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遗忘的地质学家赵国宾
我们不能忘记的,是生于西安的地质学家赵国宾先生。
赵国宾(1899-1934)名国宾,字次庭,笔名宾、兆虎、石虎、虎,陕西蓝田人。他9岁时考入西安师范附小,继入三秦公学和省立三中,成绩出众,多次插班跳级,以第一名考中清华大学幼童班。堪称神童,小小年龄就震动三秦大地。
《西安通史》第十章载有《共进社的“杨龙赵虎”》一文。赵国宾1918年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攻读采矿专业。1920年,他发起成立北京大学地质研究会。1921年,他参与创办陕西旅京学生团体共进社,撰写了大量揭露陕西军阀黑暗统治的文章……笔锋犀利,旗帜鲜明,与杨钟健被誉为共进社的“杨龙赵虎”。
“杨龙赵虎”中的“赵虎”为赵国宾,“杨龙”是有“中国恐龙研究之父”、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的地质学家杨钟健。赵国宾与杨钟健既是陕西同乡,还是北大地质专业的同学。在北京,赵国宾还和杨钟健、杨晓初、李子洲、刘天章等创办了《共进》半月刊。赵国宾是撰稿人,并负责刊物的出版和发行。1923年,《共进》半月刊就连载了赵国宾从事地质科研的处女作论文《陕西同官县黄堡镇左右煤田的调查报告》。
1923年,赵国宾以优异成绩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回陕出任陕北延长石油官厂总理(厂长)。延长石油矿是“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延长石油矿自1907年打出了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又经化验证明油质“胜于东洋,能敌美产”后,立即轰动世界。早就企图占领中国石油市场和资源的美国美孚石油公司于1914年2月,与北京政府签订了完全由美孚控制的《美中合办石油契约》。同年,美孚在延长设立矿业事务所,派出一支勘察队伍,历时3年,在延长、肤施(延安)、中部(黄陵)凿井七口,结果除一口见油外,其余均为干井。失望的美国人据此断言:陕北“不可能有大量石油”,还判定“无大规模开采价值”,遂撤销机构,丢弃机器,于1916年3月灰溜溜地撤走。而美国人都弄不成的延长石油矿,自然谁都玩不转,约7年时间,油矿“就这样不死不活地拖着,得不到发展”《延安地区石油化学工业志》。
而赵国宾这个年方25岁的北大毕业生,来到延长后没有气馁,更不愿辜负三秦父老对他的信赖,全身心投入油矿的建设中。经过他一系列的科学举措,1924年秋开凿的新井出油了,产量还相当可观。但因机器老旧又无力更换,第二年被迫停工。但是赵国宾在延长石油矿仅仅任职两年零七个月的重要贡献,就是他摸清了陕北石油的分布,掌握了陕北油田地质的特点,从理论上推翻了美国石油技师关于陕北“不可能有大量石油”“无大规模开采价值”的错误结论。他在《陕北石油开发之意见》一文中,满怀信心地指出:“陕北油矿之储量,证明有据,前途未始未有望焉!”
