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32期:第04版 读书

歌颂真善美 传播正能量

——读《共和国的旋律:人民音乐家刘炽传》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音乐是我们的第二语言,是心灵的语言,也是滋养生命的灵丹。优美的音乐,通古今,连中外,一曲天籁,感人肺腑,净化心灵,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品读刘炽之子刘欣欣、赵征溶合集《共和国的旋律:人民音乐家刘炽传》,犹如聆听一曲曲动人心弦的乐曲,每每为这优美的旋律打动甚至震撼!

正如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一样,名人也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11岁加入戏院乐队,人民艺术家贠恩凤是11岁参加陕西广播文工团工作,人民音乐家刘炽也是10余岁就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更为相似的是他们对德性的崇尚。贝多芬在遗嘱中说:我祝愿你们享有更幸福的生活,不像我这样充满着烦恼。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之外也是道德。贠恩凤多次说过:永远不能忘记人民的哺育之恩,只能老老实实,无私地为人民演唱,没有任何理由去向人民索取高价。这既是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艺德,也是艺术家应有的良心。刘炽也真诚地说过:“我不能因个人的恩怨,个人的屈辱和劫难,就在对祖国的感情上打折扣。我把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全部都倾注到歌曲中去了。”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出身和经历,决定了刘炽不可能和贠恩凤、贝多芬一模一样,但有一点相同的就是他们高尚的品格,美好的心灵,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而这些优良的品质固然也不无先天遗传的因素,但主要是后天家庭的教育、学校的培育、团体的熏陶、伟人的激励。刘炽幸运的是在这几个方面都因缘际合,得以受益终生,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家庭的教育。书中写道:刘德荫(刘炽)幼年得到最多的爱是妈妈和爷爷给予的。妈妈薛慧贤是女子师范的毕业生,她的身上不仅有母性的善良和温柔,更有知识和修养,尤其她还会唱许多歌。小德荫似乎整天都生活在音乐和幸福里,即便是睡觉,也是带着歌儿入梦。人都说,有成就的人离不开他的母亲。由此是否可以说,是他母亲的歌声滋养着他的音乐细胞,使他有了对音乐的热爱。

学校的培育。书中《星海老师的教诲和鼓励》一节写刘炽坚持报考鲁艺,师从著名音乐家冼星海使其作曲水平得以质的飞跃。“不久冼星海开设作曲和指挥课,刘炽学得特别专注。冼星海老师把他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奇妙的艺术境地。刘炽把新学来的作曲知识与原先民间音乐的积累融会贯通,有时候一经碰撞,竟爆发出艺术火花来。”初期的习作自然免不了稚拙,冼星海一直鼓励着刘炽。正是恩师的一再鼓励,使刘炽有了信心,从而让他坚定了志向——干一辈子作曲。未来的路便从这儿铺开。

团体的熏陶。就说歌剧《白毛女》的创作吧,当时,歌剧《白毛女》编剧由贺敬之、丁毅执笔,音乐创作则由马可、张鲁担纲,创作集体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把作曲任务完成好,彼此协力同心,表现出一种艺术的无私。杨白劳《十里风雪》和喜儿《扎头绳》两段音乐都采用了刘炽所采集的山西民歌《捡麦穗》曲调,喜儿哭爹的一段曲子,用了刘炽在黄河岸边所记录的一个妇女哭亡子的声腔;刻画穆仁智所用的天津太平歌调也是刘炽在人民抗日剧社里向赵至英学习的……刘炽为创作集体奉献着自己的积累。后来为完善歌剧《白毛女》使其成为享誉世界的歌剧也作出了突出贡献。

伟人的激励。在刘炽所写《“他是我们延安长大的孩子”》一文中,他深情回忆在北京第一届文代会上,周恩来总理着重讲了文艺工作者、搞文艺的专家不应当什么官,当什么长。总理说:“艺术家去当官,不就做个文工团的团长、剧院的院长,到头了吧?艺术家应当是把精力用在艺术创作上,艺术工作做得时间越长,年头越久,越能够深入人民心中。人民会记住他,而不是其他。”这时,总理突然把话锋一转:“今天到会的有个东北代表小刘炽,他原是我们延安长大的孩子,现在都变成青年了。他在东北工作,成了作曲家、指挥家了,你们说刘炽是个什么官?”大家的眼睛在寻找“小刘炽”,一下子,眼光集中到了刘炽身上,他红着脸,激动得心都快跳出来了。“艺术家应当把精力用在艺术创作上”这句话时刻在刘炽耳畔回响,成了他的座右铭。几十年来,他把物质看得很淡,不少人为他鸣不平,说刘炽啊,别人写一首经典的歌,就能吃一辈子的资本了。你写了这么多优秀作品,怎么会生活得这样清贫?刘炽笑笑,他想,我的歌已被人民传唱了几十年,而且还会被人民传唱下去,我的歌已深入到了人民心中,因此,“硬件”上我是清贫的,但是“软件”上我最富有。

刘炽深切感到:“我在音乐上的成就正是我听了总理在第一届文代会上讲的那些话,我对名利这些身外之物不去走脑子,我把我的全部精力用在了音乐创作上。因此,我才能够用最纯美的感情写出《翻身道情》《荷花舞》等这些久唱不衰的好歌曲。全国各地以及海外侨胞给我寄来那些感人的信使我激动不已,我听总理的话听对了,人民确实记住了我。”这在今天对我们的作家和艺术家也是有启示甚或警示意义的。

总而言之,该书生动地记述了人民音乐家刘炽从民间音乐汲取营养,创作出《英雄赞歌》《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把音乐又还给了人民,但还给人民的不是原来的民歌小调,而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够代表中国人民精神价值的艺术佳作,是展现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美好生活的灵魂篇章和情感篇章。这就是刘炽还给人民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同时具有世界影响的音乐,也是人民音乐家刘炽留给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刘炽在他的音乐中活着,人民在刘炽的音乐中生活着。一言以蔽之,该书是一部实至名归的歌颂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的主旋律作品。□王新民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