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水流长故园情
陈德宝
同事兼好友高彦民的大作《泾水流长》,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彦民接到新书第一时间就送给了我,手捧新书,心情激动,这种高兴和激动比之拿到自己的书作,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我知道,这是彦民多年的心血和愿望。
人都说书香养心,彦民的书作陪伴了我好几个月,这册装帧清雅、散发着纸张和油墨清香的书作,带给我的是朋友的情谊,是我们曾经的岁月,是心灵的契合与愉悦。一看见这本书,我不是急于阅读,甚至像有些人所说的“一口气读完”,而是读两篇就放下,过几天又看两篇。正所谓好酒不怕放,好饭不怕晚。书读完了,也想着写几句话,以表达我的观感,却迟迟动不了笔。我觉得我想说的似乎太多,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尽管如此,我还是想把自己的一点观感表达出来,与彦民共勉,与朋友们分享。
纵观彦民《泾水流长》中的所有作品,固然每一篇都有可读可赏、可圈可点之处,但我更动心更倾情的却是他写家乡写亲情的那些文章。虽然彦民很早就离家外出求学,后来又一直在咸阳工作,可无论他在哪里,都不曾忘记生他养他的泾阳口镇那片土地。那里有他的父母,有他的亲人,有他的乡邻,有他植入骨髓的童年记忆。他写他的三婆,写村里的杏花,写他父子两代背馍求学的经历。这些看似寻常的往事,从彦民笔下流淌出来,几乎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蕴含着这位游子的一片深情。我知道彦民的父亲因病去世较早,父亲生病乃至离世,作为长子的彦民全心全意地尽到了人子之道。可在彦民心灵深处,父亲的早逝仍然是他无法抚平的伤痛。多年之后写父子两代的背馍求学,既是对父亲的回味,也是对父亲的祭奠,更是对父子深情的绾结。我相信,当这篇文章画上句号时,彦民郁结心底的情愫方得释放,才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坦然,似乎偿还了对父亲的一笔账。父亲去世后,彦民将一片孝心倾注于慈母身上,他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回一趟老家。母亲在,家就在。母亲在哪里,游子的家就在哪里。
我曾对彦民说,他的《三婆》写得很有情,文章自然流畅,完全是对童年往事的一种回味。三婆对他的爱,他对三婆的情,通过细节描写,活化了这位慈祥可爱的老人。老人的音容笑貌,通过平淡的文字活生生地站在了读者面前,令人觉得可亲可敬。
彦民的《杏花村里花正红》是一篇典型的美文,文字美、意境美、情感美,真可谓三美与共,令人心动。而这种美完全源自作者对家乡、对故土的一片深情。
彦民的职业生涯与我大致相同,一生都在新闻行业,但彦民做起文章来多了一些学者风范。为了写家乡、写口镇、写泾阳,他不仅通读了《泾阳县志》《淳化县志》《西安府志》,而且详细研读了《史记》等。《高家堡的前世今生》成文虽只有一两千字,可彦民查阅翻读的资料却是文章的数倍、数十倍。《吴宓的求学之路》文字也不算太长,可他却通读了二十册四百多万字的《吴宓日记》。我记得有一段日子,彦民一见我就兴致满怀地大谈吴宓先生的经历与轶事。说他在先生的日记中又读到了精彩章节,谈得眉飞色舞,详尽具体。回想我自己,曾经也在自己的文字中用过名人名言,但由于疏懒,从不去查阅印证,只凭自己的大概记忆。因此,我的引文从来不打引号,说明只是大意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读了彦民几篇学者型的文字,倒对我是一种启示和教育,在这个意义上,我要真诚地谢谢这位老友加同事。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陈德宝
同事兼好友高彦民的大作《泾水流长》,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彦民接到新书第一时间就送给了我,手捧新书,心情激动,这种高兴和激动比之拿到自己的书作,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我知道,这是彦民多年的心血和愿望。
人都说书香养心,彦民的书作陪伴了我好几个月,这册装帧清雅、散发着纸张和油墨清香的书作,带给我的是朋友的情谊,是我们曾经的岁月,是心灵的契合与愉悦。一看见这本书,我不是急于阅读,甚至像有些人所说的“一口气读完”,而是读两篇就放下,过几天又看两篇。正所谓好酒不怕放,好饭不怕晚。书读完了,也想着写几句话,以表达我的观感,却迟迟动不了笔。我觉得我想说的似乎太多,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尽管如此,我还是想把自己的一点观感表达出来,与彦民共勉,与朋友们分享。
纵观彦民《泾水流长》中的所有作品,固然每一篇都有可读可赏、可圈可点之处,但我更动心更倾情的却是他写家乡写亲情的那些文章。虽然彦民很早就离家外出求学,后来又一直在咸阳工作,可无论他在哪里,都不曾忘记生他养他的泾阳口镇那片土地。那里有他的父母,有他的亲人,有他的乡邻,有他植入骨髓的童年记忆。他写他的三婆,写村里的杏花,写他父子两代背馍求学的经历。这些看似寻常的往事,从彦民笔下流淌出来,几乎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蕴含着这位游子的一片深情。我知道彦民的父亲因病去世较早,父亲生病乃至离世,作为长子的彦民全心全意地尽到了人子之道。可在彦民心灵深处,父亲的早逝仍然是他无法抚平的伤痛。多年之后写父子两代的背馍求学,既是对父亲的回味,也是对父亲的祭奠,更是对父子深情的绾结。我相信,当这篇文章画上句号时,彦民郁结心底的情愫方得释放,才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坦然,似乎偿还了对父亲的一笔账。父亲去世后,彦民将一片孝心倾注于慈母身上,他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回一趟老家。母亲在,家就在。母亲在哪里,游子的家就在哪里。
我曾对彦民说,他的《三婆》写得很有情,文章自然流畅,完全是对童年往事的一种回味。三婆对他的爱,他对三婆的情,通过细节描写,活化了这位慈祥可爱的老人。老人的音容笑貌,通过平淡的文字活生生地站在了读者面前,令人觉得可亲可敬。
彦民的《杏花村里花正红》是一篇典型的美文,文字美、意境美、情感美,真可谓三美与共,令人心动。而这种美完全源自作者对家乡、对故土的一片深情。
彦民的职业生涯与我大致相同,一生都在新闻行业,但彦民做起文章来多了一些学者风范。为了写家乡、写口镇、写泾阳,他不仅通读了《泾阳县志》《淳化县志》《西安府志》,而且详细研读了《史记》等。《高家堡的前世今生》成文虽只有一两千字,可彦民查阅翻读的资料却是文章的数倍、数十倍。《吴宓的求学之路》文字也不算太长,可他却通读了二十册四百多万字的《吴宓日记》。我记得有一段日子,彦民一见我就兴致满怀地大谈吴宓先生的经历与轶事。说他在先生的日记中又读到了精彩章节,谈得眉飞色舞,详尽具体。回想我自己,曾经也在自己的文字中用过名人名言,但由于疏懒,从不去查阅印证,只凭自己的大概记忆。因此,我的引文从来不打引号,说明只是大意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读了彦民几篇学者型的文字,倒对我是一种启示和教育,在这个意义上,我要真诚地谢谢这位老友加同事。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