据赵国宾女儿赵中宁、赵中健提供资料,1932年10月,赵国宾受铁道部部长顾孟馀委托,回陕进行陇海铁路地质调查。他亲自测量、往返勘测、日夜筹划,不仅为陇海铁路进入陕西解决了燃料问题,也为陇海铁路进入陕西的线路进行了勘探设计。
1926年4月,赵国宾被陕西省实业厅调回西安,任荐任技正。后又调南京,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赵国宾在中央研究院任职期间和汪履震认识,1930年,他俩在上海完婚,主婚人是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先生,证婚人是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
随后他赴苏、皖、鄂、鲁、冀等省调查岩矿。赵国宾工作特别投入,凡事竭尽全力,加之长期的野外调查,辛苦劳顿,体力严重透支,不幸染病,于1934年5月25日逝世。赵国宾从北大毕业到因病辞世,只有十年多。在这短短十年里,他的主要精力是在车马不能到的穷山幽谷中调查地质、探寻宝藏,但他却以常人难以想像的坚韧毅力和博大精深的学术功底,为后人留下了41部专著和大量论文。在已经出版的26部专著中,有《地震:它的成因、情形和其重要》《地球与其生物之进化》《鄂城灵乡铁矿》《凤阳怀远地质概况》《延长石油官厂扩充大纲》《启发韩城龙门煤矿石灰之设计》等。
赵国宾在中央研究院供职期间,最魂牵梦萦的是查清陕西的地下宝藏,为家乡的建设尽力。为此,1928年11月和1932年10月,他曾两次回陕,主持对渭北地质矿产的最早调查。第一次他由西而东,跑了淳化、旬邑、耀县、同官(今铜川)、白水、澄城、蒲城、富平等县。第二次去的是合阳和韩城,写出了《陕西泾洛两河下游间之地质》《陕西梁山尾闾地质矿产及启发龙门山煤矿与石灰之设计》。《陕西省志·地质矿产志》记载:赵先生对“东起龙门,西抵陇山,南起耀县,北止中宜,东西曲径八百余里,南北阔超二百余里”的渭北大煤田,更给以特别关注,将其喻以“襟山带河束黑布盖以煤田横缠陕西腹地”,这是渭北“黑腰带”的最早文字记载。
笔者曾在处于渭北“黑腰带”的煤城铜川工作了16年,当读到赵先生“襟山带河束黑布”这句话时,方知“黑腰带”的比喻源出赵国宾先生。
正因为这样,学界同仁和后辈,对他的英年早逝深感惋惜与痛心。时任上海通志馆馆长的爱国诗人柳亚子,应赵国宾夫人汪履震之请,为其撰写了墓志铭,由于右任书丹,杨仁天篆盖,安葬于西安南郊。柳亚子在《蓝田赵君次庭墓志铭》中说赵先生:“所至皆在穷山幽谷中,陟降非车马所能济。君每蹑草履,曳铁杖,风霜险巇所弗避。数失足坠崖,又遭寇盗,累受重伤,君怡然弗自怯也。”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地质报》曾在头版位置刊登了一条新闻,题为《被遗忘的地质学家赵国宾》。读后让人异常心酸,试问今日之陕西,有几人知道赵国宾先生呢?我们不能忘记这位心怀桑梓、不忘家乡的伟大的地质学家。
天地可鉴,日月可证,他对陕西的贡献是无比巨大和可贵的,他在三秦大地矗立起了一座光照历史的丰碑。□朱文杰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我们不能忘记的,是生于西安的地质学家赵国宾先生。
赵国宾(1899-1934)名国宾,字次庭,笔名宾、兆虎、石虎、虎,陕西蓝田人。他9岁时考入西安师范附小,继入三秦公学和省立三中,成绩出众,多次插班跳级,以第一名考中清华大学幼童班。堪称神童,小小年龄就震动三秦大地。
《西安通史》第十章载有《共进社的“杨龙赵虎”》一文。赵国宾1918年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攻读采矿专业。1920年,他发起成立北京大学地质研究会。1921年,他参与创办陕西旅京学生团体共进社,撰写了大量揭露陕西军阀黑暗统治的文章……笔锋犀利,旗帜鲜明,与杨钟健被誉为共进社的“杨龙赵虎”。
“杨龙赵虎”中的“赵虎”为赵国宾,“杨龙”是有“中国恐龙研究之父”、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的地质学家杨钟健。赵国宾与杨钟健既是陕西同乡,还是北大地质专业的同学。在北京,赵国宾还和杨钟健、杨晓初、李子洲、刘天章等创办了《共进》半月刊。赵国宾是撰稿人,并负责刊物的出版和发行。1923年,《共进》半月刊就连载了赵国宾从事地质科研的处女作论文《陕西同官县黄堡镇左右煤田的调查报告》。
1923年,赵国宾以优异成绩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回陕出任陕北延长石油官厂总理(厂长)。延长石油矿是“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延长石油矿自1907年打出了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又经化验证明油质“胜于东洋,能敌美产”后,立即轰动世界。早就企图占领中国石油市场和资源的美国美孚石油公司于1914年2月,与北京政府签订了完全由美孚控制的《美中合办石油契约》。同年,美孚在延长设立矿业事务所,派出一支勘察队伍,历时3年,在延长、肤施(延安)、中部(黄陵)凿井七口,结果除一口见油外,其余均为干井。失望的美国人据此断言:陕北“不可能有大量石油”,还判定“无大规模开采价值”,遂撤销机构,丢弃机器,于1916年3月灰溜溜地撤走。而美国人都弄不成的延长石油矿,自然谁都玩不转,约7年时间,油矿“就这样不死不活地拖着,得不到发展”《延安地区石油化学工业志》。
而赵国宾这个年方25岁的北大毕业生,来到延长后没有气馁,更不愿辜负三秦父老对他的信赖,全身心投入油矿的建设中。经过他一系列的科学举措,1924年秋开凿的新井出油了,产量还相当可观。但因机器老旧又无力更换,第二年被迫停工。但是赵国宾在延长石油矿仅仅任职两年零七个月的重要贡献,就是他摸清了陕北石油的分布,掌握了陕北油田地质的特点,从理论上推翻了美国石油技师关于陕北“不可能有大量石油”“无大规模开采价值”的错误结论。他在《陕北石油开发之意见》一文中,满怀信心地指出:“陕北油矿之储量,证明有据,前途未始未有望焉!”
