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17期:第04版 憩心亭

诗意声声听蝉鸣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宋小娟

如果这个夏季没有了蝉鸣,仿佛缺少了诗意。年复一年听蝉鸣,让小小的昆虫唱醒了夏天,又唱走了秋天,我总认为蝉鸣是打开夏季的最好方式。

每到夏天,我的思绪总会进入蝉的世界,想象着那些蝉整齐地排列着,挥动着翅膀,高昂着头颅,对着天空大声唱歌。它们被叶子缝隙间的阳光包裹着,身体闪耀着生命之光,给我传递着无穷的生命力。是蝉教会了我,只有将心门敞开,发出自信的鸣唱,生命力才会源源不断地散发出来。

曹植说:“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写出了蝉的清素、高洁之美。唐代贾岛耳畔的蝉鸣别有一番滋味,他在《旱蝉》中写道:“旱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听着阵阵蝉鸣,感受着夏日的酷热。有了蝉鸣,夜晚就显得惬意和清爽,也为我的童年存留了纯美记忆。

蝉声是和天气有关的,若天气晴好,蝉鸣便会异常响亮悦耳。天阴或下雨,蝉的叫声就会发闷,甚至有些撕心裂肺。晴朗的天气,伴着潺潺流水听绵延的蝉声,就更加婉约有致,妙趣横生。就像苏学士告诉我们的:“饮风蝉至洁,长吟不改调。”我们也想学习蝉儿,餐风饮露,高洁洒脱。

记得夏夜里,我喜欢躺在竹床上,听着奶奶说着关于蝉的故事。树下是蝉的繁殖基地,蝉繁殖是将卵缠在树皮下面,到了第二年卵才会孵化成幼虫。然后钻到地下,吸食树根的汁液生长,最后从地里爬出来,趴在树干上蜕壳。等到翅膀从皱巴巴展开成丝绸般薄而透明的样子,就可以飞到树上展翅高歌了。蝉是完全变态的昆虫,蝉的生长可以分为蛹、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完整的生长周期需要三年时间在土里生长。而蝉的一生只有90多天的生命,它用自己一生尽情唱歌,直到唱响整个夏天,唱来金色的秋天。奶奶常常指着蝉告诉我:“蝉的身体虽小,却极具生命力,它们是在用生命唱歌。”后来我通过书本知道了会叫的蝉是雄的,而雌蝉的肚子上没有音盖,就无法唱歌。

唐代雍陶的《蝉》写道:“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走进生命中的每一个夏天,变化的是自己的人生,不变的是夏季的蝉鸣。面对花开花落,蝉鸣为我们送来聒噪的夏天,在一季的风里,传唱着重复的故事。蝉为我们述说着不知疲倦的精神,让我沉浸在它奔放激情的歌喉间不愿醒来。这是来自大自然的歌声,这是传唱在童年时光最美好的歌谣。让我仿佛还能看到老屋里奶奶慈祥的笑容,奶奶挥动扇子为午睡的我扇动凉爽的风。

有一次在老屋前,我看见一只蝉趴在树干上努力鸣唱。它的身躯比我常见的蝉要小许多,全身浅绿色,叫声比较大。它不分白天夜晚地叫着,从不肯停歇一下。但是到了黎明时分,这只蝉才稍稍停止鸣叫。奶奶告诉我,这只蝉是因为喝了清晨叶片上的露珠,才停住叫声的。

孩童时的我们经常趁着夜色拿着手电筒去照树干,就会看到趴着一只只刚刚从泥土里爬出来的蝉,还未蜕壳,背上已经裂开一道大口子。用手一抓就能捉住很多,第二天就能成为成蝉,留下的空壳就是一味中药。

当时以为捉住一只鸣唱的蝉,就能捉住一整个夏天,以为留住蝉鸣,就能留住自己的童年。蝉鸣最终从指缝里溜走,滑落成思念和怀念。怀念老屋的夏天,怀念着奶奶的笑。而怀念总是藏在喧闹的蝉鸣里,轻快、悠长、婉转。有蝉鸣的地方,就一定有绿荫,就可以在这里收集凉爽闲适的心境。

夏日正午或黄昏,行走在林间山路上,都能听到盈耳的蝉声。尤其在山林里,好似蝉声的海洋,各种各样的蝉鸣高低长短,尖细粗犷,你方唱罢我登场,难怪昔人用“蝉声如雨”来形容。

蝉鸣从夏到秋,收获满满的成熟和喜悦。北宋文学家苏轼在《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写道:“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蝉鸣在窗外渐行渐远,成为夏季不可或缺的景色。

捕捉燥热夏风里一声声蝉鸣,慰藉着惆怅的内心,抚慰着载满乡愁的心情。想着飘飞着花香的小院,一窗明月高悬,蝉鸣声声,听醉了思乡人。夏季,就让我们跟随着清新淡雅的蝉鸣追逐顽皮的夏风,去看蔷薇满墙,去听村庄的乡音。握住了夏日的蝉鸣,就可以走进蝉的生活,做个温暖、快乐的听蝉人。

蝉用它努力向上的生活态度,用高亢的歌声,为我打开了心中的枷锁,让我勇敢面对生活的困境,并努力拨开酷热和浮躁,触摸到生命的真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