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印迹的回眸
——简评朱百强中篇小说《太阳石》
朱百强中篇小说《太阳石》(原载《朔方》2024年第3期)是一篇富有年代气息和行业特质的作品,同时也是抒写煤矿工人的佳作。读者会在不经意间跟随作家的笔触,回望煤矿工业50年的历史,感受主人公在特殊历史环境中的命运坎坷,让人唏嘘长叹又欲罢不能。
小说讲述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一批来自苏联的专家支援青龙山煤矿建设,其中一位青年专家列扬洛夫斯基和中国女技术员陈美娟相识相恋的故事。人们对他们的相爱十分看好,认为他们是中苏友谊的象征,是天作之合。但苏联专家却在一夜间悄无声息撤走了,临走时,列扬洛夫斯基与陈美娟告别,两人都表示以后定会有见面的机会,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然而,五十多年后,当白发苍苍的列扬洛夫斯基历经妻子病逝,在儿子的支持下再次来到青龙山煤矿寻找昔日的情人,颇费周折后,才得知陈美娟曾被人误解和歧视,由技术员变为矿工,在一次事故中为救工友早已长眠于地下。列扬洛夫斯基了解真相,连声说:“我来晚了,我来晚了!”陈美娟的弟弟陈连生怒吼道:“你为什么不早些来?”列扬洛夫斯基用手指着自己的胸脯,情绪激动地说:“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只有上帝知道,只有上帝知道!”
列扬洛夫斯基的一句话道出了一对恋人的宿命,也完成了对历史的拷问。
从结构上讲,小说采用了两条线展开叙述,一条是来自俄罗斯的老人列扬洛夫斯基寻找昔日的情人,另一条为铜城矿业公司矿史办主任李明放帮助列扬洛夫斯基,其间不但让读者认识了美丽活泼、能歌善舞的陈美娟,也对共和国半个世纪煤炭工业在挫折中奋进发展的历史有所了解,体现出浓浓的家国情怀。
两条线有分有合,张弛有度,最终通往陈美娟墓地。作者在艺术追求创新的努力可见一斑。
在历史的洪流面前,人的情感拥有多大的力量?风浪未曾怜悯,时光永不止步,然而真挚的情感能够冲破一切阻碍,在韶华褪去之后,依然能绽放出令人为之感叹的光彩。
《太阳石》便是一部讲述了在时代背景下、被迫分离的一对有情人的痴恋故事的好小说。小说开篇便引起读者的兴趣:在游人如织的青龙山煤矿工业遗址游览区,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拍照“打卡”,唯有一位外国老人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转,他用生涩的汉语向见到的每一个人询问。他叫列扬洛夫斯基,这个故事的男主角。随着列扬洛夫斯基的出场,这个凄美的痴恋故事便徐徐拉开了帷幕。
《太阳石》的故事发生在半个世纪以前,因此文中的一切都带上了鲜明的时代色彩。每当写到列扬洛夫斯基的回忆,都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跟着他回到了那段特殊的年月,见证了两位有情人跨越国界的爱恋。“陈美娟”,这个贯穿全文的名字,让列扬洛夫斯基牵挂数十年的人,让马胜利、李明放等人到处寻找的人,便是这份痴恋的另一位主角。
自始至终,她都没有以任何方式正式出现在读者面前,她的一切都是由他人叙述,在许多人的口中,为读者树立了一个美丽、善良、有学识、有主见的中国年轻女技术员的形象。陈美娟代表着人们对人性美的向往;而列扬洛夫斯基和众人寻找陈美娟的过程,也是在寻找真善美的过程。
除了二位主角的痴恋,时代背景的烘托也为《太阳石》添彩。在特殊的年代,人们缺衣少食、生活艰苦,然而对祖国的热爱是真挚的,对未来的憧憬是鲜亮的,他们在奋斗中挥洒汗水,在实践中逐梦未来,展现了青年昂扬的斗志与进取的面貌。也正因如此,他们在困苦中依然能够唱出《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纯真的情感成为不可磨灭的青春记忆,个人的情爱与祖国发展、世界和平融为一体,共同奏响了激荡人心的主旋律,即便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读者,也能被激发出强烈的共鸣。
《太阳石》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十分立体,二位主角立体鲜活,配角也并不死板:认真负责的社区主任马胜利、热心严谨的铜城矿业公司矿史办主任李明放……他们一听说列扬洛夫斯基的事,便积极地为他寻找陈美娟,这不求功利、不图回报的热情与善良,亦是《太阳石》所传递给我们的温暖和欣慰,是中华儿女优良品质的体现。
读完《太阳石》,或许我们对人性、对情感都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思考。在时代面前,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人类的情感又是伟大的,即便时光不仁,那真挚的情感也不会被撼动分毫,反而在时间的打磨下成为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
《太阳石》写出了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使人虽感遗憾,却不悲哀;有泪可流,而不荒凉。在阅读中,好像涓涓溪流滋润着我们的心思、神经和灵魂,给我们的心灵以足够慰藉和温暖。□许进思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朱百强中篇小说《太阳石》(原载《朔方》2024年第3期)是一篇富有年代气息和行业特质的作品,同时也是抒写煤矿工人的佳作。读者会在不经意间跟随作家的笔触,回望煤矿工业50年的历史,感受主人公在特殊历史环境中的命运坎坷,让人唏嘘长叹又欲罢不能。
小说讲述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一批来自苏联的专家支援青龙山煤矿建设,其中一位青年专家列扬洛夫斯基和中国女技术员陈美娟相识相恋的故事。人们对他们的相爱十分看好,认为他们是中苏友谊的象征,是天作之合。但苏联专家却在一夜间悄无声息撤走了,临走时,列扬洛夫斯基与陈美娟告别,两人都表示以后定会有见面的机会,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然而,五十多年后,当白发苍苍的列扬洛夫斯基历经妻子病逝,在儿子的支持下再次来到青龙山煤矿寻找昔日的情人,颇费周折后,才得知陈美娟曾被人误解和歧视,由技术员变为矿工,在一次事故中为救工友早已长眠于地下。列扬洛夫斯基了解真相,连声说:“我来晚了,我来晚了!”陈美娟的弟弟陈连生怒吼道:“你为什么不早些来?”列扬洛夫斯基用手指着自己的胸脯,情绪激动地说:“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只有上帝知道,只有上帝知道!”
