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48期:第04版 创造

玉华宫之美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魏战伟

六月,天气渐热,初夏已至。趁月初的闲暇之时,游览了曾名列四大避暑行宫之首的玉华宫。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自然、历史与文化的交融,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

玉华宫风景名胜区位于铜川市西北方玉华镇,距铜川市区约70公里,北距人文初祖黄帝陵55公里,南距古城西安120公里,属陕甘交界的子午岭南端的乔山山系,海拔1671米,年平均气温8.4℃,总面积2482公顷,森林覆盖率95.6%。

玉华宫景区三面依山,一面临水,景区千顷松涛,满山松林遍布,是我国最大的油松林区。这里的自然景观雄奇秀丽、清幽静谧,“顺访峒山,镌芳金石;道光轩驾,声流姬迹”,李世民把它比作神仙住的崆峒山,可见其中景物之深邃。且由于海拔高度、植被、地形原因,这里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一年四季的景色随着季节时令而变迁。春天,百花争艳,鸟鸣盈耳;夏季,凉爽清幽,松涛和唱;深秋,红黄青紫,色彩斑斓;隆冬,银装素裹,翠松争荣。高森林覆盖率使得人们在这里能尽享自然之美。

玉华宫原名为仁智宫,在此曾发生著名的“仁智宫扣释太子”一事。此事在当时并没有造成什么严重后果,但却为两年后的“玄武门之变”埋下了伏笔。李世民继位后,命建筑大师阎立德扩建仁智宫,改称“玉华宫”,扩建后的玉华宫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十分完美。整体建筑根据河谷走向,因地制宜,宫殿与周围悬崖峭壁、蜿蜒流水、葱郁林木等幽雅景物紧密结合,壮观雄伟的青瓦白墙宫殿与千峰翠色互相辉映,呈现出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此地也是唐太宗晚年处理朝政的地方,由于他的励精图治,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令隋末动荡之局得以稳定下来。之后,信佛的唐高宗颁布诏书,废弃玉华宫为玉华寺,从此,玉华宫结束了其作为皇家避暑离宫的使命。此后,玉华宫也日趋衰落,大部分建筑毁于唐中期的安史之乱。这既是玉华宫的历史,也是整个唐朝历史的缩影,正如大唐帝国在初期的建立、稳定、繁荣直到毁灭一样。

唐代玄奘法师在此译经四载,完成了20万颂的《大般若经》,于麟德元年圆寂于此。玄奘大师在玉华宫的6年多时间里,译经讲学,广做佛事,使玉华宫成为当时世界佛学交流中心,这便是佛学文化的传播,也是整个唐朝广泛接受外来文化的体现。

总之,玉华宫之行是眼睛与心灵的陶醉。自然风光养眼,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伟大,了解了大自然规律的漫长变化。历史文化养心,令人们增长了知识,丰富了头脑,充实了心灵。看着眼前的遗迹,想象着那个繁荣的时代,让人仿佛梦回大唐。

(单位:陕钢集团)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