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因新而荣
李焕龙
报纸作为新闻纸,理当守正创新。有了新鲜感,才有吸引力。
时近年末,当我于12月8日星期日,看到当天的《陕西工人报》由正常的一期“日报”,变身为《文化周刊》时,眼晴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
翻阅《文化周刊》,首先感到理念正确,符合报纸服务对象的阅读需求,符合陕西这个文化大省的社会发展需求,更符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战略需求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需求。同时感到,办刊思路清晰,版面定位明确,各版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文章思想性强、导向正确,是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丰富读者文化生活、有益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份好读物!
首版大气磅礴,突出了“三秦文化”主题,用《震天战鼓擂响赳赳秦音》一文,记录了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汉战鼓的来龙去脉、文化价值、社会作用与技艺传承的方法措施。老作家朱文杰的文史随笔《老陕爱咥面》,写活了西安人与面的情感,因其知识广、趣味性强而好读耐看。冯兆龙的《建西街里刁家村》,用史料与见证,描写了刁家村的历史变迁,让人看到了西安市的社会巨变。
二版“读书”,开篇即以专访《贾平凹:<过江梦>为张伯驹研究打开了一个新天地》,表明了《过江梦》这部遗作的文学价值、社会意义。接着,用范墩子的序言,李洪华、许超绍的书评,推介了长安驹的小说集《月光青蛙》、巴陇锋的长篇小说《秦岭人家》。而张光荣、陈晶晶的读书感悟文章,则从个人收获出发,说明了阅读助人成才的重要道理。一个读书版,满纸书香味。这是媒体人对力推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的责任担当。
三版“百味”,发了7篇生活随笔。这些有故事、有启示的精短文章,读来如饮甘露,让人十分受用。《老杨牧之》文笔朴实,通过几个片段,写活了一个老文人的多才多艺、勤劳务实、人生壮美。《茶事》只用廖廖数语,就把茶的美妙与饮茶的好处说得妙趣横生,其中的轶闻趣事更是妙不可言。而《一碗小米粥》却以小见大,写出了这一简餐的营养价值与生活情趣,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四版“憇心亭”,当是文学作品专版。散文《凝瑞门》,通过小村里一道村门的诞生、运行与文化赋能,让我们看到:“一个小村,居内锁得住乡情,却放飞不了梦想;足外虽激扬了梦想,却多了乡愁。”纪实散文《铁孟村的美好》,通过一次简短的偶遇,采写出了一位驻村第一书记的好,以及一个村庄的美。杂谈《诗人·醉人·“真”人》,文笔老辣,说理透彻,读来令人警醒。
读完首期《文化周刊》,我不由感慨:变化中的《陕西工人报》,求变亦求实,故而越变越美;创新中的《陕西工人报》,坚持守正创新辩证法,正中求新,因正而新!
由《文化周刊》的崭新亮相、成功面世,我们有理由相信:新的一年,《陕西工人报》定会向新而行,因新而荣!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李焕龙
报纸作为新闻纸,理当守正创新。有了新鲜感,才有吸引力。
时近年末,当我于12月8日星期日,看到当天的《陕西工人报》由正常的一期“日报”,变身为《文化周刊》时,眼晴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
翻阅《文化周刊》,首先感到理念正确,符合报纸服务对象的阅读需求,符合陕西这个文化大省的社会发展需求,更符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战略需求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需求。同时感到,办刊思路清晰,版面定位明确,各版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文章思想性强、导向正确,是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丰富读者文化生活、有益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份好读物!
首版大气磅礴,突出了“三秦文化”主题,用《震天战鼓擂响赳赳秦音》一文,记录了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汉战鼓的来龙去脉、文化价值、社会作用与技艺传承的方法措施。老作家朱文杰的文史随笔《老陕爱咥面》,写活了西安人与面的情感,因其知识广、趣味性强而好读耐看。冯兆龙的《建西街里刁家村》,用史料与见证,描写了刁家村的历史变迁,让人看到了西安市的社会巨变。
二版“读书”,开篇即以专访《贾平凹:<过江梦>为张伯驹研究打开了一个新天地》,表明了《过江梦》这部遗作的文学价值、社会意义。接着,用范墩子的序言,李洪华、许超绍的书评,推介了长安驹的小说集《月光青蛙》、巴陇锋的长篇小说《秦岭人家》。而张光荣、陈晶晶的读书感悟文章,则从个人收获出发,说明了阅读助人成才的重要道理。一个读书版,满纸书香味。这是媒体人对力推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的责任担当。
三版“百味”,发了7篇生活随笔。这些有故事、有启示的精短文章,读来如饮甘露,让人十分受用。《老杨牧之》文笔朴实,通过几个片段,写活了一个老文人的多才多艺、勤劳务实、人生壮美。《茶事》只用廖廖数语,就把茶的美妙与饮茶的好处说得妙趣横生,其中的轶闻趣事更是妙不可言。而《一碗小米粥》却以小见大,写出了这一简餐的营养价值与生活情趣,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四版“憇心亭”,当是文学作品专版。散文《凝瑞门》,通过小村里一道村门的诞生、运行与文化赋能,让我们看到:“一个小村,居内锁得住乡情,却放飞不了梦想;足外虽激扬了梦想,却多了乡愁。”纪实散文《铁孟村的美好》,通过一次简短的偶遇,采写出了一位驻村第一书记的好,以及一个村庄的美。杂谈《诗人·醉人·“真”人》,文笔老辣,说理透彻,读来令人警醒。
读完首期《文化周刊》,我不由感慨:变化中的《陕西工人报》,求变亦求实,故而越变越美;创新中的《陕西工人报》,坚持守正创新辩证法,正中求新,因正而新!
由《文化周刊》的崭新亮相、成功面世,我们有理由相信:新的一年,《陕西工人报》定会向新而行,因新而荣!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