据赵国宾女儿赵中宁、赵中健提供资料,1932年10月,赵国宾受铁道部部长顾孟馀委托,回陕进行陇海铁路地质调查。他亲自测量、往返勘测、日夜筹划,不仅为陇海铁路进入陕西解决了燃料问题,也为陇海铁路进入陕西的线路进行了勘探设计。
1926年4月,赵国宾被陕西省实业厅调回西安,任荐任技正。后又调南京,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赵国宾在中央研究院任职期间和汪履震认识,1930年,他俩在上海完婚,主婚人是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先生,证婚人是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
随后他赴苏、皖、鄂、鲁、冀等省调查岩矿。赵国宾工作特别投入,凡事竭尽全力,加之长期的野外调查,辛苦劳顿,体力严重透支,不幸染病,于1934年5月25日逝世。赵国宾从北大毕业到因病辞世,只有十年多。在这短短十年里,他的主要精力是在车马不能到的穷山幽谷中调查地质、探寻宝藏,但他却以常人难以想像的坚韧毅力和博大精深的学术功底,为后人留下了41部专著和大量论文。在已经出版的26部专著中,有《地震:它的成因、情形和其重要》《地球与其生物之进化》《鄂城灵乡铁矿》《凤阳怀远地质概况》《延长石油官厂扩充大纲》《启发韩城龙门煤矿石灰之设计》等。
赵国宾在中央研究院供职期间,最魂牵梦萦的是查清陕西的地下宝藏,为家乡的建设尽力。为此,1928年11月和1932年10月,他曾两次回陕,主持对渭北地质矿产的最早调查。第一次他由西而东,跑了淳化、旬邑、耀县、同官(今铜川)、白水、澄城、蒲城、富平等县。第二次去的是合阳和韩城,写出了《陕西泾洛两河下游间之地质》《陕西梁山尾闾地质矿产及启发龙门山煤矿与石灰之设计》。《陕西省志·地质矿产志》记载:赵先生对“东起龙门,西抵陇山,南起耀县,北止中宜,东西曲径八百余里,南北阔超二百余里”的渭北大煤田,更给以特别关注,将其喻以“襟山带河束黑布盖以煤田横缠陕西腹地”,这是渭北“黑腰带”的最早文字记载。
笔者曾在处于渭北“黑腰带”的煤城铜川工作了16年,当读到赵先生“襟山带河束黑布”这句话时,方知“黑腰带”的比喻源出赵国宾先生。
正因为这样,学界同仁和后辈,对他的英年早逝深感惋惜与痛心。时任上海通志馆馆长的爱国诗人柳亚子,应赵国宾夫人汪履震之请,为其撰写了墓志铭,由于右任书丹,杨仁天篆盖,安葬于西安南郊。柳亚子在《蓝田赵君次庭墓志铭》中说赵先生:“所至皆在穷山幽谷中,陟降非车马所能济。君每蹑草履,曳铁杖,风霜险巇所弗避。数失足坠崖,又遭寇盗,累受重伤,君怡然弗自怯也。”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地质报》曾在头版位置刊登了一条新闻,题为《被遗忘的地质学家赵国宾》。读后让人异常心酸,试问今日之陕西,有几人知道赵国宾先生呢?我们不能忘记这位心怀桑梓、不忘家乡的伟大的地质学家。
天地可鉴,日月可证,他对陕西的贡献是无比巨大和可贵的,他在三秦大地矗立起了一座光照历史的丰碑。□朱文杰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