活儿,妻子贪念草丛中遗落的蜂仁,再次来到夜里烧蜂包的树下,未被烧死的蜂子正聚集在残存的蜂巢边沿。见到捣毁家园的人分外眼红,一拥而至,浑身上下被蜂子包围,蜇了几百口。可怜她连滚带爬,挨到一户人家已是奄奄一息,在送往医院途中一命呜呼。贪吃蜂仁,断送了卿卿性命。我根据描述,撰写一篇报道《群蜂报复伤人命》,刊发在《陕西农村报》上,呼吁人与自然当和谐相处,奉劝那些贪吃者,蜂子是何等灵性之物,每年喜神方在哪儿,蜂巢的门就正对哪方。

练字之初,并未高贵到去传承华夏传统文化,能把字写到像父亲一样惠及乡邻就知足了,剪纸雕窗花画灯笼画写对联,远不及父亲的艺术天赋,只赓续写对联的良好传承。

对于艺术,我始终持敬畏态度,敬畏文字,敬畏经典,但我有着自己的主见,不跟风不盲从。有些经典不喜欢,只说明自己的认知还没达到相应高度。我也在净化朋友圈子,喜欢安静中沉思,把努力当成一种习惯,深知每一个羡慕的收获都是别人用心努力的结果。

我也敬畏生命。五年前盛夏一个周末,坐班车到几十里外丹江边,将别人送的钓鱼钓到的一只鳖,放到红鱼口大桥下深潭里。放入水中的一刹那,内心有一种释然之感。也曾经坐出租车,将别人赠送垂钓的鲇鱼、鲤鱼放归到一个叫作冷水河的水潭,河水才是鱼的家。如今长江治理,禁止捕鱼,是对生态的保护,是多好的政令。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所言的“士”,当指儒家之士。我撑不起知识分子的称谓,作为炎黄子孙,把“士”的精神早已融入血脉,成为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