列扬洛夫斯基的一句话道出了一对恋人的宿命,也完成了对历史的拷问。
从结构上讲,小说采用了两条线展开叙述,一条是来自俄罗斯的老人列扬洛夫斯基寻找昔日的情人,另一条为铜城矿业公司矿史办主任李明放帮助列扬洛夫斯基,其间不但让读者认识了美丽活泼、能歌善舞的陈美娟,也对共和国半个世纪煤炭工业在挫折中奋进发展的历史有所了解,体现出浓浓的家国情怀。
两条线有分有合,张弛有度,最终通往陈美娟墓地。作者在艺术追求创新的努力可见一斑。
在历史的洪流面前,人的情感拥有多大的力量?风浪未曾怜悯,时光永不止步,然而真挚的情感能够冲破一切阻碍,在韶华褪去之后,依然能绽放出令人为之感叹的光彩。
《太阳石》便是一部讲述了在时代背景下、被迫分离的一对有情人的痴恋故事的好小说。小说开篇便引起读者的兴趣:在游人如织的青龙山煤矿工业遗址游览区,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拍照“打卡”,唯有一位外国老人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转,他用生涩的汉语向见到的每一个人询问。他叫列扬洛夫斯基,这个故事的男主角。随着列扬洛夫斯基的出场,这个凄美的痴恋故事便徐徐拉开了帷幕。
《太阳石》的故事发生在半个世纪以前,因此文中的一切都带上了鲜明的时代色彩。每当写到列扬洛夫斯基的回忆,都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跟着他回到了那段特殊的年月,见证了两位有情人跨越国界的爱恋。“陈美娟”,这个贯穿全文的名字,让列扬洛夫斯基牵挂数十年的人,让马胜利、李明放等人到处寻找的人,便是这份痴恋的另一位主角。
自始至终,她都没有以任何方式正式出现在读者面前,她的一切都是由他人叙述,在许多人的口中,为读者树立了一个美丽、善良、有学识、有主见的中国年轻女技术员的形象。陈美娟代表着人们对人性美的向往;而列扬洛夫斯基和众人寻找陈美娟的过程,也是在寻找真善美的过程。
除了二位主角的痴恋,时代背景的烘托也为《太阳石》添彩。在特殊的年代,人们缺衣少食、生活艰苦,然而对祖国的热爱是真挚的,对未来的憧憬是鲜亮的,他们在奋斗中挥洒汗水,在实践中逐梦未来,展现了青年昂扬的斗志与进取的面貌。也正因如此,他们在困苦中依然能够唱出《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纯真的情感成为不可磨灭的青春记忆,个人的情爱与祖国发展、世界和平融为一体,共同奏响了激荡人心的主旋律,即便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读者,也能被激发出强烈的共鸣。
《太阳石》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十分立体,二位主角立体鲜活,配角也并不死板:认真负责的社区主任马胜利、热心严谨的铜城矿业公司矿史办主任李明放……他们一听说列扬洛夫斯基的事,便积极地为他寻找陈美娟,这不求功利、不图回报的热情与善良,亦是《太阳石》所传递给我们的温暖和欣慰,是中华儿女优良品质的体现。
读完《太阳石》,或许我们对人性、对情感都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思考。在时代面前,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人类的情感又是伟大的,即便时光不仁,那真挚的情感也不会被撼动分毫,反而在时间的打磨下成为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
《太阳石》写出了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使人虽感遗憾,却不悲哀;有泪可流,而不荒凉。在阅读中,好像涓涓溪流滋润着我们的心思、神经和灵魂,给我们的心灵以足够慰藉和温暖。□许进思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