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837期:第03版 健康

秋意渐浓,当心“悲秋综合征”

专家提醒:应增加户外运动,及时调整作息时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秋意渐浓,但今年的夏天却似乎格外留恋古都的美景。有人在社交媒体发出感慨:“去年的今天已经穿上卫衣,今年空调还定格在25℃。”

但是秋天的凉意往往说来就来。根据天气预报,国庆节前西安市将迎来一次明显降水、降温天气,日均气温将下降8℃-10℃。气温骤然下降,也到了“悲秋综合征”的高发季节。这是一种病吗?普通人又该如何去预防?

什么是“悲秋综合征”

落叶、秋雨还有日复一日的秋凉,是秋天带给人们最直接的感受。与此同时,也有部分人时常会感到莫名的伤感、情绪低落,对什么事情也提不起兴趣。这个时候,可能就是受到了“悲秋综合征”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社交平台,有医生曾经做出科普,医学上并没有“悲秋综合征”这一说法。但是由于秋季到来,天气转凉,部分人受季节影响,加上自身压力较大,如果不能及时调节,确实会容易感到情绪消沉。这也就是坊间所说的“悲秋综合征”的由来。

“患者总体表现是精神状态不佳,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低迷而且遇到意外事件容易崩溃。”9月26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黄鹤向记者介绍了她最近接待的一位年轻女性患者的基本情况。

“‘悲秋综合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季节性情感障碍,通俗来说,这是一种情绪病。”黄鹤向记者介绍,在秋冬季节,来到心理咨询机构或者医院心理科的患者一般会比平常更多。根据她日常接触到的焦虑、抑郁患者表现来看,每到季节变换、气温下降的时候,很多患者的症状会有明显加重或反复,甚至部分症状严重的患者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放任不管还会加剧

“既然是季节性情绪病,等秋季结束,问题是不是就会自动解决了?”在咨询过程中,不少患者提出过这样的疑问。黄鹤提醒,虽然“悲秋综合征”在秋季多发,但是如果一直拖延不去治疗,甚至会一定程度上引发或加重身体疾病。

专家表示,引起“悲秋综合征”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季节变化。通常来说,外部自然环境变化也会对人体的生物钟和激素水平产生影响。进入秋天后白天变短,一方面,人体褪黑素分泌水平会有所增加,使人出现嗜睡、意志消沉的现象。另一方面,光照不足也会使能够产生快乐的血清素,也叫5-羟色胺减少,造成人们在秋季抑郁高发的情况。当这些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可能会加重患者原本身体疾病的症状。

此外,夏秋换季期间,降水降温频繁,本就容易引发流感、过敏等疾病。情绪低落长时间没有得到缓解,也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运动、饮食,进一步降低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导致这些秋季常见的季节性疾病和其他疾病乘虚而入。

充分准备消除隐患

一般来说,性格敏感内向的人更容易产生“悲秋综合征”。此外,工作上正在遇到较大压力的职场人士,以及部分孕妇、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也都是这类情绪疾病的易发生对象。黄鹤表示,如果连续出现精力减退、情绪不稳定、比较嗜睡或者失眠等症状后,就要留意,并及时调整,消除隐患。

不过,也不需要过于担心,治疗情绪疾病通常不需要药物干预,最重要的是调节心情。对此,黄鹤也给出了一些应对建议:

现在秋风刚过,太阳也不再毒辣,趁着气温还没有大幅度下降,正是外出秋游散心的好时机。增加户外运动,不仅可以接收更多光照,也可以帮助身体释放内啡肽等物质,起到改善情绪,调节生物钟的功能。而且,漫步在自然之中,还可以脱离生活和工作中的烦恼,为心灵带来更多满足。

其次,及时调整作息时间也十分有用。到了秋季,秋乏也是常见的现象。白天空闲时间可以进行一些有氧运动,激发身体活力;到了晚上,则最好适应中医养生里秋季养阴的原则,适当提前入睡,恢复精力。

当然,对于部分原本存在抑郁症等症状的患者,如果这段时间感觉情况加剧,就需要及时调整药量,去正规机构寻找专业医师帮助治疗。□见习记者  徐飞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