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848期:第04版 秦风

宝鸡中医药文化:数千年瑰宝绽华彩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宝鸡,是一座与中医药文化渊源颇深的城市,这里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有岐伯与《黄帝内经》的故事,有孙思邈在秦岭山采药的足迹,还有石泰在扶风留下“杏林春暖”的美谈……近日,笔者走访多地,探寻这方钟灵毓秀沃土上的中医药文化。

从炎帝到岐伯

奠定中医药文化基础

不久前,2024两岸同胞走进宝鸡炎帝故里拜谒炎帝典礼,在宝鸡炎帝陵举行。这里,流传着中医药起源的故事,为后世中医药学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距今约五千年前,在宝鸡姜水流域,定居、生活着姜炎部族,其首领炎帝,号神农氏。炎帝尝百草,是中药的重要起源,其经验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被无数次实践,逐步以书籍的形式固定下来,这就是《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中草药经典,对中医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炎帝之后,又一中医药学方面的重要人物就是岐伯。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便是以黄帝、岐伯问答的形式写成,因而后世以“岐黄”代称中医、药学。笔者曾经采访全国医史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医研究院医史研究员郑怀林教授时,他说过,“岐”是一个罕见姓氏,古籍记载,岐氏在今岐山,故有岐伯,为黄帝师。

2005年,在岐山县祝家庄镇杜城村,竖起了岐伯故里的石碑;2023年3月,位于岐山太平塔文化旅游街区的岐伯纪念馆开馆;2024年6月,在位于岐山蔡家坡的岐伯和园里,举办了中医药香包文化周活动。这些融合宝鸡中医药文化与文旅资源,惠及群众的康养等产业,成为新的产业亮点。

陕西省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团成员、宝鸡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出身于中医世家的王凯军说:“在《黄帝内经》中提到的重要人物,除了与宝鸡岐山息息相关的岐伯之外,还有一位鬼臾区,也写作隗(wei)臾区,他是中医五运六气学的祖师,据记载,隗臾区死后葬在凤翔灵山附近。可以说,为后世中医学奠基的《黄帝内经》与宝鸡渊源很深。

从医缓到孙思邈、王焘、石泰

杏林美谈流传千年

人们熟知的成语“病入膏肓”,出自秦国良医医缓的医疗实践。据记载,晋景公病重求医,秦桓公选派国中医术最高的医缓从雍城远赴晋国,诊断出晋景公已经病入膏肓。医缓的医术高明,医德也十分高尚。

唐代的医学文献大师王焘是眉县人,至今在眉县存有其墓冢、石碑。王焘著成医药大典《外台秘要》,是一部综合性医学巨著,与“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齐名。

孙思邈曾深入秦岭,发掘药材,为百姓治病,在宝鸡太白、凤县地区,至今流传喝“药王茶”的习俗。孙思邈还曾在陇县龙门洞定居、著书,在宝鸡留下许多足迹和故事。

“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相传出自扶风县杏林镇。据《扶风县志》记载:“杏林镇,相传宋代医家石泰住此为人医病,痊愈者栽杏树为报,久之杏树成林而得名。”扶风县文化馆原工作人员吕松柏说,“杏林霞彩”是扶风八景之一,虽然现在杏林镇已经没有杏树林,但是这样的景色仍被人们津津乐道,更多体现的是百姓对名医医术、医德的赞颂之情。

王凯军说,从古认可“医易同源”,是指周文王所创《周易》和中医同源而生。他认为,宝鸡是周秦文化故里,同样发源于这里的中医药文化,如同宝鸡的青铜器文化一样灿烂夺目。从炎帝、岐伯、医缓等这些宝鸡历史上的中医药始祖和名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如今,我们更应该在弘扬中医药文化中发扬这种精神。

从“药方碑”到名医

惠及群众打造康养之城

在西府大地上,至今存在不少“药方碑”,它们或处于乡村之间,或矗立于旅游景点等地,其上镌刻着数量不等的中药药方,以供当地群众便捷医治。如,宝鸡高新区千河镇的“集验良方碑”,相传是清末至上世纪60年代,当地一位叫马鹏的名医留下的。

药方碑,是名医或其弟子为传承药方、惠及百姓而立,从这些药方碑的背后可以看到,宝鸡是一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名医不断涌现的热土,这也与宝鸡千年相传的中医药文化息息相关。如今,宝鸡市一批中医名家也营造出了一个独具特色而又浓厚的中医药学文化氛围。

“神农尝百草、秦地无闲草”,秦岭宝鸡段中,中草药丰富。太白山有中药材800多种,被誉为“药山”。宝鸡还有地道药材柴胡,近年来,宝鸡市多家单位、学院、协会、企业以及个人等发挥柴胡种植优势,打出了品牌。2021年,宝鸡市提出打造康养之城,实现医疗、旅游、中医药、食品等产业融合发展,打响“岐伯故里·康养宝鸡”品牌。

笔者还了解到,近年来,宝鸡市中医医院推出中药乌梅饮、中药香包、二十四节气养生线上讲座、中医减肥等惠及群众的服务和治疗方式,很受大家欢迎。在市中医医院东院区大厅,还建有展示宝鸡中医药历史文化的大型铜雕墙,成为展示地域文化的一个窗口。

从悠久而影响深远的中医药文化、特色中草药,到如今康养产业的发展、群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医的热捧,缕缕药香在西府大地上久久飘逸,守正创新,传承延绵……□麻雪

(图说:太平塔文化旅游街区的岐伯纪念馆。)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