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20期:第04版 读书

在传统与浪漫中飞扬情愫

——读钟长江诗歌集《时间深处》有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诗人钟长江先生的诗歌集《时间深处》一直搁在我的枕边,心情浮躁的时候,我总会拿起来读几首,常常让我不安分的思绪归于平静。让纷繁的遐想,渐渐在诗人空灵的诗歌意境中,沉浸在月白风清,山泉潺潺,鸟鸣花红的场景之中,陶醉肺腑,洗涤心境。这是钟长江的诗歌带给我们的浪漫情怀,是诗人通过传统的手法带给我们的审美愉悦。

钟长江先生是紫阳县人,早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期,他的诗歌就登上了国家核心期刊《诗刊》,后又陆续在《延河》《扬子江诗刊》《人民日报》海外版、《青年文学》《长江文艺》《诗神》等频频亮相,其诗歌作品的质地与形成的诗歌特性品质,都彰显出一位成熟诗人的资质。他的诗歌传统而浪漫,自然而清新,在节和行之间,时时洋溢出清澈汉江的水气,飘逸出紫阳富硒茶香的韵味。

新近出版的第二部诗集《时间深处》由著名作家方英文先生题写书名,著名诗人李小洛女士提供封面绘画。诗集分为倾听岁月、疏影屐痕与幸福生活三辑,一百八十多首诗歌佳作。手里捧着这本墨香缕缕的诗歌集,我的目光在诗人长长短短的诗行中穿梭、徜徉。那种精神上的享受,时间上的超越,常常让我情不自禁,进入物我两忘的境地。

涉水而过,自东门的渡口/一江的浪花/一江的月亮/紫阳沟码头人影绰绰/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江/每一条江都升起一个月亮/赶着影子登文笔山/去山顶的紫阳阁向上的台阶/……赏读这首《去紫阳阁看月亮》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唐朝诗仙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想到了宋朝大学士苏东坡的诗歌: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想诗人钟长江先生在创作这首诗歌作品的时候,一定与我此时有同样的心境吧。整首诗歌作品沁出一缕缕淡淡的忧伤,让诗歌的意境神驰八荒,思接千古,在抒情中浪漫,在浪漫中抒情,诗人把紫阳阁上的月亮写得粘上了古诗词的修辞元素,涵盖了旅途中的月亮、异乡中的思乡月亮。

自古诗人皆多情,多情就会潮起汹涌浩荡的诗情画意。其实我与长江先生隔三岔五总会见见面,闲聊几句。但以我的观察,他似乎是生长在陕南紫阳的硬汉子,没想到在他的诗歌作品中竟然还有柔情似水的一面。

再读其他作品,感受的情绪落差别有洞天。《正月》:正月的样子/正月的样子就是亲情的样子/把微笑映进酒杯/把祝福放在心里……不同诗歌体裁所表达出不同心境、不同意境,在长江先生心中自有把握,自有乾坤。看他通过这些长短诗行,把农历正月的喜庆,以及自己对正月充满的殷殷期盼与欣喜的心情,写得情不自已,抑制不住怦然心跳。

再看看这首写雨水的诗歌《雨水》:关于雨水/我还能说什么/生命。孕育。向往。光芒和爱/推开窗,我看见一个水汪汪的词/再一次把雨水打湿/原野的萌芽/探头探脑,东张西望/枝头的骨朵/睁开眼睛/睁开无邪的青春/关于雨水/我不能说什么/滚滚红尘中抬起头/我看见无所不在的春天/无所不在的春天哟喜极而泣。在这首诗歌中,依然有诗人抹不去的一缕缕清愁,但整首作品都充盈着生命的活力,萌动着青春的希望。诗人由雨水联想到了生命、孕育和向往这些词语,并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原野上的萌芽说得探头探脑、东张西望。把这种新生命写得乖巧机灵,把枝头上的花骨朵儿写得睁开眼睛,睁开无邪的青春。诗人对这些新鲜事物充满了无限深情,无限向往,无限希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萌芽、花骨朵,我们可以洞察出诗人的内心,早已盛下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一个绽放青春生命的绿色季节。

我们继续欣赏诗人写的《立秋》:“立秋了,感觉真好”/收到好友的微信/蓦然回首/时间已经走远/光阴的河流一刻不曾停留/我们只是河面的一朵浪花或一叶小舟/无论默默无闻还是风光无限/终将消失在尽头/时间有尽头吗/我常常苦思冥想/常常被这个简单的问题弄得愁肠百转/我们终将老去/终将在某个冬日的午后/静静地眺望远方/怀念那些春花秋月的日子……诗人从时令更替,四季轮回联想到人的衰落,虽然有一种无奈、一种悱恻,叹息光阴的不复重来,但整首诗歌的基调是积极健康的,是对人生老去时的坦然面对,并通过回味自己曾经叶绿花红的人生,有一种自豪,一种无愧于光阴的豁达与坦然。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身为县文联主席,县作协主席的钟长江先生因忙于公事,写诗越来越少了,但偶尔酝酿一首诗歌横空出世,依然可以让读者们眼前一亮。那种饱满的诗韵,常常叫人如品一杯紫阳香茗,回甘在喉,唇齿留香。□叶柏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