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809期:第04版 读书

读书感悟之“三写”与“三问”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某电视剧热播,爱人追得不亦乐乎,我则重温《史记》卷五、六。观剧如食嚼过之馍,虽有营养但味道全无,属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古往今来,有识之士读书经验多不胜数,我对“三余”“三上”“三到”最为深刻。

——三余。三国董遇,家境贫寒,酷爱读书。针对有人借口读书学习没时间,提出学习“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意思很明白,即冬天没有多少农活,为一年之闲;夜间,不便下田劳动,为一日之闲;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为机动之闲。时至今日,若愿学,“三余”时间,不请自来。

——三上。出自北宋大家欧阳修名言:“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他善于利用“三上”的零星时间,以此构思文章,终于成为有名的散文家。时过境迁,车里、枕边、厕内手机刻不离手,常自叹,时间都去哪儿了?

——三到。指读书之法,必须眼到、口到、心到,方有收益。南宋大儒朱熹有言:“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斗转星移,“三到”的学习态度至今依然受用,心不在焉,纵然一目十行,只能是浮光掠影,前得后失。

学路跋涉,山高水长。董遇、欧阳修、朱熹的“三余”“三上”“三到”治学态度虽远不能及,却受益匪浅。在钦佩先贤同时,我在学习和工作中也效仿归纳了一个“三写”和“三问”,即阅读学习时坚持写眉批、写笔记、写总结(眉批主要记录当时学习感悟,笔记主要以名言警句为主,总结则可以锻炼概括提炼能力)。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坚持问书本、问同事、问领导(问书本主要是培养善于求证的工作态度,问同事主要是向有经验的同行请教,问领导主要是向智者请教)。

长此以往,不仅有利于本职工作的知识积累、锻炼写作能力、解悟文章内涵,更对深化认知、提升思辨、破解难题、磨炼毅力、培养心性等方面大有裨益。

□杨飞(西安重装集团)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